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风险问题分析及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急诊护理风险问题分析及管理措施

宋建磊张艳丽

宋建磊张艳丽

山东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急诊科277101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及采取的管理措施。方法先针对性提出急诊护理风险问题及采取的管理措施,制定并规范工作流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制度,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急诊专科知识的学习,取得医院多部门的协作。同时培训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急救仪器的操作和管理。结果我科能有预见性的识别急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护士的对待风险的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护理工作差错及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工作安全。结论强化急诊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是减少急诊护理工作风险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效果;

临床护理风险有护理差错事故、意外事件、护理纠纷、护理并发症、另外护理记录的不完善或错误、仪器故障也是较常见的护理风险。急诊科是与危重病人接触机会最多、护理职业风险最集中的区域。因此,实施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诊疗服务的安全性,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意义重大[2]。2011年起我科针对护理风险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相应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1急诊科护理存在的风险问题

1.1护理人员方面

1.1.1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落后:部分护士不能识别护理风险,缺乏预见性,一旦出现护理纠纷,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和医院的利益。

1.1.2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危重患者的预判能力差,使用抢救仪器生疏或过分依赖仪器。

1.1.3告知行为不及时:急救时侵入性操作未及时告知病人或家属注意事项。

1.2护理管理方面

1.2.1急诊科护士配备不足:新护士未轮转就进入急诊科工作,培训不到位。

1.2.2个别规章制度的落实及督查不到位:如仪器交接制度虽然内容背得熟练,但个别护理人员交接班时却不认真执行,凭主观经验估计行事,主管人员却不能及时发现给予监管。

1.3抢救仪器方面:仪器的应用在提高急救护理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许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抢救仪器无专人管理、急救物品准备不足等都是护理风险的隐患。

1.4患者因素:急诊医疗场所中酗酒、车祸、自杀、斗殴、意外死亡事件较多,患者及家属往往情绪激动,难以配合治疗,甚至故意借机谩骂、殴打医护人员。以及现今媒体对医疗纠纷个别因素的片面放大,使患者产生抵触情绪,患者把不满转嫁到护理人员身上。

1.4其他因素:急诊服务需求量和医院急诊实际处理能力之间的差距:我院急诊科是市急救中心急救分站之一,经常参与市突发事件的处理,如大批车祸、食物中毒等,必然导致瞬间医院急诊实际处理能力的相对不足。另外,急救中心送来的弃婴、“三无”患者等留于急诊科,因其无家属及陪护,也增加了护理风险。

2管理措施

2.1加强护理人员急救服务意识,提高护士风险意识

2.1.1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应对风险能力是实施风险管理的前提,定期组织全科护士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组织质量分析会,对现存的高风险护理项目和隐患提出分析、讨论,制订有效的解决办法,持续追踪,把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变为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对护理安全隐患及差错,要求做到“四不放过”:一是问题不清不放过,二是原因不明不放过,三是问题查实不处理不放过,四是整改措施不落实的不放过。【4】

2.1.2重视三无人员的病情处理,让急诊危重患者通过“绿色通道”进入医院就可享受到全程优质服务。

2.2规范工作程序及规章制度

根据我院急诊科的工作特点,完善了急诊科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急诊科护理工作流程、急诊应急预案等科室资料,并汇编成册以便参考使用。重点监督制度落实情况:随时对核心制度的执行进行抽查,特别是交接班制度、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制度、查对制度、急诊病人身份识别制度的执行情况。各项制度及流程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急诊护理人员各尽其责,严格遵守科室制度管理,其工作效能得以充分发挥。如2011年开始使用《急诊与病房转科交接记录单》等表格记录,防止急诊科与病房交接患者时发生隐患。

2.3加强对急救药品及设备的管理

2.3.1对科室的急救器材、药品、物品班班进行交接检查,做到“四定”(定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期消毒)、“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保证抢救设备完好率达到100%,时刻处于备用状态。制定保养维修、使用检查记录本,做到有登记。急救设备仪器都制定了仪器管理规范及发生故障时的应急预案,加强专业训练、规范操作,要求科室人员熟练掌握、正确使用,确保满足急救需求。

2.3.2为便于仪器的学习应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遗忘而延误抢救,我们为仪器绘制了简单的操作图,悬挂于相应的仪器上,简单明了工作学习都方便。

2.4.加强业务学习

制定急诊专科人员准入培训及考核计划,加大在岗培训力度。定时进行学习,每周晨会提问。结合本专业岗位工作特点,以班次为单位,以当日接诊典型病例为教案,采用讨论分析教学法,带着问题学习,提高专业培训的实效性。每年对全科护士进行心肺复苏考核以及急救演练。排班时根据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新老护士合理配置,高年资护士做好传、帮、带工作。要求急诊科护士在精通业务、熟练技术操作的同时,还要有预见性、主动性、独立性的素质。【1】

2.5.制定突发事件及急诊抢救预案

协调医院各部门的多方参于:急诊科设值班、一线、二线值班人员,随时处于应急状态。【4】当大批患者来诊时,值班人员应迅速通知院总值班,迅速启动医院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各就各位,进行抢救治疗。

2.6.严格按行为规范要求护理人员,就沟通技巧方面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培养护理人员对纠纷苗头的预见性,[1]当患者或家属表现出不理智的言语或举动时,值班人员相互配合,应及时呼叫总值班或科主任、护士长帮助解决,避免发生冲突。医护人员接诊患者后应及时了解病情,对于病人潜在风险向患者或家属进行详细交代,使家属在患者病情变化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避免纠纷事故发生。

3效果和体会

我科通过分析急诊护理风险存在的因素,积极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以来来,树立了风险意识,提高了自觉学习业务的能力,增强了工作责任感,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工作中易出现、常出现的问题,对有风险的事件做到“先知道、先告知、先预防”,【5】科室制定相应措施,真正达到防患于未然。病人的投诉和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但同时也认识到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上的缺陷,需要不断改进。

总之,急诊护理工作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强化法律意识、危机意识、质量意识、规范各种护理行为,保障病人安全,保障自我权益,[3]重视风险各环节中不安全事件的管理,正确化解并处理风险。

参考文献

[1]沈馨,沈艳君.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0):1257.

[2]向岚.推行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护士进修杂志,2005,20(5):405—407

[3]陈蓓敏.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3A):573-575.

[4]缪春勤.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7,21(1C):264-265.

[5]黄荔红,李小京,王红.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网络,提高护理风险干预能力[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9B):66-67。

[6]刘艮兰,杨丽凤,伍翊,等.我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8,9(8):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