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要点分析

梁超泉

关键词:项目管理;建筑项目;项目设计

前言

某高层住宅楼工程概况:该工程地上三十四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99.8米,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约47000m2,建筑工程等级一级,设计使用年限70年,建筑防火分类一类,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主要依据:1)相关文件:初步设计文件及其批文;规划、人防、消防、市政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如设计要求、关键问题及资料的答复等);设计合同等;2)相关主要规范、规定:如《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等。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建筑工程行业的监理制和建设项目负责制的落实,更是快速推动了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在项目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技术。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专业的配合及协作,建立各种股份制企业来加快发展步伐。随着我国企业在管理体制上的不断完善及流程不断改进,项目管理的实际意义与传统的建筑设计管理概念完全不一样。建筑项目管理定义为从项目的开始到竣工,通过项目的一些前期策划及控制,实现成本目标的控制、质量、进度等等。下面要据笔者的工作经验,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一些理念。

1.项目前期工作

1.1清楚了解项目规划要求

在规划用地范围,可分为长期规划以及短期规划,对于各个地块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于民用的建筑,一般以长期规划为主。规划可以根据此地块的功能用途进行规划,适合建设哪一种建筑。而很多人误解用地性质,从而导致项目的本身定位及用途的偏差,比如环境卫生方面,影响到居住的质量。

因此,项目的功能定位及用地性质进行了解,符合城市的发展需求。反之,定位偏离规划用地性质,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质量及后续的发展需求。导致项目孤立于周边建筑环境,也取不到建筑的艺术性。

1.2清楚了解投资建设单位对项目要求

一般而言,项目投资是为了良好的经济回报,其核心任务是为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增值”[1],由此更可看出,清楚了解投资建设单位的要求,更有助于完成项目管理核心任务。建设工程管理工作是一种增值服务工作,其核心任务是为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增值,如图1所示。

1.3对产品定位

通常投资建设单位会把业主的要求对项目阐述,建筑师再对建筑进行明确定位。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筑师就需有对产品把握定位的能力。

2.项目设计阶段工作

项目在设计阶段时是项目管理最为繁杂的一个阶段,之前对于项目的理解和确定都需要以图纸符号的形式反映出来,所以需要在技术、规范、使用等方面考虑,从而合法、合理、人性化的进行设计,以最终使项目施工有图可依。

2.1方案、扩初阶段各方协调工作

建筑的方案图纸是最优先给出的,以方便其它专业的配套设计。结构专业根据最新的规范进行结构设计,如采用何种结构体系,比如:结构件一般不会在异型平面布置中采取异型设计,这样做主要是避免影响到结构的稳定性。

那采取哪一种结构件才能满足建筑的需求呢,是否可以再对方案优化设计,这个需要建筑师与结构师加强沟通及处理。机电专业的需要对于机房的设置位置清楚,如机房的位置、面积等等,在深化图纸设计过程中就有比较充足的理论作为支撑。

2.2施工图阶段对规范条款执行情况

施工图一旦通过便要直接进入施工,因此,施工图设计应根据国家规定的强制性要求进行,以避免在施工图审查时没有通过,对项目的进度及使用性将大打折扣。如某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点如下:

1)在火灾时人员的疏散逃生设施是否周全、消防人员施救是否可行;

2)人员疏散逃生体系基本包括人员从房间到安全口的距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3)逃生通道宽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是否有满足面积、宽度要求并有可自然通风或机械正压送风的逃生楼梯前室;

5)逃生楼梯是否直通室外;

6)是否有按规范设置消防电梯等等。

合理使用则主要针对建筑物交付使用后各部位、附属设施等在日常使用中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地方气候、区域人文、城市市政等方面的要求。譬如以39号高层住宅楼方案设计为例:

1)小区出入口是否做到人车分流并与市政道路有合理连接;

2)车库出入口是否满足停车位数量要求,否则将引起基地内交通堵塞;

3)住宅楼入口是否有无障碍设置;

4)电梯候梯厅宽度、电梯内净高是否满足正常进出及物品运送;

5)日常走道宽度是否符合正常人行要求;

6)单元门及套内各门宽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7)住宅日照、通风等是否满足要求;

8)单元内各功能空间面积、净深、净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等等(如图2所示)。

施工图的质量关乎到产品的质量,所以在施工图设计时应符合规范的要求,严格遵守地方规范及国家规范。避免不达标的产品产生,影响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质量。同时不良产品也会造成社会不良影响及企业的经济损失。

2.3配合图纸审查调整工作

虽然在方案及施工图设计时进行控制,在这个部分当中,难免会有人为失误产生遗漏,因此,实施最后的审查是关键的一步,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对工程控制的重要环节。

3.项目施工阶段工作

在施工阶段是考验建筑师对项目的掌控能力阶段,如何让施工单位及人员清楚设计图纸的节点的做法。

3.1组织施工单位对施工图纸交底及沟通

虽然我国开放已有30多年时间,但是建筑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思维也才10多年,大量的图纸工作都是由基层人员完成,因此,在开工前必须与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交底,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3.2施工异况的判断及协调

在最初设计中,我们考虑最多的就是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而地块周边的环境及地质勘察分析等工作在没有做好的前提下,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发表预计不到的事情发生。如何应对这些预计不到的事情,是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应变及分析能力的考验。

就举该项目中的高层住宅楼为例,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虽然按照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但还是遇到了局部地下水位过高的现象,导致无法及时把水位降到预定目标。在发生这个情况时,我们立即会同降水方案的设计方进行核实设计方是否知悉本地块的地质情况,是否计算错误等等,在核实之后采取处理措施,从而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

3.3查验最终施工情况

我国施工单位良莠不齐,虽有较高施工资质的,但并不代表有较高施工工艺,当然也是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如负责人员的自身的素质、成本预算及工期安排等问题,作为项目管理者,应及时安排现场查看,不断累积经验及对施工工艺的了解、评核,避免日后再次发生同样类似的问题。也可以帮助自己对各个施工单位的熟悉,把项目的费用目标、质量目标、进度目标进行实现。

3.4对设计中应用概念的检验

每个工程项目都有外在形式的表现,比较通俗的一句话“人靠衣装,马靠鞍”。对于建筑项目而言,外在形式非常重要。我国“鸟巢”从艺术的角度看,大尺度的钢构件和不规则的立面分隔可以形成很好的艺术效果,外在的形式决定它的特别之处。因此,为了能够把项目管理好,建筑师应对建筑本身的表现形式及是否能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有着自己的看法及想法,这个需要现场查看,便可知晓。而对于平面功能布局最真实的检验也在现场的查看中可得出结果:动静的划分是否合理、净污的区分是否妥当、主次的关系是否合理等等。

4.后期服务工作

上述对项目管理过程中技术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简单总结,而对于一个合格的项目管理人员来说,应该也具备职业的操守。这其中对项目设计、施工完成交付使用后的保修期服务就显示出对职业操守的理解。

服务期限理解。就实际而言,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比较晚也比较慢,这其中也有很多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设计工作内容的不同、收费标准的不同等等。但以多个项目实际操作的情况来看,项目管理应包含保修期内的专业服务。如最普通的例子,新建的住宅可能在使用了一两年后出现了结构缝隙、漏水、饰面掉落等等情况,而翻出相关竣工验收资料均显示合格,这其中就需要考虑有材料与环境相容合理期的因素了。所以以质量和责任来讲,项目管理就应有合理的保修期约定。现时业界较为合理的保修期一般为竣工验收后2年,采用这个时间段主要考虑:

1)结构件受力状况的合理稳定期;

2)饰面材料的性能稳定周期;

3)机电设备的合理磨合期;

4)建筑配套设施的合理了解期等等。

配合到建筑物适用性及经济性,以期吸收世界先进项目管理经验,使我国对项目管理工作更进一步,提高世界管理领域竞争能力。

5.结束语

就个人而言,在经过多个项目的实践后,更加明白项目管理其中内容的博大精深和重要作用,也促使自己不断学习和积累,提高自身能力。

总而言之,我国在项目管理方面仍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项目管理人员科学文化水平和修养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项目管理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全国一级建造师职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冯琦.谈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J].山西建筑,2012,38(18):273-274.

[3]艾宏.黄勇在搬迁改造项目中的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建筑建材装饰》2013年第5期46-47

作者简介:

梁超泉,男,1985年8月27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毕业院校,九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