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北环路快速化改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盐城市北环路快速化改造

祝凌波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65)

【摘要】城市快速路型式的选择需结合城市本身的特点、周边路网情况、道路沿线的规划以及城市的总体规划,同时也要考虑具体地形地物、工程造价等诸多因素,因地制宜、合理的选用断面型式。

【关键词】快速路;路网结构;交通功能;高架快速路;地面辅道;快速通行;

1、工程背景

本项目是盐城市“五纵三横”的快速路网框架中“横一”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起人民路,东至开放大道。工程终点与范公路高架接线相接,目前范公路快速化改造已完成,北环路/范公路枢纽型立交已基本建成。北环路道路快速化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盐城市城北片区与中心核心区的联系,对完善盐城市路网结构,提升快速路网的服务水平,促进城北片区经济发展,加快构建以快速路、主干路为骨干,与“双城双区”空间相适应的城市道路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范围

北环路位于亭湖区新洋经济区内,道路自西向东依次与人民路、兴城路、绿城路、荣城路和开放大道相交,道路全长2113.525m,道路红线宽70m。

3、现状道路分析

北环路位于盐城市亭湖区北部,现状北环路/人民路交叉口以东300米内已经按照70米规划红线实施,主线为双向6车道,两侧各设置9米辅道。现状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状况良好。

北环路已建段向东至开放大道段为双向4车道,北侧路边设置宽为2.5米的路边停车带,道路总宽为22.5米,两侧各35米绿化带。

4、快速路布置形式

4.1影响主线总体方案的因素

(1)交通功能

根据快速路的道路等级和功能定位,主线布置双向6车道,全线采用信号优先控制,这是保证主线快速交通的基本条件。辅道布置双向4车道,比较符合辅道的城市主干路等级标准。

(2)两侧区域的沟通

北环路现状两侧基本为绿化和农田,除终点附近为居住小区,两侧地块沟通需求较高外,其余路段北侧规划为绿地,南侧为居住用地,两侧沟通需求较低。

(3)道路景观

由于道路可作为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手段,可作为观景线路进行设计,提供观景空间,组织周围建筑,促进风光带中城市积极空间形成;同时道路建设可带动旧城改造,有目的引导城市更新、发展。所以在总体方案比较时,要充分考虑结构给城市景观带来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自然景观影响小的方案,使北环路成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通道。

(4)行人安全

行人的安全通行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最重要体现,快速路穿越城市区域,应该让行人在快速路上行走时拥有与车行道分离的、独立的步行系统,为出行者提供安全感,在断面布置中应保留一定宽度的分隔带以实现空间上的隔离。力争在有限的红线范围内布置成“人与车空间共享的新型交通模式”。

(5)非机动车

从城市发展来看,非机动车在未来一定时期还是沿线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从规划路网来看,快速路一般均规划在中心城区内部,沿线地块密布,非机动车出行要求较高,因此在本工程设计中应在辅道范围内考虑设置专用的非机动车道。

(6)工程投资

在方案比选中,工程投资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决定因素,本工程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一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的方案。

4.2快速路布置形式比选

快速路主线和辅道的敷设形式主要有“高架快速路+地面辅道”、“地面快速路+地面辅道”和“地下快速路+地面辅道”三种。不管采用何种形式,主线和辅道需同步建设,以满足不同层次交通的需求。

(1)高架快速路+地面辅道

“高架快速路+地面辅道”布置形式一般采用主线和在高架主线下的地面辅道结合的方案,其地面道路沟通方便,横向道路无需封闭。

高架形式的主要优点也显而易见:

1)辅道为设在高架主线下的地面道路,所以尽管增加了主线的长距离、大容量的快速路功能,但辅道仍具有较强的交通功能。

2)两侧区域的沟通基本不受影响。

3)用地宽度小。

从高架道路诞生之日起,它就引起无休止的争论。其原因是它带来的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高架形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将对城市景观造成破坏,能将高架快速路与周边环境关系处理的成功经验不多。

2)高架快速路带来的大量汽车噪声和尾气的污染问题;

3)地面道路的景观功能较差,在设有立交的交叉口,地面道路上桥梁立柱密集。

4)造价较地面道路高。

(2)地面快速路+地面辅道

“地面快速路+地面辅道”方案布置形式一般主线采用地面全封闭道路形式,对于一般中小型城市,也可采用主线信号优先的控制方式,以保证快速路的通行效率,辅道平行主线外侧布置。该方案建成后具有工程造价最低,景观效果佳,主线为地面形式,对道路两侧的建筑区影响很小,环境融合度好。地面快速路比较适合建筑密度低、土地使用较为富余、相交道路间距大、两侧地块横向联系要求较低的区域。且地面快速路设置较宽的绿化带,景观效果较好。

(3)地下快速路+地面辅道

“地下快速路+地面辅道”方案布置形式一般主线采用隧道形式布置在地下,地面布置辅道为两侧地块提供出现,与横向道路沟通。地下快速路具有占地省,对周边景观影响最小,无汽车噪声和尾气的污染问题,从空间和视觉上对两侧地块均无阻隔的优点。但地下快速路对建设费用和运营管理要求都很高,往往适合在历史保护区、中心商务区或对环境敏感度高的特殊区域。

4.3推荐北环路快速路布置形式

本次设计根据沿线地区的用地性质和两侧地块沟通需求合理选择快速路布置形式。

现状北环路人民路以西段已按双向6车道建成,本路段考虑尽量利用现状已建成道路和新洋河桥。北侧规划为城市绿地,南侧为居住用地,地块出行及两侧沟通需求低,可采用“地面快速路+地面辅道”的形式,与主要横向道路相交处采用信号优先的管理措施,地面辅道与现状小路平面交叉,对局部村道以及临近农房处进行开口处理,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形式。

5、总体方案布置

5.1平面布置

综合考虑经济环境等各方面效益,北环路快速路主线起于北环路/人民路交叉口,与已建北环路相接,向东分别与兴城路、绿城路、荣城路、开放大道平面相交,终点接现状开放大道平面。全线通过信号优先控制,延长北环路主线绿灯时间,保证主线的通行顺畅,其中道路两侧沿线居民集中区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形式,并通过辅道进入主线,对主线交通流不产生干扰,使北环路快速路实现快速通行、大容量,出入便捷的功能。

5.2横断面布置

本工程道路横断面设计,首先是从道路规划等级出发,以道路流量需求为基准,同时考虑道路的地位、性质、功能以及对景观环境的要求,按照四块板形式布置,断面具体布置为:3.5m(人行道)+9.0m(辅道)+7.5m(侧分带)+12.0m(主线机动车道)+6.0m(中央分隔带)+12.0m(主线机动车道)+7.5m(侧分带)+9.0m(辅道)+3.5m(人行道)=70m(红线宽度)。

6、结论

城市快速路是随着城市用地强度和规模的不断增加应运而生的,而且城市工业化水平和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就必然要求车辆出行具有连续、快速、稳定、长距离的特点。快速路作为城市道路网络中的骨架,能够起到节约出行时间成本的作用,对促进城市的经济活力,提升城市总体竞争力裨益良多。城市快速路型式的选择需结合城市本身的特点、周边路网情况、道路沿线的规划以及城市的总体规划,同时也要考虑具体地形地物、工程造价等诸多因素,因地制宜、合理的选用断面型式。

参考文献:

[1]王亚、卫东.《城市快速路型式的选择与探讨》交通与运输,2007年;

[2]王保军、张坤.《中等城市地面快速路型式的探讨》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年;

[3]周善霞.《快速路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与思考》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