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应用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消化性溃疡应用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

杨小凤

会同县中医医院湖南会同4183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应用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一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给予传统的药物治疗,研究组的45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改善较大,治疗总有效率高,HP清除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应用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抗菌药物;抑制胃酸分泌药物;临床分析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内科中常见的一类疾病,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腹部疼痛,该疾病出现周期性的发作,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1]。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主要与不良生活习惯、幽门螺旋感觉感染等相关因素有关,传统治疗方法能有效控制症状,但疗效不明显。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具体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中男28例,女17例,患者的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30岁,平均年龄(42.5±3.5)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0.5年,平均病程(3.52±0.54)年;其中胃溃疡患者2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9例。研究组的45例患者中男29例,女16例,患者的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28岁,平均年龄(43.3±3.6)岁;病程最长7年,最短0.5年,平均病程(3.64±0.56)年;其中胃溃疡患者25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相仿,具有比较意义。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2]

纳入标准:①入选患者均病情诊断,提示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②患者均能进行正常沟通和交谈;③患者对这次研究知情,且均已同意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患者;②过敏患者;③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并获得医学伦理学会的批准。

1.3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治疗,给予阿莫西林胶囊(生产厂家:昆明贝克诺顿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3021880)1粒/次,3次/天;替硝唑(生产厂家:丽珠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3292),第一天,4片/次,,而后是2片/次,1次/天;枸橼酸铋钾(生产厂家:丽珠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00084),1片/次,4次/天。

研究组:应用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进行治疗,方法:左氧氟沙星(生产厂家:南京正科制药有效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4085),2粒/次,2次/天;奥美拉唑(生产厂家:韩美药品株式会社),1粒/次,1次/天;阿莫西林胶囊(生产厂家:昆明贝克诺顿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3021880)1粒/次,3次/天。

两组患者连续用药1个月。

1.4指标观察[3]

在常规治疗过程前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积分,并进行对比,其中无症状为0分,伴有轻微症状有但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为1分;患者临床症状发作率高,需要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为2分;临床症状持续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为3分。

对比两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

疗效判断:经治疗后患者的胃疼、胃酸胃胀等临床症状恢复正常,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显示为阴性,溃疡部位基本愈合判断为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胃疼、胃酸胃胀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显示为弱阳性,溃疡部位愈合程度>50%判断为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胃疼、胃酸胃胀等临床症状没有改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显示为阳性,溃疡部位愈合程度<50%判断为无效。

1.5统计分析

对研究所得数据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用χ2检验,检测P值,如果经检测P值小于0.05,则提示经比较两组数据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接近,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呈降低的趋势,与治疗前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对比

对照组的45例患者中,幽门螺旋杆完全清除患者25例,清除率为55.56%;研究组的45例患者中,幽门螺旋杆完全清除患者38例,清除率为84.44%,研究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一类多发病,若临床上没有及时治疗导致穿孔、为出血等,导致疾病出现恶化。机体中胃酸分泌增加,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得到削弱,胃的内部环境发生较为明显的改变,引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性的改变。队友消化性溃疡患者,需尽早发现疾病,尽快给予对症治疗,最大限度控制患者的病情,有效预防癌变[4]。

多数消化性溃疡患者是由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上需应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来抑制机体胃酸的分泌和合成,降低胃内部胃酸的含量,有效提高胃内pH值。用药抗菌药物来杀灭细菌,降低细菌的活性,两类药物联合应用,起到协同的作用,极大程度提高疗效。奥美拉唑是临床常见的一类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H+-K+-ATP酶的活性,有效调节胃内的酸性环境[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改善较大,治疗总有效率高,HP清除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应用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娴,杜奇,祝珍芳.分析抗菌药物和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的效果[J].当代医学,2017,23(14):14-16.

[2]范大伟.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5,21(4):697-699.

[3]张慧芳.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158-159.

[4]何仁科.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观察[J].数理化杂志,2014,27(6):664-665.

[5]罗九芳.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药学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3):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