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权力”的基本理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软权力”的基本理论

万海玲(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82

中图分类号:D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026-01

摘要:自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第一次在学术界系统地提出和阐述“软权力”的概念以来,许多学者都对此加以重视,一些评论奈的论点,一些阐释他的概念并运用“软权力”分析国际关系问题。笔者就是以此为着眼点,阐述了“软权力”的基本理论。

关键词:“软权力”构成要素“硬权力”

作者简介:万海玲,女(1981—),山西高平人,硕士,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人文系教师。

一、“软权力”的含义

约瑟夫·奈在很多著述中,都对“软权力”的含义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综合约瑟夫·奈的观点,“软权力”的定义可以概括为:“软权力”是和“硬权力”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一个国家通过吸引而得到期望的结果的能力,它是通过精神和道德诉求,影响、诱惑和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以产生出期望的行为的能力。

二、主要构成要素

综合国内外学者特别是约瑟夫·奈关于“软权力”的观点,可将“软权力”的主要构成要素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即内部“软权力”和外部“软权力”。

1.内部“软权力”

(1)文化力。“软权力”的主要构成之一就是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文化。文化看不见,但却是无处不在,时刻在左右着人的行为。事实一再证明,强大的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并取得国际竞争力的幕后驱动力。宗教、语言、教育、生活方式、电影、报纸、网络、饮食等等都可以包括在文化的范畴之内,还有意识形态或政治价值观念也是广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制度创新能力。当今大国竞争的现实表明,制度创新能力对一国国际地位的动态变化具有关键性意义。并且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因素对制度创新正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方兴未艾的信息革命,不仅对生产领域的创新,而且对社会文化、政治和行政制度以及大众传媒的创新都具有深刻的影响,1在这方面美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国家的对外战略。一个民族国家在国际上活动,恰当的对外战略是其在国际上得心应手的重要条件,合理的国家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走上富民强国道路的必要条件。巴普认为国家的权力除硬的指标外,领导方式、内部组织、战略也是重要的方面。

(4)知识、信息、科技力。在现代社会中,知识、信息、科技力对国家权力的作用可以说是各种权力基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托夫勒指出,在支撑权力的支柱—暴力、财富、知识之中,知识产生高质量的权力,掌握知识经济的核心及信息的生产和传播的国家对于国际社会的局势已经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5)民族士气和民族精神。有学者指出,民族士气指称国民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政策的支持的程度,尤其是爱国主义的精神。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民族的精神面貌确实对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力有一定的影响。一个缺乏民族士气和民族精神的国家,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即使军事力量、经济实力都很强,其实际的权力也不可能达到应有的程度。

2.外部“软权力”

(1)国家形象。科伦比斯和沃尔夫认为国家的权力可以分为有形权力和无形权力两个方面,有形权力的构成要素包括人口、领土、农业能力、军事力量和机动性等,无形权力包括领导层和人格、官僚组织的效力、政府类型、社会一体化的程度、声望、国外支持和国外的依赖。这里所提到的国家声望这种无形的权力,往往使国家的国际行为能够事半功倍。

(2)国际机制的控制力。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若能够操控国际机制,就能扩大其在国际社会的权力。比如,当今世界存在的几个主要的全球经济体制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这些体制之所以有利于美国及西方国家的国家权力,关键就在于它们基本上是依据这些国家的理论和体制建立的。

(3)国际机制的创造力

全球主导型的国家和一些地区大国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国际机制的创设中心和积极参与者,他们自然成为国际机制这种世界政治市场中的制度产品的提供者,而那些次一级的国家实际上只能成为这种制度产品的消费者,采取所谓的“搭便车”的方式加入国际机制,并且在加入国际机制时是要付出减少某些行动的自由、让渡某些权利的代价的。

(4)国际义务的承担能力

承担一定的国际义务,是一个国家的国家实力应用的表现,这种实力的应用不仅有现实应用的成分,也有潜在应用的成分,其重要意义不可低估。

三、“软权力”与“硬权力”的关系

“软权力”与“硬权力”都是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或者不同的表现形式,两者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软权力”的有效运用需要“硬权力”的支持

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说得很明白:即“硬权力”决定“软权力”,或者“硬权力”是“软权力”的基础。在当今社会“软权力”固然重要,但是“硬权力”仍然是“软权力”的重要支柱。倘若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硬权力”,它的“软权力”将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比如印度,它的文化艺术和民主制度都应该是加分的因素,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硬权力,自然没有多少软权力可言,国际影响始终难以扩大。

2.“硬权力”与“软权力”是相互促进的

“硬权力”与“软权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一般情况下,“硬权力”是“软权力”的有形载体,而“软权力”则是“硬权力”的无形延伸。有了强大的“硬权力”做后盾,有足够的物质资源进行文化建设,有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对外交往的广阔空间,才有迅速提升“软权力”的可能性。另外,“软权力”的提高在一些情况下又可以弥补“硬权力”的不足,为“硬权力”创造更加有力的发展环境,甚至可以通过“软权力”来施加影响,在国际竞争中来达到提升“硬权力”的目的。

3.“硬权力”与“软权力”是相互制约的

一方面如果“硬权力”使用不当,“软权力”就有可能受到损害,比如,近年来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绕过联合国对伊拉克动武,对反战国家的报复,都严重削弱了美国的“软权力”。另一方面“软权力”若不能同步提高,同样会制约和影响国家的“硬权力”。比如: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虽然除军事力量之外几乎可以和美国相比,但由于其通俗文化缺乏吸引力,再加上沉重的历史包袱使其始终不具备施展对外影响的道德权威,这就使得日本的国际影响力也只能靠“经援外交”来支持。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国家的“硬权力”和“软权力”是相互制约的,忽视其中的一方,都会影响国家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李环.《信息革命与国家“软力量”》,《信息革命与国际关系》,时事出版社.2002

[2]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3]周军.《21世纪国际关系中的软国力竞争》,《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

[4]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