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镜评估在宫颈环形电切术前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阴道镜评估在宫颈环形电切术前的应用

罗婕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目的:探讨在宫颈环形电切术前应用阴道镜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0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10例患者术中碘染色后行宫颈环形电切术,研究组110例患者术前行阴道镜评估、术中碘染色后行宫颈环形电切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阴道流液时间、残留率、宫颈粘连率、复发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阴道流液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残留率为1.82%,宫颈粘连率为0.91%,复发率为3.64%,对照组残留率为9.09%,宫颈粘连率为8.18%,复发率为4.55%,研究组残留率、宫颈粘连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宫颈环形电切术前应用阴道镜评估可使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阴道流液时间缩短,避免残留和宫颈粘连,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关键词】阴道镜;宫颈环形电切术;应用价值

近些年,宫颈癌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对女性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现阶段,针对宫颈癌患者,早期诊断并治疗其他癌前病变成为有效预防措施,即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疗[1]。宫颈上皮内瘤变可分成Ⅰ级、Ⅱ级、Ⅲ级,而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Ⅲ级得癌前病变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对于此宫颈环形电切术以出血少、操作简单等优势,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诊疗中应用广泛[2]。基于此,本文探讨在宫颈环形电切术前应用阴道镜评估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0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所选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且已婚已育,未绝经。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10例患者中,年龄最大为51岁,最小为26岁,年龄均值为(37.5±3.8)岁;研究组110例患者中,年龄最大为50岁,最小为27岁,年龄均值为(37.6±3.9)岁;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研究组患者术前行阴道镜评估、术中碘染色后行宫颈环形电切术,具体操作如下:于月经干净3-7天内进行检查和手术,经光电一体化电子阴道镜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以阴道镜术语(2011版)为准,对宫颈阴道部、阴道以及外阴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柱状上皮、磷状上皮、转化区、血管情况进行观察,尤其是阴道上1/3位置、前后壁、侧穹窿,对转化区类型进行记录,如果发现可疑病灶则行活检,记录检查结果。通过高频电波刀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切割功率、电凝功率分别设置为50-60W、35-40W,术前准备进行阴道镜检查,选择膀胱截石位,将宫颈暴露出来,并进行消毒处理,通过碘试验对病变范围及位置进行观察,与术前转化区情况及病变部位结合,选择适合电极进行切除,并行电凝止血,放入1块明胶海绵,标记和定位切除标本12点位,放入甲醛溶液(10%)中固定,送病理检查。

对照组患者术中碘染色后行宫颈环形电切术:通过碘试验对病变范围及位置进行观察,以病变范围为准确定所用电极,在宫颈10点位置用电刀切割,按照顺时针顺序在病灶外围5mm旋转360°,将病灶切除,深度为1.0-2.5cm,其他操作与研究组相同。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阴道流液时间、残留率、宫颈粘连率、复发率进行观察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中出血量及阴道流液时间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阴道流液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3讨论

近些年,外阴上皮内瘤变、阴道上皮内瘤变发生概率呈现出递增趋势,在女性下生殖道上皮内瘤变中,这两种疾病发生概率占比约为1%,阴道镜、阴道细胞学检查也对阴道病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3]。宫颈环形电切术是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的有效方式之一,宫颈环形电切术术前阴道镜评估可以对阴道及外阴进行仔细观察,尤其是阴道上1/3、穹窿部位,另外还可以对宫颈转化区情况进行确定。如果术中发现可疑病灶还可以进行活检,使外阴阴道壁可疑病灶及时被发现[4]。而以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为依据,术中碘染色行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患者,成熟磷状上皮富含糖原,被染成棕褐色,属于碘试验阳性。未成熟化生上皮、不典型增生上皮、柱状上皮、未成熟角化上皮均不含糖原,碘试验结果为不着色,为阴性,而阴道急性炎症、宫颈急性炎症均会对碘染色反应产生影响,所以术中仅依靠碘染色阴性面积、宫颈阴道部体积进行锥切,则无法确定切除的深度,且不能制定个体化的锥底面积,如果切除过多则增加术中出血量,若切除过少则会造成病灶残留[5]。当锥切深度在18mm以上时,宫颈锥切过程中则会对宫颈内口产生损伤,宫颈损伤受到多次刺激可造成结缔组织增生、宫颈口紧、降低弹性等,使宫颈损伤加重,远期可造成宫颈粘连等症状,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与之相比,在宫颈环形电切术前,通过阴道镜进行评估,可选择适合的电极进行切除,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方案,因此在术中出血量以及残留、宫颈粘连发生率均更低,由此可见在宫颈环形电切术前进行阴道镜评估非常有必要[6]。

结语:

在宫颈环形电切术前应用阴道镜评估可使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阴道流液时间缩短,避免残留和宫颈粘连,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定坤,宋林勇,陈涛,等.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对诊断宫颈病变的应用价值[J].中国性科学,2016,25(07):48-50.

[2]田雪梅,张银娥,于涛,等.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7,01(01):545-546.

[3]柴晓君.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J].临床研究,2016,24(04):122-123.

[4]李丽玲,黄建莲.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的病理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科学,2017,07(04):125-128.

[5]王凤梅.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对诊断宫颈病变的应用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2(01):48-48.

[6]袁倩.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病理检查对诊断宫颈病变的应用价值[J].系统医学,2017,02(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