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刘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刘莉

刘莉

(金牛嘉美口腔门诊部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齿不正常患者15例(87个上颌牙瓷贴面)进行研究,治疗时间为2009年3月—2010年3月期间,上述患者均采用常规瓷贴面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分别用开窗、包绕与对接进行牙体预备,对不同的牙体预备的瓷贴面展开3~5年观察,探究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结果:开窗组患者的瓷贴面存留概率与对接组比较,P>0.05,包绕组患者的瓷贴面存留概率则明显较开窗组与对接组低,P<0.05;87个上颌牙瓷贴面修复5年后有8个失败,主要包括3个修复体崩折或脱落,2个边缘着色,2个边缘适合性差,1个继发龋,其占比分别为37.50%、25.00%、25.00%及12.50%。结论:牙体预备应用于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可观,其中开窗式预备与对接式预备的效果更佳。

【关键词】牙体预备;口腔修复;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0-0129-02

近年来,人们对外表美观的重视度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逐渐提升,口腔美容亦逐渐融入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牙体预备是牙医开展口腔修复工作中频繁使用的技术[1]。对患者存在缺陷的牙齿采用医疗技术手段进行调整,对牙体外及其他功能进行修复,可一定程度上提升牙体的稳定性及强度,以此将并发症及疾病复发的概率降低。目前临床口腔美容修复较为常用的方法即为烤瓷贴面,不仅可以对牙齿间隙修复,同时可改善牙齿磨损的情况。我院为探究不同烤瓷贴面的牙体预备形式应用于口腔修复中的效果,特抽选部分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牙齿不正常患者15例(2009.3-2010.3)选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男性、女性患者各占8、7例;平均年龄为(31.35±2.93)岁;上述患者中一共有87个上颌牙瓷贴面,其中有64个中切牙,14个尖牙及9个前磨牙。

1.2方法

修复过程:遵照瓷贴面预备的原则,由同一位医师完成上述操作。结合患者口腔内牙齿的实际状况为其选出相应的牙体预备方案,主要包括开窗、对接及包绕式。取模采用3M硅橡胶印膜材进行,对超硬石膏模型进行翻制,将其送往同一个加工厂进行加工制作,贴面的厚度应控制为0.5~1.00毫米之间,对贴面组织面使用浓度为4%的氢氟酸及硅烷剂进行处理,粘结采用帕纳比亚粘接系统进行。

分组具体分为三组,40个贴面为开窗组,28个贴面为对接组,19个贴面为包绕组。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上述三组的贴面留存概率,对牙体预备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与分析。

通过修复体完整度、颜色满意度、边缘着色、边缘适应性及继发龋等方面评估瓷贴面。

修复体完整度分为A、B、C三项,其中A项表示患者的修复体状态完好,无裂纹或有轻微的裂纹存在,但是对整体的美观无影响,B表示有裂纹存在,对美观度产生一定影响,C表示修复体发生崩折或完全脱落。

颜色满意度中,A项表示修复体与邻牙的颜色相匹配,修复效果非常满意,B项表示修复体与邻牙的颜色存在轻度不匹配,修复效果基本满意,C项表示修复体与邻牙的颜色不相配,对整体美观有影响。

边缘着色中A表示未有着色,B表示存在轻微着色的情况,但是可以通过抛光操作进行改善,C表示着色情况明显,无法进行抛光,对整体美观产生影响。

边缘适应性中,A表示通过探针至边缘部位以及肉眼观察,无法观测到有间隙存在,B表示无明显间隙存在,C表示存在间隙。

继发龋中A表示检查后未有继发龋出现,C表示有继发龋出现。均以C表示贴面修复失败。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经过SPSS18.0版进行处理,牙齿不正常患者的治疗情况均用(%)表示,组间对比用χ2检验。若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即采用P<0.05表示。

2.结果

2.1开窗组与对接组患者瓷贴面留存概率对比,P>0.05,而开窗组与对接组的留存概率均较包绕组高,P<0.05,具体结果见下:

开窗组患者中存留贴面数为27个,其概率为67.50%;对接组有22个,其概率为78.57%;包绕组有7个,其概率为36.84%。

2.2经5年跟踪随访发现,有8个瓷贴面失败,其中修复体崩折或脱落有3个,占比37.50%,边缘着色有2个,占比25.00%,边缘适应性较差2个,占比25.00%,继发龋1个,占比12.50%。具体结果如表所示。

3.讨论

牙体预备在牙医开展口腔修复的过程中较为常用,完成预备后牙体的效果在理论中与生物、机械力学基本的原理相符,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牙体的稳定性及强度,有利于将疾病复发概率降低[2]。

本次研究旨在观察不同的牙体预备方案瓷贴面5年的修复效果,其中包绕式瓷贴面的留存概率明显较对接式与开窗式低。包绕式瓷贴面失败主要表现为修复体崩折或脱落、边缘着色、边缘密合性差及继发龋等。传统教科书当中主要推荐的牙体预备方案为包绕式,主要因包绕式可使得瓷贴面位于具有压力的状态中,可以将粘结面及固定位置增加,此外在为患者进行粘接以及试戴的过程中,该方案可发挥定位作用及终止作用。但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包绕式瓷贴面可增加牙体磨除的组织,完成修复工作后,患者更容易出现牙本质过敏及继发龋等情况,对修复效果有负面影响存在。

对接式的贴面切断均有瓷层进行表达,具有较高的美学修复效果,此外具有牙体预备量小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开窗式牙体预备方案可以将修复对前伸切道产生的破坏减少,修复交界位置受咬合的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该项牙体预备方案需要准确的把握适应症,若患者切端的牙体无足够的厚度,行该项预备方案可将牙体组织的抗折能力降低,使得修复体发生崩折及边缘着色的概率增加。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开窗组、对接组中的瓷贴面留存概率均明显较包绕组高,P<0.05。此外修复过程中仅8个失败,主要以修复体崩折或脱落、边缘着色、边缘适应性差及继发龋为主。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在临床中几种较为常用的牙体预备方案中,对接与开窗式的效果更佳,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玉梅,杨桂梅.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探析[J].环球中医药,2015,8(S2):47-48.

[2]田淑梅.不同烤瓷贴面牙体预备的临床修复效果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9):20-21.

[3]王艳.牙体预备对口腔修复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4,23(8):666-668.

[4]刘晶莹.不同牙体预备对瓷贴面力学性能和临床修复效果的影响[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2,39(3):404-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