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中呈现阳性率结果的相关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不同时间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中呈现阳性率结果的相关分析

刘凤玲

(新疆精河县人民医院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833300)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时间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中呈现阳性率结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0例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0例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标本阳性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呼吸分泌物阳性率为38.67%、血液标本阳性率为7.00%、粪便标本阳性率为9.00%、非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阳性率为30.67%、胸积水标本阳性率为14.00%、脑脊液标本阳性率为16.00%;2016年1—2016年12月收治收治的呼吸分泌物标本阳性率为32.67%、血液标本阳性率为11.00%、粪便标本阳性率为10.00%、非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阳性率为26.00%、胸积水标本阳性率为8.00%、脑脊液标本阳性率为8.00%;由此说明不同时间段对比的阳性率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应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力,对不同时段、不同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而为疾病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和保障。

【关键词】不同时间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

【中图分类号】R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7-0043-02

随着我国临床技术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广泛应用微生物检验,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为此对其要求逐渐增大;曾有研究表明:微生物检验结果在临床上未能取得满意效果,主要是因为标本阳性率比较低[1];我院为了分析不同时间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中呈现阳性率结果,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和2016年1—2016年12月收治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具体见文章描述。

1.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0例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2016年1—2016年12月收治的600例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标本阳性率进行观察和评价;其中两组时间段的标本分别为:呼吸分泌物标本150例、血液标本150例、粪便标本100例、非呼吸道分泌物标本100例、胸积水50例、脑脊液50例。

1.2方法

对600例标本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检验,所有操作均根据标准化流程进行严格执行,并做好检验质量控制。

1.3观察指标

对不同时间段的标本阳性率进行观察和评价。

1.4统计学标准

本文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卡方检验;当P<0.05时,则说明不同时间段对比的数据有明显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见表

3.讨论

随着我国临床技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技术逐渐应用自动化、微机化以及分子生物学等,为此在感染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2];但是近年来,临床感染疾病呈日益增加趋势,导致病菌种类越来越复杂、多样,由此说明我国临床技术仍存在改进空间,主要原因是标本阳性检出率低下所引起。

本次研究结果可表明:两个时间段的标本阳性检出率具有较大差异,如2015年1月至12月,2016年1月至12月;而造成因素有以下两种:(1)微生物标本采集出现问题,在临床上规范标本采集是提高检验准确率的前提,但是在调查中可发现实验结果有70%以上和临床诊断不相符是由于医务人员样本采集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所导致,为此在临床上提高阳性检出率前提是提高医务工作者采集标本规范性,从而在最大限度下保证标本合格[3]。(2)微生物标本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误差,由于微生物标本之间具有差异性,为此在进行保存和运输时,其方式有所不同,比如厌氧菌标本应避免和空气进行接触,为此应立即进行送检,延误时间过长,会引起厌氧菌生长,从而导致检测阳性率下降[4、5]。

本研究结果中,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呼吸分泌物阳性率为38.67%、血液标本阳性率为7.00%、粪便标本阳性率为9.00%、非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阳性率为30.67%、胸积水标本阳性率为14.00%、脑脊液标本阳性率为16.00%;2016年1—2016年12月收治收治的呼吸分泌物标本阳性率为32.67%、血液标本阳性率为11.00%、粪便标本阳性率为10.00%、非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阳性率为26.00%、胸积水标本阳性率为8.00%、脑脊液标本阳性率为8.00%;由此说明不同时间段对比的阳性率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

总而言之,在临床上应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力,对不同时段、不同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率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而为疾病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和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淑惠,司元国,高静.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2):82-83.

[2]唐晓红.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6):59-60.

[3]管星.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J].中国医药指南,2015,12(21):119-120.

[4]彭晶,吴颖华.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29-30.

[5]郭旭,高敏.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0):1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