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3

氨磺必利、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汤怀

常德市康复医院精神科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于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应用氨磺必利、利培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探寻最佳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1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予以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利培酮治疗,每组各58例。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PANSS,并进行疗效以及安全性判定。结果:与对照组有效率84.48%比较,观察组有效率86.21%,虽有所升高,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WilcoxonW=3417.500,X2=0.289,P<0.05)。T0时间段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T1、T2时间段比较,观察组的总分及阴性症状评分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1时间段:t=2.86,t=3.26,P<0.05;T2时间段:t=4.78,t=3.83,P<0.05)。观察组患者TESS评分总分为(1.21±0.34)分,对照组则为(2.45±0.45)分,两组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1,P<0.05)。结论:对于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氨磺必利疗效更好,安全性更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老年;氨磺必利;利培酮;疗效;安全性

Tolbutamidewillandrisperidonetreatmentofelderlyschizophreniacurativeeffectandadversereactions

Tanghuai

(Changdecityrehabilitationhospitalpsychiatric,HunanChangde415000)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foroldage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wereappliedtolbutamidewillbenefit,thecurativeeffectofrisperidoneandadversereactions,andcomparison,thesearchforthebesttreatment.Methods:of116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admittedinourdepartment,allpatientswerepidedinto2groups,theobservationgroupwillbetolbutamide,treatment,controlgrouprisperidonetreatment,58casesineachgroup.BeforeandaftertreatmenttoobservetwogroupsofpatientswithdifferentperiodofPANSS,andefficacy,andsafety.Results:comparedwithcontrolgroupeffectiveratewas84.48%,effectiveratewas86.21%,theobservationgroupwasincreased,butnostatisticalsignificancedifference(WilcoxonW=3417.500,X2=3417.500,P<0.05).T0timecomparison,theindicatorsa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thegroups,T1,T2time,totalscoreandnegativesymptomscoresinobservationgroupwerereducedsignificantly,statisticalsignificancedifference(T1time:t=2.86,t=3.26,P<0.05;T2time:t=4.78,t=3.83,P<0.05).TESSratingscoresforobservationgrouppatients(1.21-0.34),thecontrolgroup(2.45-0.45),comparedtwogroups,observationgroupislow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i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t=2.21,P<0.05).Conclusion:foroldage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applicationstolbutamidewillthecurativeeffectisbetter,andbettersecurity.

【keywords】schizophrenia;Oldage;Tolbutamidewillbenefit;Risperidone.Curativeeffect;security

精神分裂症属于严重精神疾患之一,既往发病多见于中青年,且复发性较高[1],但是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深入,以及空巢家庭的出现,以致于本病发病的老年人群渐趋增加[2],从而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及精神负担,目前临床对其治疗方法与措施较多,而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均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其都是通过脑内的多巴胺受体发挥联系[3],但干预靶点不同,以致于对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改善有所区别,已有研究证实,氨磺必利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改善明显[4],本研究将氨磺必利、利培酮分别应用于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治疗之中,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期探索有效治疗方法,裨益于临床实践。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我科收治的11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掷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8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方案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其中前者予以氨磺必利治疗,患者中男性38例,女20例;年龄52~73岁,平均(63.9±2.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者27例,高中者20例,大学及以上者11例;疾病分型:未定型25例,偏执型17例,残留型16例。后者予以利培酮治疗,患者中男性36例,女22例;年龄54~74岁,平均(63.3±2.6)岁;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者25例,高中者22例,大学及以上者11例;疾病分型:未定型26例,偏执型16例,残留型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疾病分型上两组患者进行统计学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可比性较好。

所有患者均依照下列标准纳入,具体为:

纳入标准:①年龄:50-75岁;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者[1]且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检测总分高于60分者。

排除标准:①患者有心肝肾等其他躯体疾患者,且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异常者;②有其他原因导致的智能及认知障碍者。

1.2治疗措施

清洗期:对于在入组前已有口服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先进行药物清洗,即:予以停药1周,而后根据分组情况予以不同的治疗药物。

观察组:予以氨磺必利(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113231),初始剂量0.2g/d,2次/d。1周内逐渐加量至0.9-1.2g/d。

对照组给予利培酮(生产厂家: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10309),初始剂量1mg/d,1次/d。1周内逐渐加量至3-6mg/d。

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药物剂量增减。

1.5疗效评定

在治疗的不同时间段,即:入组前(T0)、治疗后4周(T1)、治疗后8周(T2)对于两组患者应用PANSS量表进行评定,根据减分率依次分为痊愈(≥75%)、显效(50%-74%)、有效(25%-49%)以及无效(<25%),进而计算有效率。

1.6安全性评定

在“1.5”中提及的T1、T2时间点对于两组患者应用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不良反应评定,且患者在入组前后进行血、尿、粪三大常规检查,以及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测。

1.7统计学措施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为(均数±标准差)表示,对应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予以X2检验,等级资料分析用Wilcoxon秩和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2.1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有效率84.48%比较,观察组有效率86.21%,虽有所升高,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WilcoxonW=3417.500,X2=0.289,P<0.05)。结果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PANSS评分比较

T0时间段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T1、T2时间段比较,观察组的总分及阴性症状评分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1时间段:t=2.86,t=3.26,P<0.05;T2时间段:t=4.78,t=3.83,P<0.05)。结果见表2.

2.3两组患者TES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TESS评分总分为(1.21±0.34)分,对照组则为(2.45±0.45)分,两组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1,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病因繁杂,是一组由于人的认知和思考结构发生碎裂性病变[1],目前,临床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部分患者依从性以及配合性较为欠缺,甚者需要辅以电抽搐疗法[5],虽可取得较好疗效,但亦有研究显示,经过药物治疗后患者的阳性症状大多消失,然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思维缺乏等依然存在[2],严重者可出现抑郁症状以及自杀行为,对于患者的回归社会与家庭造成较大影响[3],因此,对于精神科医务人员而言,如何改善其阴性症状,是现今关注的重点。

氨磺必利、利培酮均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较好的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1],而本研究结果显示,T1、T2时间段比较,观察组的总分及阴性症状评分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氨磺必利效果更佳,这可能由于氨磺必利的作用靶点有关,即:该药具有“双重多巴胺阻断受体”,可在100-300mg/d的较低剂量时阻断多巴胺受体2、3(D2、3)突触前自身受体为主,从而消除突触前抑制,导致DA进入间隙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前额皮质DA功能,进而改善如情感冷漠等阴性症状有关[4],而进一步对于药物副作用进行研究发现,氨磺必利的TESS评分亦低于利培酮,可见,该药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的特点,可在精神科疾病中进行应用,但是由于研究时间及精力有限,对于TESS评分中的各细项评分结果尚在统计分析之中,有望今后发表。

参考文献:

[1]蔡长源.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安全及疗效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4):21-22

[2]周朝雄,熊建文.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7):137-138

[3]邓龙,汪春红.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的Meta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2):25-29

[4]张万慧,江维.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3):85-86.

[5]路广义,徐伟,李红.国产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