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血标本留取的规范性管理过程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品管圈在提高血标本留取的规范性管理过程中的运用

王丽君由翠青

王丽君由翠青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16000

摘要:目的将品管圈应用于临床血标本留取过程中的管理,提高血标本留取的规范性。方法通过品管的管理的活动流程,对2017年3月1日至5月31日(周一至周日)自检验科对全院各病房的血标本留取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召开会议,制定整改措施并予以实施后,再对2017年6月1日至8月31日(周一至周日)期间标本管理进行调查,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后,血标本留取的规范性明显提高,溶血率由0.54%降低到0.081%,凝块由0.097%降低到0.028%,标本量少由0.002%降低到0.0025%,标本管错误0.02%降低到0.001%,采血方法错误由0.009%降低到0.0005%。结论将品管圈应用于临床血尿标本留取过程中的管理,可以有效减少血尿标本留取过程中的失误率的发生,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确保护理质量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血标本留取;规范性管理

品管圈(QCC)最早于上个世纪90年代被引入医院管理过程中,结合我院QCC开展情况及其取得效果进行研究,观察QCC活动在提高血标本留取的规范性管理过程中应用的效果及对管理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7年3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对检验科收到的全院各科室标本总数166464例,其中不规范标本1150例,为改善前情况,2017年6月1日至8月31日全院各科室标本总数200000例,其中不规范标本226例,为改善后情况,将改善前和改善后标本数进行比较。

1.2方法

QCC流程与方法包括组织品管圈、掌握问题点及主题选定、制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十一个步骤,常用鱼骨图、柏拉图、雷达图等工具进行统计分析。

1.2.1组织品管圈:2017年5月18日组成品管圈,组员包括护理人员7人,检验科1人,标本运送科2人,共10人。并由圈员、圈长、辅导员等分工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第一次圈会,我们圈成员发挥头脑风暴,各抒己见,并最终确定圈名为合协圈,寓意是合作、协作,与和谐同音,代表着我们是一支团结合作,通力协作的和谐团队。

圈徽为外圈是无数只手,中间是各种标本管和两只互握的手,含义是大圈代表无数双手共同呵护着患者的标本,相互交握的双手代表着我们团结一心通力协作,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结果,使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同时确定圈会召开时间与沟通方式,明确活动目标,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克服困难,提高医院标本留取的规范性。

1.2.2掌握问题点及主题选定:与2017年6月19日我们召开了第二次圈会,圈长带领大家进行讨论,将标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一列举作为备选主题,圈员们列出了8个问题点后,大家通过讨论以投票的方式选出近期最需解决的问题-提高血尿标本留取的规范性作为本次全活动的主题。

图三血尿标本不规范查检表

1.2.5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利用公式目标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我们分组到各个病房进行现场采血及转运过程进行跟踪督查,发现在标本采集过程中从病人准备,标本采集器,标本采集过程,标本保存和运送过程都存在不规范的地方,于是我们于2017年6月2日我们召开了第四次圈会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得出结论,并制定积极有效的对策。

图四血尿标本不规范原因鱼骨图

1.2.5.1病人准备:加强患者采血前的宣教,提高患者依从性,仔细交代采血标本的注意事项、病人状态、饮食、药物、体位、时间等。

1.2.5.2提供合适的采血针:推荐使用直针采血,以减少采血管死腔的出现。

1.2.5.3采血操作培训:组织全院护士进行3次标本采集知识的培训,包括止血带结扎时间、如何避免溶血、采血注意事项、采血顺序等。

1.2.5.4明确血标本存放与交接:全院各科室统一明确血标本存放位置,并建立标本交接记录本严格交接。

1.2.5.5加强血标本的转运培训:进行全院护士及转运标本人员标本采集及送检转运知识的培训,使护士和送检人员明确各项标本采样后送检的具体时间,并与转运护士及时做好沟通和交接。

1.2.6对策实施与检讨:将改善方案依PDCA循环彻底实施,有效运用统计方法,以数据表示实施的结果,及时对方案运行中的效果进行评价。

1.2.7效果确认:我们利用柏拉图进行改善前和改善后效果的比较,并应用目标达成率与进步率的计算公式①达成率=[(改善后数据-改善前数据)&pide;(目标设定值-改善前数据)]×100%,②进步率=[(改善后数据-改善前数据)&pide;改善前数据]×100%计算出达成率为97.26%,进步率为80.34%,效果明显,达到预期效果。

1.2.8标准化:将改善后的操作方法标准化,建立标准化流程,纳入护理作业文件-制度流程中加以学习,以防问题再度发生。

1.2.9检讨与改进:以上各项步骤持续检讨及改进,明确残留的问题,今后进一步对还会出现问题的科室和个人进行跟踪整改,查找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方案,制定报告书上报护理部承认、定期核查,追踪本次标准化的遵守状况,定期核查是否有维持预计的效果。

1.3讨论

通过本次QCC活动提升了护士在血标本采集流程中相关注意事项的掌握,增强了标本管理意识,重视人员培训至关重要,促使标本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流程更加顺畅,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规避由于标本结果延迟影响疾病诊断和治疗,降低了标本管理缺陷的发生,使患者疾病得到正确诊断,病情得到及时救治,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支慧徐丽王璐品管圈在优化标本管理流程中的应用,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年9月第21卷第5期HENANJOURNAL.OFSURGERYSep.2015.Vol.21.No.5.

[2]庄玉兰候秀玉魏文高云品管圈在病区尿粪标本管理的应用,福建医药杂志2014年2月第36卷第1期FujianMedJ,February2014,Vol.36,No.1.

[3]付丽平余丽华黎慧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室标本管理质量的影响,中国医药导刊2015年第17卷第3期。

[4]金小云钱小红品管圈在手术标本流程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临床护理杂志2014年12月第13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