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妊娠误诊1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宫颈妊娠误诊1例

龚云芹

龚云芹(湖北省松滋市妇幼保健院434200)

【中图分类号】R714.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353-02

患者,梁某某,女,44岁,已婚。住院号:012259,因停经61天阴道不规则出血27天于2012年7月1日入院。生育史:孕3产1,人流1次,孕足月顺产1次。体检:T36.8℃,P86bpm,R20bpm,BP100/75mmHg,神志清楚,心肺听诊未发现异常。腹软,无压痛。妇检: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通畅,有少量暗红色血液,宫颈轻度糜烂,子宫前位,约孕3月大小,质软,无压痛,活动度尚可,双侧附件未触及异常。辅检:彩超示:1.子宫肌瘤37×32mm2;2.宫腔异常回声,55×34mm2妊娠囊,其内见范围为36×13mm2的稍强回声,似胎体样结构,未见胎心搏动,妊娠囊周边见范围31×32mm2的异常回声团,与肌壁界限清楚,妊娠囊周边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动脉RI0.32;3.陶氏腔积液19mm。入院诊断:过期流产。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同时行预防感染处理。于2012年7月4日10:30阴道出血,色鲜红,明显多于月经量,未排出胚胎组织。于10:40在静脉麻醉下行清宫术。探宫腔110mm,卵圆钳钳夹宫腔内组织,见大量鲜红色血液涌出,未钳夹出胚胎组织,7号吸管吸引宫腔感觉粗糙,未吸出胎物组织,但仍见大量活动性出血。立即肌注催产素20u,肛门塞米索前列醇200ug,干纱布压迫宫颈,发现出血来源于宫颈管,立即建立第二条静脉通路,快速补液。估计患者出血1500ml,处于休克状态。四把卵圆钳钳夹宫颈,纱布压迫止血。经输血补液后血压升至85/50mmHg,脉搏95次/分,保守治疗难以止血,观察下出血持续,估计出血总量2500ml,考虑宫颈妊娠。立即做好术前准备,于7月4日12:15在全麻下行腹氏全子宫切除术。术中见子宫增大约120×90×90mm3,形态不规则,表面光滑,活动度好,淡红色,子宫左侧后壁向外突出,质硬,宫颈增粗呈圆桶状,直径约50mm,质软,有较多怒张的血管。双侧附件未见异常。行全子宫切除术。术毕剖开子宫见子宫肌层有多个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有巧克力样液体涌出,子宫左后壁有一腺肌瘤约60×50×40mm3,子宫腔底部、体部内膜光滑,色泽红润。子宫颈管内膜呈紫褐色,见高低不平坏死组织。术中诊断:1、宫颈妊娠;2、子宫腺肌病。术后行预防感染、止血、补液治疗。于7月11日痊愈出院。病理报告:1、子宫内膜出血坏死,少量绒毛及滋养细胞,蜕膜组织;2、宫颈管上段内膜出血坏死,组织内见绒毛组织;3、子宫腺肌瘤、子宫平滑肌瘤。与术中诊断符合。

宫颈妊娠系指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在宫颈管内者。极罕见,它是异位妊娠中的一种严重类型,其胚胎植入都在子宫颈管内的宫颈粘膜内,也即孕卵在子宫颈内(即组织学内口以下的宫颈内膜)着床和发育。胚胎组织与宫颈组织紧密附着,胎盘的一部分或全部在子宫动脉或膀胱腹膜反折平面以下,即子宫颈内口以下,而宫体无胚胎组织。[1]发病率约1:18000,多见于经产妇,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主要症状为无痛性阴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流血量一般是由少到多,也可为间歇性阴道大量流血。检查发现宫颈显著膨大呈桶状,变软变蓝,子宫体大小及硬度正常。宫颈妊娠的诊断标准:1、妇科检查发现在膨大的宫颈上方为正常大小的子宫;2、妊娠产物完全在宫颈管内;3、分段刮宫,宫腔内未发现任何妊娠产物。[2]本病误诊为难免流产,若能提高警惕,发现宫颈特异改变,有可能明确诊断。B超对诊断有帮助,显示宫腔空虚,妊娠产物位于膨大的宫颈管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确胎盘种植范围。宫颈妊娠与难免流产鉴别:①宫颈妊娠时,子宫体可略增大,但不如难免流产时增大得那样明显;②宫颈妊娠时,宫腔线清晰,子宫颈内口是关闭的,而难免流产子宫颈内口张开,有组织充塞于宫腔及宫颈管内;③宫颈妊娠时,宫颈明显增大,而难免流产即使有组织在颈管内,仍不如宫颈妊娠时宫颈增大得那样明显。[3]确诊后可行搔刮宫颈管术或行吸刮宫颈管术,术前应做好输血准备或于术前行子宫动脉栓塞术以减少术中出血;术后用纱布条填塞宫颈管创面以止血,若出血不止,可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若效果不佳,应及时行全子宫切除术,以挽救生命。为减少刮宫时出血并避免切除子宫,近年采用术前给予MTX治疗,经MTX治疗后,胚胎死亡,其周围绒毛组织坏死,刮宫时出血明显减少。本例入院诊断过期流产,清宫过程中大出血才考虑宫颈妊娠。患者年龄44岁,合并子宫肌瘤,保守治疗无效,行全子宫切除术,以挽救患者生命。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该认真询问病史,仔细体检,参考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确定最佳治疗方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下册(5)妇科急腹症1450.

[2]乐杰主编《妇产科学》2007年第七版(11)111.

[3]林晓文等.产科超声检查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