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作用分析

徐进华

(连云港赣榆瑞慈医院江苏连云港222111)

【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内接收的280例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多排螺旋CT检查。对比病灶实质区域部分灌注参数情况。结果:(1)肝血管瘤HAF、HBF水平较原发性肝癌与肝脏转移瘤更低,MTT水平较原发性肝癌与肝脏转移瘤更高;(2)肝血管瘤以及原发性肝癌HBV水平较肝脏转移瘤更高;P<0.05,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3)但三组PS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效果较为理想,并且能够有效区分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多排螺旋CT;肝血管瘤;肝脏肿瘤

【中图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130-01

近年来,我国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长,而原发性肝癌则是临床上常见的肝脏肿瘤类型,患者临床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下肢水肿等,肝癌严重者可导致远处转移等恶性病变,危害极大。对于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患者来说,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临床中多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此类疾病,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内接收的280例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肝血管瘤85例,原发性肝癌112例,肝脏转移瘤83例;男157例,女123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6.5±18.5)岁。

纳入标准:(1)均经病理学确诊;(2)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3)精神意识障碍无法配合患者、临床资料不全患者不纳入本次研究。

1.2方法

本研究所选280例患者均行多排螺旋CT检查,检查前6h禁食禁饮,检查时采取仰卧位,管电压设置120kV,扫描厚度和间距设置5mm,螺距设置1.25mm,时间间隔设置5s,采用全肝灌注模式并将50ml碘对比剂碘海醇注入,后采用30ml生理盐水灌注,行全肝扫描,将扫描结果进行处理并分析[1]。

1.3观察指标

观察病灶实质区域部分灌注参数,包括HAF、HBF、HBV、MTT、PS等。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行SPSS20.0分析,组间独立、正态、方差等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仅在P<0.05时代表差异显著。

2.结果

2.1病灶实质区域部分灌注参数对比

附表中肝血管瘤HAF、HBF水平较原发性肝癌与肝脏转移瘤更低,MTT水平较原发性肝癌与肝脏转移瘤更高;肝血管瘤以及原发性肝癌HBV水平较肝脏转移瘤更高;P<0.05,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三组PS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是肝脏较为常见的疾病,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疾病或化学致癌物质等因素均可诱发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对于患者来说,早诊断早治疗意义重大。[1]研究指出,当人体肝脏出现硬化现象后会导致肝脏内血窦出现毛细血管化现象,使得纤维结缔组织大量增多,正常的肝细胞变化为结节样,最后恶化,引发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最主要方式,常见的例如多排螺旋CT,多排螺旋CT能够充分的显示患者体内的解剖结构以及肿瘤来源,三期增强反映出了患者体内恶性肿瘤细胞的高代谢,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并且多排螺旋CT可以用来区分肿瘤的性质,判断肿瘤是否发生转移或复发,从而为患者准确的制定治疗方案。

万一[2]研究报道,HBV升高主要是由于对比剂经过新生血管时,肿瘤内存在的对比剂量会随之增多,本研究结果显示,肝血管瘤以及原发性肝癌HBV水平较肝脏转移瘤更高,与之研究结果符合。提示肝动脉血流主要由PHC血液供应,因此加大了肿瘤处的肝叶,使得肿瘤区血管更加丰富,从而使得HBV升高。并且本研究中,肝血管瘤HAF、HBF水平较原发性肝癌与肝脏转移瘤更低,MTT水平较原发性肝癌与肝脏转移瘤更高,与李辉雄[3]研究结果一致。但三组PS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患者可采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不仅可以准确诊断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可以区分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汪春荣,沈比先,刘远健,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原发性肝细胞癌及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16,21(1):12-17.

[2]万一.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4):12603-12603.

[3]李辉雄.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9):1684-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