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加强和规范临床输血及成分输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浅议加强和规范临床输血及成分输血

杨育芬

杨育芬(云南省丽江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丽江674100)

【摘要】临床输血被视为现代医学治疗中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临床治疗和抢救重症患者的必要措施之一。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临床输血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一旦方法不当,将会产生不良反应发生,严重时患者产生生命危险。在现实工作中如何做好临床输血及成分输血的规范化显得尤为重要,不可忽视。

【关键词】临床输血血样采集交叉配血试验成分输血

临床输血是抢救过程中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组成。作为输血的重要部门输血科的主要职责是为患者提供安全、合格的血液制品,保证临床输血的需要,同时给予临床治疗安全、合理的用血指导。输血科应当严格遵守《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各种要求,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血液质量管理制度,并对血液制品进行质量保证,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追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如何保证临床输血以及成分输血,确保其规范化尤为重要。笔者根据《临床输血规范》要求,并通过临床治疗现将工作体会阐述如下:

一规范临床输血

1临床输血适应证及输血申请

1.1临床医生应对需输血患者的适应人群熟练掌握。输血相关人员应当熟练掌握输血程序,及各种技术要领,准确应用于临床实践。

请输血的要求逐项填写《输血申请单》,检查无误后签字,并将受血者血样标本一同发往输血科,准备相关血液制品。

1.2在医生确认输血措施后,应当向患者及相关家属说明情况,并将输血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如血液传播疾病,不良反应等,给予说明,必须经过患者及家属同意后,通过《输血治疗同意书》进行签字确认,存入患者病历中。如果遇到紧急输血情况没有患者及家属签字的情况发生时,应当向本院主管部门汇报备案,同时记入患者病历当中。

1.3针对稀有血型或Rh(D)阴性患者,应采取配型、同型输血或自身输血。

2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2.1确定为患者输血后,有专门的医护人员核查输血申请单与试管标签,并且当面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等进行核对,进行血样采集。

2.2专门的医护人员将输血申请单和患者血样一同送往输血科,再次进行信息核对。

3交叉配血试验

3.1必须强调的是受血者的配血血样,采集时间小于3天。

3.2输血科将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输血申请单,复查受血者,以及供血者血型仔细进行核对,确保准确无误后开始交叉配血。

3.3要严格核对配血试验操作过程,及时将配血试验报告结果填好。

4加强医院血库建设接受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的监督、指导,对照《血库基本标准》,本院建立健全了血库工作制度、查对制度、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血库输血质量管理制度、血液领发制度、血液报废制度、血型鉴定和配血试验工作制度,输血反应、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输血器材、检验试剂的购进和使用制度;完善了各项操作规程,包括血液化验项目测定方法操作细则、血型鉴定和配血试验方法操作细则、血库工作细则、冰冻血浆和冷沉淀融化操作细则。

5规范临床用血管理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输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窗口期问题),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这样使患者及其家属知道输血既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减少了本院临床用血的总量。

二成分输血

1成分输血的定义:血液中由血浆和不同的细胞组成。用科学的方法将供血者的血液中的不同成分分开,根据患者对血液成分的实际需求,将需要成分输入患者体内,成为成分输血。

2成分输血的优点:成分输血其副作用小,疗效好,便于保存和运输,能够极大的节约血液资源,值得推广。

3简要说明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3.1悬浮红细胞临床又称之为添加剂红细胞,是通过离心分离的方式去除全血中90%的血浆,再向剩余的红细胞内加入适量的添加剂配制而成。悬浮红细胞中保存了全血中全部的红细胞,和部分血小板、白细胞和少量的添加剂和血浆。由于含有较高浓度的红细胞,具有较强的携氧能力,容量少于全血,能够降低循环中产生的负荷。适宜人群为婴幼儿、老年人、贫血患者及创伤、手术引起的急性失血。

3.2少白细胞的红细胞白细胞是产生病毒感染及引发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尽可能去除血制品或全血中的白细胞,对于输血安全是一种保证。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离心法和滤器法。离心法的白细胞去除率约为85%,滤器法的去除率接近99%,是目前去除白细胞最好的手段。此血制品适用人群为反复输血者、器官移植者、容易产生血小板、白细胞抗体反应者。

3.3血小板通过血细胞分离机进行提取的单采血小板和手工分离的浓缩血小板。浓缩血小板是通过将全血实施同步分离配制而成。通常血小板的单位含量为200ml,每25-30ml中血小板含量为2.4×10的10次方个,单采血小板是通过对单一献血者进行血小板采集。血小板含量大于2.5×10的11次方个时,视为纯度较高,仅供一名患者一次使用。目前常用机采血小板的形式进行提取,主要针对血小板含量较少的患者。

3.4血浆主要有新鲜冰冻血浆和普通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是采血后6小时内分离制备速冻于-30℃以下而成,含有原血浆的全部成分,保存期1年。一年后为普浆,普通冰冻血浆是全血保存期内或过期5天内制备,速冻于-30℃以下而成,不含Ⅴ、Ⅷ因子。保存期5年。适用于抗休克、止血、解读、免疫功能地下和肝病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缺乏等。

三结论

通过规范临床用血制度,加强医院血库建设,有效保障了本院的输血安全,大大节约了临床用血,同时使成分输血在我院所占比重进一步增加。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积极开展,医院在进一步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加强临床输血制度的规范和进一步普及成分输血。

参考文献

[1]朴英玉,申惠兰,金玉顺.成分血的合理使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04).

[2]冷雪,王宇,齐宏欣.输血安全与成分输血[J].吉林医学,2009,(02).

[3]杨爱莲.临床输血的发展及血液成分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09,(17).

[4]蒋卫杰.浅谈成分输血在临床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07).

[5]李岚,薛俭成,董洪强.成分输血在抢救产科DIC患者中的临床作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9,(02).

[6]韦波,季广厚.传统输血与现代成份输血新观念[J].中国医疗前沿,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