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 2

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李中华李林静韩文菊

(芒市人民医院;云南芒市678400)

【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系统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例资料。结果:(1)在76例患者中8例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且女性患者年龄超过55岁。55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发生率为39.53%,相对于年龄低于55岁的患者来说,55岁以上患者的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发生率高于55岁以下患者,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常见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形变杆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可用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唑林钠。(3)76例患者中12例无明显尿路刺激,存在1例死亡。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发病多见于女性患者,针对早期症状可以选择对大肠埃希菌敏感性高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缩短患者病程。在本次研究中无明显尿路刺激征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占有一定比例,所以2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提早发现提早治疗。

【关键词】2型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4-0041-01

前言

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极易发生各种合并感染,在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疾病种类中,泌尿系统感染是长居首位的,其次是呼吸道感染,且多数发生合并感染的患者都是女性。本次研究采用的是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资料,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被经过中段尿培养后确诊为泌尿系统感染。

1.2诊断方法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以WHO1997年标准为主。

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标准:(1)清洁尿沉渣白细胞多于5个/HP.(2)白细胞异常患者需取晨尿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肾盂肾炎诊断标准:(1)患者体温高于38°。(2)患者出现膀胱刺激且伴随腰部疼痛。(3)患者出现肋脊按压痛。(4)血液白细胞值升高。

下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标准:(1)患者出现膀胱刺激症状。(2)出现血尿。(2)出现白细胞尿。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体现,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在76例患者中8例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且女性患者年龄超过55岁。55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发生率为39.53%,相对于年龄低于55岁的患者来说,55岁以上患者的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发生率高于55岁以下患者,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6例患者中12例无明显尿路刺激,存在1例死亡。

2.2急性肾盂肾炎的发生率为43.54%,下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为56.46%。在76例患者中经过尿培养结果诊断出大肠埃希菌49株(64.47%),变形杆菌8株(10.53%),肺炎克雷伯菌6株(7.90%),阴沟肠杆菌4株(5.26%),粪肠球菌4株(5.26%)。真菌5株(6.58%),其中含有3株白色念球菌,2株大肠埃希菌与白色念珠菌混合感染。

2.3临床常见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形变杆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可用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唑林钠。

2.476例患者中18例应用二联抗生素进行治疗,其余患者使用一联抗生素进行治疗,均经过3-4周的临床治疗,对比分析患者尿培养结果,结果呈阴性为治愈。经过临床治疗后患者治愈率高达94.73%,有3例患者在治疗停止后3周出现病情反复,有1例患者发生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3.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可知,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多发于女性,与相关文献报道内容相符。多发于女性的原因是经期、妊娠、导尿、解剖生理等因素,提升了女性发生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病症的发病率。在女性患者中高龄女性发病率多于青年女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年龄较高的女性尿道发生了生理改变,常见的症状有:卵巢功能衰退、雌性激素下降,致使尿道粘膜出现萎缩,以至于失去抵抗病菌的能力。

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致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以至于白细胞吞噬能力受到抑制,患者体内蛋白质合成速度减慢,而分解速度过快,从而导致免疫球蛋白生成能力衰弱,致使淋巴细胞转化能力降低,继而T、B淋巴细胞、抗体数量都在不断下降,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就会大幅度下降,从而极易出现感染。第二,2型糖尿病患者多数患病时间较长,所以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若患者血管神经发生病变,就会患有神经性膀胱,从而导致膀胱功能下降、输尿管功能减弱,一旦膀胱不能排空,加之患者尿糖增多,就会导致细菌的入侵与繁殖。另外,尿潴留常需反复导尿,易发生逆行性尿路感染,甚至引起肾盂肾炎。以及病情较重,甚至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发病多见于女性患者,针对早期症状可以选择对大肠埃希菌敏感性高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缩短患者病程。在本次研究中无明显尿路刺激征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占有一定比例,所以2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提早发现提早治疗。

参考文献

[1]韦建琪,杜敏,张新菊,冯菁,周桂花.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尿路感染的特点及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08):1123-1126.

[2]史胜端,赵建刚.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转归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8):234-246.

[3]鲁礴,杨玉梅,张萍.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点[J].中外医学研究.2016(30):497-502

[4]石敏,李剑波.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01):109-114

[5]周实华,秦克芝,冯海艳,郭云.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01):432-441

[6]赵方,赵荣贞,赵丽香.Ⅱ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7(05):20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