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铁通信专业布线技术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关于地铁通信专业布线技术的探讨

王阔

中交机电工程局有限公司北方分公司天津300450

摘要:关于地铁通信布线施工,我们要认识到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巨大工程,在工程中我们需要整体性的施工。通信专业布线工程中的每一个施工细节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学会防微杜渐,保证地铁电缆的性能和技术指标不被微小的失误所影响。布线的过程一定要根据科学规范的操作指示去完成,确保地铁通信系统的可靠运行。

关键词:地铁;通信布线;可靠运行;

引言

此文章主要讨论了在地铁通信系统中的如何更好的实现布线过程和操作步骤,如何最终实现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

1、地铁布线的方式

1.1、快速安装维修

地铁像船只一样进行模块化的安装,不仅方便整洁,更加有利于以后的可操作性。当地铁在运行的过程中,其需要使用众多的设备,这些整合的设备缺一不可,因此一定要预留一些可维修的方式和空间。地铁的各种电路,通信方面的故障如控制电路、辅助设备电路和信号提示电路,在这些设备中一定要配备故障检测的信号提示设备。

1.2、安全性,可靠性

在城市轨道交通上大部分都是使用的动力分散型。管线的布局需要充分的考虑到车上乘客的绝对安全,必须要设定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各个电缆的售卖方或厂家一定要得到相关权威检测部门的认证,必须要达到高的防火等级,具备可长期使用的效果。具体的要求是电缆在遭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时,应当经受住一百二十五度高温的压力,达到低烟阻燃的要求,无卤、防鼠咬的要求,在外部压力的冲击下能够承担的住,不会过大的移动,并做到稳定和与外界的绝缘,所有这些电缆,必须要达到国家标准的BS6853的Ib标准要求。

1.3、地铁空间最大化

在通信布线布局安装设备时,电缆能否平直的安放,不会过多的曲折,运用模块化的建设方式,不仅仅能够缩短工作的时间,还能够更加经济的节约成本,但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我们要充分的考虑到机房的空间大小,因为地铁的目的就是方便人们的出行,越大的乘客空间,就越能够更多的方便人们快速出行,不仅仅是这些,还可以有效的为乘客创造更大的活动空间,不会使乘客有空间压抑感。更大的空间可以安放更多的设备,以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行,做到安全可。

2、布线时的技术要点

2.1、布局前的必要检查和防护

我们在安装电缆之前,需要对施工图纸和配线表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掌握,不同设备之间的不同电缆的型号、线束号、所拥有的数量和所具备的尺寸都需要根据配线表和配线图进行详细的校对。所有工作要以图纸为基础和依据。关于防护问题,当我们在铺设电缆之前,需要对电缆走向所经过的区域转角进行一定的安全防护,在易损伤的区域进行包扎防护措施,保障电缆的整个铺设过程安全。

2.2、通信专业施工

要根据地铁布线施工的图纸为施工标准,严格的依据施工前的功能和位置标签进行铺设工作,所有的电缆保持一定的安全间距。这个安全间距需要我们必须得到保障,高压电缆与低电压控制电缆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0.1m以上,低电压控制电缆与信号控制的电缆同样要保持在10cm以上,高电压供电电缆与信号控制的电缆必须保证要在20cm以上,还有,自滤波器的两端所出的电缆要保持在70mm以上的间距。如果以上的间距无法安全的保证,可以利用外部的金属管和金属板进行必要的隔离,做到施工达到设计的要求标准。布线施工的过程中,要保护电缆的平稳安放,不能有弯曲和与其他电缆进行缠绕的现象发生。每一根电缆都应该在其线槽之内,安放过程不能有拉扯电缆的行为发生,保证电缆安全运行。在电缆与线槽的接口孔,要保证进出时的线口光滑,并能进行有效的密封,防止外部物质的进入。保证设备箱与外界隔离。

2.3、电缆的捆绑和固定

电缆的捆绑和固定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位置,线槽的进出口,电缆的拐弯和分叉处,线槽的内部,都需要进行有效的防护。这就需要我们用扎带进行必要的捆扎和固定。每个扎带的间距要保持在30cm之内,最好做到电缆扎带之间的均匀分布,保证压力的分摊。扎带捆绑时不能过大的对电缆造成压力,防止压力的增加对电缆内部的变形损伤。在运用线卡的地方保证其不会过大压力的加紧电缆的外部,造成电缆外皮的损伤。位置整齐,紧密相连,彼此间的压力适当,这就是电缆在捆扎和固定时的要求。

2.4、线缆敷设后防护

完成电缆的铺设工作并且进行绑扎固定后,为了预防其他施工对电缆安全造成影响。可以加装防护设施,车辆临空铺设的电缆要保证线束整齐然后盘好并扎紧,可以利用白布带将其悬挂在车体上,保证挂点的稳固安全,保证电缆不能掉下而形成自身损伤,在悬挂线束时要保护离地面在一米以上,同时检查线束发生晃动时不影响到周围设备,不产生磨擦;进入电气柜和操作台不能悬挂的电缆,完成布线后,整齐电缆并盘好绑扎,用帆布包好电缆并加以覆盖,同时上面标志“严禁踩踏”字样,防止有人不知下面为何物而进行踩踏。在基本完成电缆的铺设工作时,对于电缆进入车体内的部位要给予一定的密封,可以有效预防灰尘、雨水等物质进入车内,在进行封堵时不但要严格依据规定进行封堵,而且还需应用防火物质覆盖电缆铺设过程中较为薄弱部位,保证电缆铺设的美观。

2.5、地铁通信工程的接口处理技术

由于地铁通信工程系统多样且复杂,各子系统之间有较多的接口。必须注重接口处的处理技术才能保证接口正常运转,避免接口不良的情况出现。在处理接口问题时,要根据接口处的数量、类型、相关通信设备、相关线路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谨慎处理接口问题,并需要对接口处理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规划,提高接口的处理质量,保证地铁通信工程的有序进行。2、地铁通信工程线路和其他系统线路之间的融合技术。地铁通信工程为了满足现代化社会对于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需求,就必须加强地铁通信工程线路和其他地铁线路之间的融合工作。在设计地铁通信工程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当地总体网络线路的基本需求,并且这些系统之间应该可以满足较为稳定的通信要求,以保证这些线路的正常运行。通过线路间的融合过程,还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资源利用率,有效避免资金和物资的重复浪费。

结束语

地铁通信的布线施工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认识到布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会影响到电缆的通信性能、整体接地性能、损耗等技术指标,如果发展严重则会引起设备的不正常运行,造成设备的损坏,所以在布线过程中一定要严格依据科学合理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才能实现车辆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温佳音.地铁列车线缆布线规范化设计探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8(05):17-20.

[2]王咏.地铁车辆底架布线模块化设计[J].机车车辆工艺,2017(06):19-20+25.

[3]赵军锋,赵景召.地铁通信系统的应用分析[J].通信技术,2013,46(01):47-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