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薛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薛莲

薛莲

(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广西贵港5371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也在不断影响我们的生活。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这个理念下,既要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还要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究知识。“生活化”的教学素材要与生活息息相关,不只与学生掌握的课外知识有关,与教师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环境也有一定的关联。本文对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进行了相关的调查与分析,并提出有效地改善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现状分析

生物教学生活化,是将生物教学、社会发展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课上的学习内容举出相应的生活实例,并组织学生进行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理解这些知识的同时,也能形成一定的情感价值观。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身边的学习资源,经常开展相应的生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真正的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一、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

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化教学研究是来自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主要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作何意义这三个方面。但因为我国经济水平还需要提高,无法满足教学现状,所以还不能大力开展创造性的教育理论。由于高中生物的知识点比较零碎,教师的教学时间又比较有限,所以他们会选择课上不断的向学生灌输知识,来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许多教师忽略了生物课程与生活间存在的联系,他们很少能够用心去开发生活中存在的学习资源,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导致许多学生能够记住所学知识,但并不知道如何运用。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也只是对所学知识点的巩固,并没有联系生活,学生也很难利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就是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学生读死书,而是要利用书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在学习知识时联系生活,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生活化教学没有彻底展开

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教学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时,并没有将生活化教学在课堂上深入展开,只停留在知识表面,教学的形式化过于严重。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习内容难以做到有效结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很难形成自主学习能力,难以体现学生的合作性学习意识以及实践性学习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让学生自主讨论时也会给学生规定讨论范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学生自主学习时也会缺乏主观能动性。

(二)教学案例与学生日常生活脱轨

教师在使用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时候,会在讲解过程中插入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但如今的高中生每天都是两点一线,抛去在家中的时间,剩下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他们被家长保护得很好,因此生活经历不够丰富,社会经历也比较单一。而教师则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但是在教学中举的例子并不是学生经历过的,这并不能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反而会加大他们的学习难度,只能通过死记硬背记忆知识,甚至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三)教师经常使用非专业性学术术语

生物这门学科属于自然科学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的严谨性。生物学习中存在许多专业术语,由于学生对这些术语比较陌生,需要教师用白话对术语做出解析帮助学生记忆,但许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依然使用非专业性术语,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专业性,限制了学生在生物方面的发展。

三、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深化改革教学理念与方法

如今在教学过程中主张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领路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比如在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并展开讨论,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生不仅能够独立学习教学内容,还能够共同开展实验研究,从而找出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间存在的关系。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受我国教育观念以及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所影响,我国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在课上更多地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课上学生几乎没有发言的机会,教师授课节奏又比较快,所以学生在课上会处于一种紧张压抑的学习状态。许多教师缺少对学习内容的合理安排,导致学生很难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恶性循环下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些现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通过列举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循环资源”这一节,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假如你需要在一个荒岛上十天,你身边只有一头奶牛和一些玉米,十天之内你没有办法走出荒岛,那么你会怎样分配食物维持这十天的生活?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后,教师再提出这节课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课程的顺利展开。

(三)借助喻体分析教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许多生物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如果教师仅仅根据教材编排按部就班地讲解知识内容,会让学生认为生物知识比较枯燥,又很难理解,所以教师在讲解抽象性比较强的问题就可以借助其他东西帮助学生理解。比如说在学习“DNA的分析结构和特点”这一节时,教材内提到DNA结构呈双螺旋结构,对于一些空间能力比较弱的学生,他们很难理解什么是双螺旋结构,也看不懂教材内结构的图示,教师就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具有相似结构的物体,比如螺旋话题,麻花等等,并将DNA结构图与这些物品相对比,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认识DNA的结构特点,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结束语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目前的状况并不理想,采用结合生活创设情境导入课堂的教师仅占少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难以摆脱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课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讲解高考的重难点,忽略了在知识讲解中融入生活情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更加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现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谢柏波.理化生教学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8(34):173.

[2]陶健.高中生物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8(12):95.

[3]李红娟.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2017(8):36.

[4]希日布达娃.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J].速读(下旬),2016(2):34.

作者简介:薛莲(1982.9),女,广西宜州市人,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