老年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老年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陈丽

辽宁省阜蒙县人民医院辽宁省阜蒙县123100

摘要:目的:本文就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心绞痛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浅显的分析。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7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全面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康复治疗时间及复发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改善效果较比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复发率较比对照组明显偏低(P<0.05),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康复治疗时间较比对照组明显偏短(P<0.05)。结论:全面化护理在老年心绞痛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心绞痛;护理干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70例心绞痛患者中随机抽样170例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全部患者经血液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后均确诊为心绞痛[1]。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70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85例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8:37,最低年龄66岁,最高年龄79岁,年龄均值为(68.14±5.24)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病程6年,病程均值为(2.63±1.42)年;稳定型心绞痛76例、占89.41%,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占10.59%。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3:42,最低年龄65岁,最高年龄82岁,年龄均值为(69.53±4.62)岁;最短病程0.7年,最长病程5年,病程均值为(2.36±1.14)年;稳定型心绞痛78例、占91.76%;不稳定型心绞痛7例、占8.24%。组间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后P>0.05,可做进一步研究与对比。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化护理干预。

①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要组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年心绞痛患者讲解心绞痛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日常注意事项等内容,帮助老年心绞痛患者更加全面和正确的认识疾病,提高治疗信心,提高老年心绞痛患者依从性和配合度。

②用药指导。护理人员需要详细的向患者讲解治疗心绞痛的常用药物及用法用量等,提高患者按医嘱服用的依从率,避免患者私下停药或增减服用剂量[2];同时,向患者讲解不同药物的不良反应,待患者用药后,适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头晕等不适感,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等[3],一旦发现异常,需要立即通知主治医生,采取应急处理,提高用药安全性。

③饮食护理。老年心绞痛患者的日常饮食需要对总量热予以严格的控制[4],日常饮食以低脂肪、低胆固醇,清淡饮食为主,增加饮食中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食物的摄入量,保证营养的均衡性。

④运动锻炼。护理人员需要结合老年心绞痛患者的心衰程度,指导患者选择适宜的锻炼方式进行适度、适量的运动锻炼,主要以步行、慢跑为主[5]。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6]对本组17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予以评估和统计。观察和对比本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康复所用时间及疾病复发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21.0对17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服务期间形成的临床数据予以处理和统计。采用t对组间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心绞痛观察指标以及康复时间的差异性进行检验,采用卡方对组间疾病复发率进行检验,组间差异以P<0.05为判定依据。

2结果

2.1组间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及心绞痛观察指标对比

据统计,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分别为(63.34±5.25)分和(65.21±4.26)分;心绞痛发作频率为(3.64±0.63)次/周;心绞痛持续时间为(8.36±2.15)min。

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化护理干预后,SAS评分为(42.42±5.26)分;SDS评分为(43.15±4.72)分;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分别为(0.73±0.25)次/周和(2.36±0.46)min。

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SAS评分及SDS评分分别为(64.53±4.63)分和(65.26±5.03)分;心绞痛发作频率为(3.58±0.57)次/周;心绞痛持续时间为(8.64±2.14)min。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SAS评分为(52.15±4.62)分;SDS评分为(53.43±4.63)分;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分别为(2.43±0.46)次/周和(6.52±1.42)min。

组间护理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673,P>0.05;t2=0.0699,P>0.05;t3=0.6511,P>0.05;t4=0.8510,P>0.05)

组间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t5=12.8136,P<0.05;t6=14.3346,P<0.05;t7=29.9367,P<0.05;t8=25.6948,P<0.05)

2.2组间康复时间及复发率对比

据统计,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面化护理干预后,康复治疗所用时间为(7.45±2.15)d;85例患者中共复发7例,占8.24%。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后,康复治疗所用时间为(15.22±3.52)d;85例患者中共复发25例,占29.41%。

组间康复时间及疾病复发率差异显著(t=17.3677,P<0.05;X2=12.4728,P<0.05)。

3讨论

心绞痛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老年人群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成为心绞痛的好发人群[7],不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还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实施全面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合研究结果,前者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较比后者明显偏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较比后者明显更短,康复治疗所用时间明显偏短,疾病复发率明显偏低。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针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实施全面化护理干预,从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护理、运动锻炼指导等方面对患者进行优质、完善的护理干预服务,有效稳定了患者情绪,改善了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了疾病复发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全面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潘利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5(29):256-256,257..

[2]高芹.穴位按摩联合优质护理在老年心绞痛合并便秘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9):2758-2759.

[3]刘红丽.观察循证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医嘱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4):1838-1838.

[4]荆松宾,巴宁,郭薇等.老年心绞痛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对其遵循医嘱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3(12):299-300.

[5]幸坤艳.循证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医嘱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5(5):124-125.

[6]刘欣.循证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医嘱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68):169-169.

[7]包凤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