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培养现状调查研究

/ 3

赣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培养现状调查研究

廖敏迟淑勋李哲

廖敏迟淑勋李哲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赣南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个人体育锻炼情况、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体育锻炼环境等三个方面做了全面的了解和细致的分析。分析时采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分组对比研究的方式,通过对比得出了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偏少,体育锻炼动机多样化等相关结论,并提出了鼓励开展多种形式课外活动,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等建议。这将对相关机构了解赣南师范学院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具体情况提供必要帮助。

[关键词]终身体育锻炼意识;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1.引言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的总和,是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完善体质的体育系统工程[1]。“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是对终身进行体育活动、接受体育教育、传播体育知识、践行体育功能等内容所持的正确认识和积极态度,其基本内容是逐步建立并最终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目的是使自身体育活动伴随人生的各个年龄阶段。[2]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与否将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黄金阶段。因此,要了解一个人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首先应了解其在大学期间的具体情况。目前学术界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单独对某大学的男女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现状进行对比调查研究。2、对某大学四个年级或三个年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进行对比调查研究。并没有以是否有体育课为标准分类。我们知道大学阶段的体育活动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形成具有举足轻重作用,而体育课教学又恰恰是这一阶段体育活动最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以有无体育课为标准将大学四个年级学生分为大一、大二组和大三、大四组,对其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现状进行深入的对比调查研究。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论文从赣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地理学院、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物电学院、数计学院、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美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教科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等学院的学生中抽取600名在校大学生,并对其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培养现状进行了分层调查和分析。

2.2调查研究方法

2.2.1调查研究方法

问卷制作:在查阅相关资料并与论文指导教师交流的基础上制定问卷,问卷共分两个部分,分别对应调查内容的两个方面,并针对性地设计问题18道。其中必做题为15道,选做题为3道。

问卷发放: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表分学院由调查员发出,并在调查员在场的情况下由学生各自独立填写。为保证资料来源可靠,要求填写时不计姓名、不互相讨论,当场收卷。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大一、大二:300份;大三、大四:300份),回收问卷6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0%,其中有效问卷为598份,问卷有效率为99.7%。

2.2.2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问卷所获得的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个人体育锻炼情况及分析

3.1.1每周能够参加锻炼次数

表1每周能够参加锻炼的次数

锻炼次数

大一、大二组

大三、大四组

7.1%

12.1%

61.6%

55.6%

26.3%

28.3%

5.0%

4.0%

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表明了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过程的频率,是反映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指标之一[4]。就整体来看,两个组都以每周锻炼以1-2次为主,学生每周体育锻炼次数普遍偏少。就局部来看,每周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大三、大四高于大一、大二5.0%。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大三学生虽然课余时间较大一、大二学生多,但很多人将时间用在了上网聊天和玩游戏上;部分大四学生面临就业和考研,无暇进行必要的身体锻炼。我们知道每周参加体育锻炼在3次以上为佳,大一、大二组这一数据占到31.3%,大三、大四组则占到32.3%,大三、大四组高出1.0%。说明部分有时间并能够参加体育锻炼的大三、大四学生在锻炼频率的选择上更合理。

3.1.2每次锻炼可持续时间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可以反映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过程中的运动量和强度,也是反映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指标之一[4]。持续时间过短或过长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时间过短,体育锻炼效果不明显;时间过长,则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我们知道体育锻炼在30min以上,才能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产生有效的刺激,才能达到预定锻炼效果,而运动的持续时间在1h以上对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而言,则容易造成过度疲劳。因此,30min-1h锻炼时间对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来说是最佳的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在这一时间段,大三、大四组低于大一、大二组6.1%,说明大一、大二学生在持续时间合理性优于大三、大四学生,这与我校体育教师的相关指导不无关系,但我们也要看到仍然有大部分学生的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在30min以内。

图1两组大学生每次锻炼持续时间比较图

3.1.3锻炼项目

表2锻炼项目选择

我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可供选择的体育锻炼项目丰富多彩,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大多喜欢对抗性强、团队协作要求度高的项目篮球和身体接触少、运动易控制的项目羽毛球、散步以及融音乐与美的项目健美操。联系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喜欢的篮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与大学生的兴趣偏好以及项目在学校的普及程度是一致的。以健美操为例,每年我校体育学院都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健美操比赛。比赛期间,体育学院会派出学生及老师深入到各个学院进行指导,专业细致的指导大大提升了健美操在全校的普及。这种创新培养模式不仅可以帮助体育专业学生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培养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形成体育锻炼意识。

3.2体育锻炼环境

3.2.1体育锻炼场地及场地满意度

表3体育锻炼的场地

锻炼项目选择

大一、大二组

大三、大四组

23.2%

25.3%

2.0%

1.0%

2.0%

6.1%

19.2%

13.1%

1.0%

1.0%

9.1%

5.0%

18.2%

28.3%

4.0%

2.0%

0.0%

0.0%

1.0%

0.0%

15.2%

11.1%

5.0%

7.1%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室外场地由于具有空气清新,活动范围广的特点,受到四个年级学生的青睐。另外,健身场馆、公园广场以及其他场地也有一定的数据分布,表明随着我校室内体育场馆设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社区公园广场体育设施的改善,可供学生们选择的体育锻炼场地越来越多,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开始在健身场馆甚至走出校园到社区的公园广场进行锻炼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这些场地进行锻炼的学生比例仍然很少,这要求我们相应的体育工作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放更多的体育场地设施,并继续加大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改善力度,不断满足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需求。

图2两组大学生对场地种类满意度的比较图

锻炼场地

大一、大二组

大三、大四组

10.1%

10.1%

75.8%

74.7%

11.1%

8.1%

3.0%

7.1%

满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学生的体育场地需求被满足后的愉悦程度,是学生对场地的事前期望与实际使用场地后所得到实际感受的相对关系。如果用数字来衡量这种心理状态,这个数字就叫做满意度了,学生对场地满意是学生进行持久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基本条件。从数据分析来看,四个年级学生对我校目前的体育设施种类满意度基本持一般的态度,大一、大二组这一数据占到61.6%,大三、大四组则占到56.6%,在两组中这一数据都占到了一半以上。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虽然学校的体育锻炼场地设施获得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开放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仍不能完全满足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要求,这势必会影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应引起体育工作者的重视,继续加大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力度和开放水平,当然这些应在不影响体育学院正常教学的情况下进行。

3.2.2体育锻炼活动形式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健身活动形式主要是与同学一起结伴进行,这一选项在两组中均占据60%以上。这说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在增强,大部分学生愿意与同学一起进行锻炼,这样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更为重要的是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还可以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图3两组大学生健身活动形式比较图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4.1.1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个人体育锻炼情况表现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普遍偏少,持续锻炼时间集中在30min左右,且锻炼项目相对集中,且对比两组大学生各有自身特点。

4.1.2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们对体育锻炼环境要求不高,但反映出对体育场地种类及器材的满意度不高。虽然学校加大了对体育锻炼场地及器材的投入,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

4.1.3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健身活动形式主要是采用与同学结伴进行的形式,且两组均占60%以上,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已充分意识到这种健身活动形式的重要性。

4.1.4虽然学校对大学体育课程、体育竞赛进行了改革,同时增设了大学生素质拓展基地,但总体反应出我校非体育专业终身锻炼意识培养所收到的效果不甚理想,还有较长的路需要走。

4.2建议

4.2.1注重增加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适当延长体育锻炼持续时间,鼓励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断巩固和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有针对性的拓展体育课程所涵盖的内容,不要局限于那些传统的球类项目,把一些新兴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引入课堂。

4.2.2相关体育管理部门,应切实从制度上保证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开放更多体育场馆,进一步改善学校及周边体育场馆设施,开展丰富多彩且易于普及的课外社区体育锻炼活动,帮助形成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4.2.3对于出现的一些积极现象,应着重注意引导,巩固和进一步发展,使其成为推动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力量、决定力量。

4.2.4体育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技术、技能的同时,应注重正确的锻炼方法和健康生活理念的传播。

注:

[1]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9~31.

[2]张素霞,杜伯武.探析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及制约因素归因[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159~160.

[3]黄汉升.体育科研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9~199.

[4]田颖.山西大同大学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调查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84~86.

[5]赵国久.开封教育学院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调查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28):71-~74.

[6]陈凤莲.论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0):186~188.

[7]王飞,齐有伟,赫文亭.海南高校女生体育健身意识与行为的调查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2):144~146.

[8]周爱东.南京市部分高校开展终身体育的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71~73.

[9]蒋艺.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及其行为的研究[J].青春岁月,2010(4):10~11.

[10]李启龙.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长春医学,2008(6):46~48.

[11]杨晓辉.当代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研究[J].内肛科技,2009(4):66.

[12]姚建刚.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J].体艺之窗,2010:69.

[13]龙苏江.大学生应确立终身体育意识[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8):56~59.

[14]王倩.重视兴趣培养强化终身体育意识[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8(2):90~91.

[15]林锋.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与方法[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15~16.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邮编:341000

(责任编辑刘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