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的专业化和信息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学生管理的专业化和信息化

王冉

ProfessionalizationandInformatizationofStudentManagement

王冉WANGRan(济南职业学院电子工程系,济南250100)(DepartmentofElectronicEngineering,Ji'nanVocationalCollege,Ji'nan250100,China)

摘要院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提高学生质量的基础,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学生的管理工作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学业成绩的提高、创新能力的激发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现阶段不少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缺乏一定的管理技巧,大量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仍然囿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于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容易忽视,总体来说对于学生管理不够专业,也缺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本文就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和信息化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Abstract:Collegestudentmanagementworkisthebasistoimprovethequalityofstudent,andincreasinglycompetitivejobmarkethasincreasinglydemandfortheexpertiseandcomprehensivequalityofcollegestudent.Strengtheningthestudentmanagementworkplaysagoodroleindevelopingstudents'personality,improvingacademicachievementandstimulatinginnovationability.Butatthisstage,manycollegeslackofcertainmanagementskillsinaspectsofstudentmanagement,alargenumberofcollegestillconfinestothetraditionalmanagementmethods,ignoresthecharacteristicsofstudentsforthenewera.Overall,collegesforstudentmanagementarenotveryprofessionalandlackoftheapplicationofmoderninformationtechnology.Thispaperpresentssomethinkingfortheprofessionalizationandinformatizationofstudentmanagement.

关键词院学生管理;专业化;信息化Keywords:studentmanagement;professionalization;informatization

中图分类号院G647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0-0289-021

高校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专业化尧信息化的必要性1.1学生管理专业化随着社会运转速度的逐步加快,社会分工的一步步细化,职业培训已成为各个职业上岗前的必要环节,各职位只有必须掌握了专业的技术与技能,才能适应自己的岗位要求,因而社会对职业的专业化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社会职业的专业化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趋势,而这种趋势出现在学生管理工作上也势在必行。

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育领域的一个永久的课题,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接受教育的环境和设施,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不要忽略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安全问题。要想做好这些,没有专业人员的参与是无法完成的。

目前,一些高校仍然没有对学生管理工作引起足够重视。他们认为,学生管理工作任何人都能做不存在专业化。

事实上,学生管理工作作为新兴职业,集教育与管理于一体的,对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和管理知识要求甚高。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管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以及从事这一职业的相关学科知识才能积极有效的展开学生工作。在具体细节上,学生管理工作对从业者的的知识结构和具体实践能力也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如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掌握足够的组织社会实践,以便能够顺利开展主题教育、与学生谈心和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有效指导学生顺利就业并进行科学研究等等。目前来看,在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中,很多学生管理工作者都不是专业人员而是改行从事学生工作的,这必然会导致管理过程中理论知识缺乏、工作靠经验、专业化程度低下,这就使得学生管理工作无法适应学校要求,存在种种问题,如针对性不强、方式方法陈旧、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不稳等。因此,只有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掌握了专业的学生管理知识和经验才能适应当前情况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职业发展要求,专业化学生管理在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情况下势在必行。

1.2学生管理信息化现今的高校对学生管理信息化的探索却为数不多。长期以来,高校一直沿用的比较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但在工作效率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许多学生管理工作者,每天除了维护和完成完成日常管理任务外,还要疲于处理各种事务。久而久之,学生管理工作缺乏个性和挑战性,学生与管理者缺少基本的沟通和交流,难免出现一些误会和矛盾,从而造成彼此之间信任感的缺失。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在落实高校育人中心任务、维护高校政治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许多的问题。

1.2.1管理模式和方法较为单一当前,学生管理者和学生群体在高校教育中有着一致的目标和要求,一切学校管理工作的和相应活动的展开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但在此过程中,学生管理者们却忽略了学生管理最实质的问题,那就是高校培养的是一个个充满各种可能性的学生个体,而不是生产一件件商品,长期的单一式培养模式和管理方法违背了高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的初衷。管理者不仅仅要保证完成本职工作,更要重视被管理者的个性的发挥和人格健全,避免出现两者在管理目的上的脱节。除去两者在管理层面上的矛盾外,学校大部分管理者对于日常的学生管理琐事,往往也采取了消极应对的态度,没有对学生管理工作给予足够重视,疏于管理,缺乏深刻的反思和总结。在当前这种管理脱节,管理秩序混乱的情况下,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亟待改革突破,引入信息化模式势在必行。

1.2.2管理者在对待学生管理工作上缺少热情在保证顺利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很多管理者渐渐对自己的岗位失去了兴趣,一段时间之后就觉得日常工作繁复琐碎,没有挑战和吸引力,加之个人本身的忧虑困惑等负面情绪的影响,使得他们往往在对待学生工作上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激情,没有对处于人生转折期的大学生在个性发展、思想追求和心理方面产生的困惑给予耐心指导和帮助,从而影响学生发展和日常工作的效率。这种负面情绪不仅对学生管理者危害巨大甚至还直接影响到当代大学生今后的前途和命运。而学生管理如果能够实现信息化,管理高度办公自动化,变以往繁琐的办公管理工作简单化,就能大大节约办公时间,高效快捷,为学生管理节省人力物力,改变以往学生管理工作繁重琐碎的状况,提高管理者的工作热情,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2如何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和信息化2.1重视学生的管理工作是实现“两化”的前提当前,许多高校并没有对学生管理工作作出严格的划分,在实际工作中,怎样分配相应的学生管理工作者,以及一些相应的管理措施的具体实施细则都没有做出规定。很多高校仅仅做到了管理,只是完成了学校及相关部门下达的决定,而在实际的管理中留下了大量空白,很多事要不要做,要怎么做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只是应付式的完成了一些上级安排工作而并没有权力制定教育管理决策,因此目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管理。目前教育部要求所有高校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完成规定知识内容外还要在课外多关心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情况,重视对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会他们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现在许多高校都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决策,其中包括学生管理决策。学校必须要在学生管理方面给与高度重视,设置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年级主任、学生辅导员等人员专门负责学生课外的学习和生活。

2.2“以学生为本”是实现“两化”的核心让学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是未来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以学生为本”是在适应当前社会教育发展的前提下提出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做到民主和谐。学生参与管理是实现民主管理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只有让学生参与进来,才能提高他们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性。高校积极推行参与式管理,不仅能够有效地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为他们积极建言献策发挥各自专长提供了平台,而且高校的人才培养意义深远。

2.3完善和执行制度是“两化”的保障一个健全的管理制度对学生的管理以及对管理者的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学生管理实现过程更多的是制度的执行,制度是依据围绕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定的。因此,制度的执行始终不能悖离制度的制定宗旨,否则将很难改变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式。所以,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对解决上述矛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院[1]郁明琴.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8).[2]莫通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6).[3]吴连连.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模式下学生管理问题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3(6).[4]李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体制建设探析[J].价值工程,2012(25).作者简介院王冉(1982-),女,山东济南人,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