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视网膜脱落患者干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视网膜脱落患者干预效果分析

王小慧

潜江市中心医院湖北43310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视网膜脱落患者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视网膜脱落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护理质量、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依从性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依从性评分明显好于干预前,观察组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视网膜脱落患者干预效果非常显著,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视网膜脱落;干预效果

视网膜脱落是一种危害性极高的眼科疾病,也是一种典型的致盲眼病,症状表现为视物变形、视力衰退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多为手术治疗,但是,这种疾病会给予患者造成严重的负面心理情绪,影响患者的治疗,护理质量非常的关键,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1]。本文为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视网膜脱落患者的重要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视网膜脱落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6例,女10例,年龄在22-84岁的范围,平均年龄为(52.25±1.34)岁;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11例,年龄在22-86岁的范围,平均年龄为(52.35±1.1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基本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确诊为视网膜脱落患者。排除标准:①严重器官功能不全者;②全身免疫性疾病患者;③精神疾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给予病情监护、健康宣教等。

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为:①心理护理:入院后,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发现负面情绪及时进行疏导、释放,提高患者自信心。②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疾病及护理相关知识,提高认知度和依从性。③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④出院指导:引导患者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运动锻炼,提高恢复速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护理质量、满意度情况。焦虑评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60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症状越严重,反之,表示焦虑症状越轻。抑郁评分应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60分,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严重,反之,表示抑郁症状越轻。护理质量评分应用护理质量自评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反之,表示护理质量越低。满意度评分应用满意度自评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反之,表示满意度越低[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各项指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χ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依从性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依从性评分明显好于干预前,观察组好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视网膜脱落对患者眼睛的危害性极大,病情较轻者,视力会明显下降,病情严重者,视力丧失,形成失明,甚至出现心理应激反应现象,应给予重点关注,同时,该疾病的患者因对疾病的担心与对自身的恐慌,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3]。

临床上,针对视网膜脱落患者的治疗多为手术治疗,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护理质量非常的重要,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只有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才能提升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至关重要[4]。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是一种全方面的护理模式,通过对视网膜脱落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应用价值极高。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视网膜脱落患者干预效果非常显著,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邓湘慧,王琴,杨峘.综合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落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6):1150-1151

[2]刘玲,孙亚丽,聂纯.心理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24(28):26-27.

[3]赵媛媛.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142-144.

[4]黄冬兰,吴宝红,曾广川,等.体位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术期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3):337-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