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探析

/ 2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探析

夏明超

池州学院

一、引言

社会体育是指非职业运动员参加的,以强身健体为目标,以增进身心健康、社会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一种自愿活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是指相关从业人员为参与社会体育的各类人群提供相关体育技巧、知识咨询和协调、管理、组织活动赛事的正常进行的专业。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转变,人们在身体健康等方面的需求愈来愈多。在人们越来越注重体育锻炼的今天,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的体育指导与管理的专业人才是有必要的。

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相较于其他专业而言,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更高。然而在实践中,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阻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以及发挥。

1、教学过度依赖书本知识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规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为8-12学分,仅仅占专业课教育课程的10%。理论知识是社会体育与管理专业的支撑点,也是培养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理论知识的有效应用必须用实践能力去支撑。当前教师传授的相关理论知识,或多或少局限在书本知识层面,极少有结合现实操作去分析讲解的,甚至某些知识点诞生于十多年前,并不契合当前的社会现状。大部分老师缺乏专业相关的从业经验或者说对该专业认知缺少落地版的知识支撑,甚至部分老师的所有教学知识都是来源于书本,让他们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可谓是难上加难。

2、评价体系单一而且落后

我国普遍的考评机制是试卷考试,试卷考试在偏理论的专业确实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然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理论知识与实践并行的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是评价学生个人能力高低的核心标准,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两架马车,缺一不可。当前高校的教学评价中,侧重在学生的理论知识上,对实践能力缺少足够的重视。这一评价体系也导致了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轻视,当试卷考试成为衡量学生奖学金、保研、校级优秀生等相关荣誉评选的唯一标准的时候,学生肯定会减少对实践能力的练习。

3、实践场所稀少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培养实践能力的最佳方式只可能是实践本身,意思是实践能力只有在专业场所进行理论知识输出才能得到培养。事实上,学校给予学生的实践场所是极少的,学校所提供的寥寥无几的实习基地和学生自己寻找的普通实习岗位,远远无法给予学生最大的实践能力培养支持。因此学生在实践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某些矛盾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依靠学生自身去寻找一个合规的实习基地,并能完成面试进入其中,再到运用所学完成实践能力的练习,这一过程是极其艰难的。

三、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1、书本与实际结合,打造立体化教学课程

理论知识是尤其重要的,像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社会体育概论、社会体育管理、体育健身概论、中华体育养生……这些学科的熟练掌握,是区分一个体育爱好者和管理专业者的关键因素。理论知识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就是枯燥、难记、无趣,因此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时候,应该注意结合实际案例,紧贴时政热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摆脱枯燥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书本与实际的结合不止是学生学习效率加倍,当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遭遇某些疑难困惑的时候,前期教学上的知识可能带给他们更多的灵感和解决思路,可以说书本与实际结合,能让学生在未来的实践中有据可依、有理可用。

2、课上课下结合,打造综合性学生评价体系

试卷分数论高低是一种相对科学的评价方式,但是不适用于社会体育与管理专业。国内该专业排名靠前的高校,试卷分数仅仅占学生成绩的60%多,超过30%的部分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多设置实践类型的课程,比如为其两周的相关企业就业实习、社区体育赛事组织、知名赛事的志愿者……学校多设置课下实践课程,结合课堂理论知识,对学生评价取最公平的值,为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保驾护航。

3、加强校-企、校-社区的合作

学校应该多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体育类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多的体验到相关职业的操作方式。学校与企业加强合作,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企业的本质(获取利益最大化)非常直接,使得学生在企业中见习的时候,必须运用、结合所学的所有知识,去处理专业内相关的实际问题,而且相对学校来说,在企业中节奏快,工作强度大,处处都是实践,对其实践能力提升极大。另外,学校利用人们对学校的普遍认知,与各种各样的社区合作,开展各类体育运动,学生负责组织、协调、管理、知识培训、技巧讲解……既能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结语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既需要理论知识又需要实践能力,空有理论知识只是口号家,空有实践能力也只是一个体育从业者,只有二者兼备,才是一个合格的专业人。国家对体育指导与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唯有基础扎实,而又实践技巧突出人才可能抓住更多的机会,拥有更多成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赵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31):114-115+117.

[2]李平.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对策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16(05)

[3]刘志鹏.试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J].西部皮革,2018,40(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