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减负增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1

立足课堂,减负增效

马存苓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马存苓河北省文安县第二小学065800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达到真正的减负目的,是我们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

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减负的理想课堂呢?下面,我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做法。

一、课堂是减负增效的主阵地

减负必须增效,这是当前人们对减负的共识。如果只是把减负机械地理解为减作业、减习题,那还只是停留在浅层次,是皮毛的东西。如果教师的教学水平没有提高,教学方法没有改变,仅仅是减少了几道作业题,那么只能是降低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把每一个40分钟高效利用,学生高效学习,这才是真正的减负。

在学习《太阳》一课时,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课堂上创设了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在学习课文之前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和质疑能力,让学生一边预习一边拿起笔把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录,然后让学生汇报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注意归纳总结学法的问题,并把笔记提炼成自学提纲。

3.为了让学生更加具体、形象地了解太阳和风、云、雨、雪的关系,我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本来枯燥乏味的知识变为生动、有趣的画面。

4.加强读中理解、体会、感悟。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朗读,倾听老师范读,然后让学生开火车读、同桌互读、分角色读、有感情朗读。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达到了主动发展的境界。

二、精讲是减负增效的关键

1.要想上课很精彩,必须课下不精彩。我们听名师讲课是一种享受,他们在讲台上挥洒自如、驾轻就熟,抽象的理论被他们讲述得津津有味,枯燥的知识被他们描绘得有声有色。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使每一节课都变成精品呢?在讲授《一夜的工作》时,我让学生熟读课文,找出能概括本文中心的句子,然后让学生围绕中心句自己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最后指导背诵。这节课结束后,我让学生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学生们写出的文章虽然各具特色,但都围绕中心句展开,真实、具体,人物特点鲜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要想课上讲得少,必须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在听课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越是会讲课的老师课堂上讲得越少,越是不会讲课的老师在课堂上讲得越多。这里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不会讲课的老师不能真正把握教材,不知道哪是重点、哪是非重点,只能像扫马路一样,柴草沙子一起扫。熟不知,这种做法恰恰掩盖了重点。(2)不会讲课的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只得泛泛地讲,其中有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师的讲解只能引起学生的厌烦。(3)不会讲课的老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喜欢满堂灌,什么都交代得非常清楚,唯恐学生不明白,不给学生自学和思考的时间。无论上哪一节课,课前我都认真、反复地备教材、备学生,研究教法与学法,预测生成,力争把每一个40分钟上得精彩。

三、参与是减负增效的保障

要想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就要千方百计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跟随老师的思路动脑、动嘴、动手。

1.巧设问题,让学生不断思考。要让学生动脑,就是要让学生积极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针对每一节课的知识内容设置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贯穿在引探、分析、总结规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针对问题去思考。只有引导学生沿着正确思路积极思维,把一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来,学生对新知识才能够记忆深刻,这样的课堂才能提高效率。

2.引领质疑,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们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这一重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第三段,猜一猜老师会给大家出一个什么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开始充满热情地读书、猜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自读、自问、自答,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搭建平台,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参与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只有让学生多种感官真正参与其中,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对于“人字形”线路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在突破难点的过程中,我先播放视频,让学生形象感知“人”字形线路,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充分感受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动手画“人”字形线路设计的示意图,最后每组选一位学生当小导游,介绍自己设计的“人”字形线路。这样通过看、读、画、说的方法很容易地解决了难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减负不减责,减负不减质。至于怎样改,用什么方式,应因人因内容、对象而异。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立足课堂,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精讲多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做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