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农村电网的线损管理和降损措施温太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概述农村电网的线损管理和降损措施温太华

温太华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汀县供电公司福建龙岩366300)

摘要:在农村电网中,线损管理已经成为电网建设的首要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电网建设项目的逐渐增多,妥善处理线损能够极大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因此相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重视线损管理,通过对电网结构进行不断优化、以及完善农村线损管理为农村电力发展提供有力的环境。基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农村电网的线损管理和减损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其中不足之处,希望同行多加指正。

关键词:农村电网;线损管理;降损措施

1现代农村电网线损管理的特点

1.1经营模式上的变化

农村电网改造完成后,农村电力体制改革迅速实施,“两线农村电力收支”管理全面实施。农村居民用电全面实施“五统一”和“四到户”。人为因素无法再调整或消化低压线损。

1.2提高经济效益

农村电网改造完成后,由于对家庭抄表实施,线路损耗由供电企业承担。线损管理水平与供电公司的利益更直接相关。因此,加强线损管理,减少线损,是我们探索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核心因素。

1.3严格管理

农村电网改造完成后,由于业务模式的变化和经济效益的追求,对线损管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管理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加,这不可避免地要求我们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深化和完善线损管理。

2现代农村电网线损产生的原因分析

2.1技术线损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是低压网架差,自然能耗高。纵观我国的的农村电网构成,我国的电网大多都是上个世纪建造而成,虽然进行了农网改造,我国的电网构成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由于资金和其他一些原因,我国的农村电网中供电半径大、线径过细、线路陈旧老化等问题仍然存在。

二是部分高低压线路和配变负荷较重,电压合格率较低。农村电网线路常出现超额定容量运行,“小马拉大车”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线路设备一直处在高温运行状态下,加速了物理性能的变化,增加电能损耗是不言而喻的。

三是对线损理论计算重要性认识不足。加强对线损的理论计算对线损管理人员有指导和促进作用,但是就我国目前电力企业的线损管理工作来看,大部分企业对于线损的认识不够,使得线损这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的管理工作逐步萎缩。

四是无功补偿不足,功率因数不高。农村电网功率因数普遍明显偏低,其主要原因是无功补偿不足。

2.2管理线损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是抄表员漏抄和估抄,由于供电所抄表员工作不负责、责任心不强、抄表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用户电量的漏抄和估抄。

二是存在用户偷窃电现象,用户偷窃电是造成农村电网线损偏高的直接原因之一。用户偷窃电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近年来发现用户偷窃电手段更加隐蔽、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从最初的简单的绕表接电到现在的互感器、表计接线、电流回路上做文章,增加了反窃电工作难度。

三是互感器倍率错误,存在有的互感器铭牌和实际不对应,微机档案数据和现场不对应,直接造成一定倍率电量的损失。

四是计量装置存在误差。农村用户数多,分布散,农村电网接收过来后,没有及时整改更换,许多电表从安装到现在已多年未经校验、更换,残旧破损不堪。

3现代农村电网线损管理和降损措施

3.1加强抄表管理,及时调整部分大工业用户抄表周期

为防止供售抄表时间不同步影响月度线损率波动,专门加强抄表周期管理;通过不定期对抄表质量进行抽查,杜绝漏抄和估抄现象,考核中把抄表质量管理与月度绩效考核挂钩,做到有奖有罚。通过把抄表质量具体内容细化到月度绩效考核细则中,并严格的加强考核,保证抄表人员增加责任心,减少责任差错。

3.2深入做好月度供、售电量的统计分析

在每月统计线路供、售电量及线损率时,按照分线线损率月度波动不超过±2%的原则,找出线损率偏高的线路,先进行内查分析,然后下发到线损考核班组,与抄表人员核实当月抄表时情况,进一步了解线路运行方式,特别是一些双电源用户和线路互带用户,认真排除抄表后倒电源或抄表后增启负荷等因素影响;月度线损率偏高的线路,排除上述因素后通过电话联系线路首端变电站及亲自深入现场,复查表计指示和负荷情况,防止人为漏抄和误抄,及时发现表计老化或表计故障,坚决杜绝用户窃电事件发生;针对线路互带和电度表计老化、电压互感器烧坏等情况,在执行用电检查过程中,积极收集各类图片资料证据,核实事情真相,通过向领导汇报与用户协商并进行相应的电量追退工作;从而有效控制了分线线路和综合线损率波动。

3.3加强线损率监督

参照年度线路理论线损计算结果,加强线路的线损率监管。针对所辖各分线路,按照管辖用户承包到人、分解到户的营销工作原则,参照年度理论线损计算结果,组织用电营销班检查人员不定期开展用电营业普查工作,重点以查偷漏、查账卡、查倍率、查电表及其接线;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问题的分线路,及时与用户进行了沟通,及时的把由于管理不善而损失的电量补回来,充分保证分线线损率的完成。针对月度突显的高损分线路处降损小组每月组织用电营销班相关人员定期召开線损分析会,认真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降损措施,并予以监督落实。

3.4加强检查和计量

加强用电检查、营业普查及计量装臵的定检、轮换管理,降低偷漏电、违约用电、计量差错对线损造成的影响。重点检查计量装置是否完好无损、电能表接线是否正确、临时用电安装是否规范、有无偷窃电行为、估抄、漏抄、少抄现象等,发现问题和违规行为严格依据营销差错责任追究制,对责任人进行追究和处罚。对关口表(台区表)指针、倍率,线路台区匹配关系,抄表例日执行情况等进行一次全面核查,消除部分造成线损异常的因素。并且按规定执行计量装臵的定检轮换,尽可能的消除表计误差,从而降低计量误差对线损造成的影响。

3.5加强无功补偿管理和调荷避峰管理,提高供电质量,降低压降线损

开展对配电线路进行无功补偿改造和加强对客户无功补偿装臵安装及投运的管理,使线路的功率因数能够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线损率的下降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市场营销处还可以指导开展调荷避峰工作,帮助用户选取合适的变压器并进行错峰用电,从而降低线路的用电压力,提高了供电质量,从而使得线路压降更加合理,线损率有所下降。

3.6应用理论线损计算,合理制定线损指标

严格落实线损管理,集中力量提高线损的管理效率。通过进行理论计算,明确各个分局、各个供电所以及各个线路的理论线损值,并以此为标准确定各线路、各台区的线损管理工作量。同时,根据各单位历年的线损指标和本年度的理论计算值,为各单位制定线损指标,同时指导各分局按照此方法将线损指标逐级分解到部门、到责任人,切实做到“管理到台,责任到人”。

总结

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线损管理能够能够节约资源,同时全社会也需要加强。因此电力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努力思考如何减少线损,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同时还应该不断创新管理策略,尤其是在减损技术上进行创新,鼓励尝试新技术,我们有理由相应,在不断努力下,农村电网的线损管理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能够有效实现对线损的控制,实现资源节约。

参考文献

[1]唐勇.农村电网线损管理的现状和降损措施研究[J].电子制作,2017(12):149-150.

[2]王彪,郑涛,倪斌,etal.农村低压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及降损措施研究[J].电气开关,2017,51(3):28-31.

[3]万明.现代农村电网线损管理的特点和降损措施[J].宁夏电力,2015(2):26-28.

[4]郑永征.农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降损措施小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7(29):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