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王希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1

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王希飞

王希飞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萃英中学266200

学生身体的发展和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的不健康会导致很多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使得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具有支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和生活技能的教育活动。

2.具有动力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激励的教育活动。

3.具有调控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教育活动。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我国中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属心理健康者,但有一部分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三、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标准有一理性认识

1.正常的认识能力。正常的认识能力如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考力和既稳定又能随任务而转移且善于分配的注意力等。认识能力首先表现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以,正常与否可参考其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但是,不能认为学习不好的人其认识能力都不正常,因为这同经验和基础知识有关。

2.就情绪的整体而言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反应适度心理健康的人积极情绪如愉快、满意、高兴、欣慰、欢乐等占优势,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如果经常笼罩于消极情绪中,忧愁、焦虑、苦闷、恐惧、悲伤而不能自拔,闷闷不乐,行动无力,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同样,情绪稳定和反应适度也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3.优良的意志品质。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应有明确合理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其行为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和毅力。自制和坚韧能表现出其心理健康的程度。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不受有害刺激诱惑,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坏习惯,戒除不良嗜好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做的到。

4.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乐意与同学和老师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自己的知心朋友,能客观地评价他人和自己,喜人之喜,忧人之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5.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可视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所谓健全人格,是指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

6.合理的行为。心理健康与否,总要直接间接地表现在行为上。因此,合理的行为就是健康心理的体现。

以上标准,应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间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学生可针对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身体锻炼加强自身修养,以期达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四、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1.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

2.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3.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体育运动有助于自我教育。

4.体育运动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五、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学校体育教育应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1.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目前,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因而造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各级领导、组织必须慎重对待并加以研究,以确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得到及时地解决并使他们能保持健康的发展。其中,要制订符合我国情况的指标体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有恰如其份的估计,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在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的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活动目前在社会上已有开展,有些学校也已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但是尚不普及,这就使得许多学生有问题只能闷在心里,长此下去,就极容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我校曾尝试性地举办了两次心理健康讲座,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效果很好。

3.采取有效方式,加强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从根本上促进和发展其心理健康。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已经或正在形成,此时对他们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对于他们形成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正确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能支配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而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4.加强体育课和丰富各种课外文娱活动,使学生有健康的身体,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由于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所以,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并配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心理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六、结论

总的说来,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整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成效;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心理的健康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