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早期康复对儿童脑外伤的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评价早期康复对儿童脑外伤的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程祺

程祺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康复科青海西宁810007)

【摘要】目的:对早期康复锻炼对儿童脑外伤患者实施急救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评价早期康复锻炼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由PICU转入我科康复锻炼的儿童脑外伤患者中选取3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19例患儿采取常规的早期护理及自我锻炼,观察组中20例患儿采取肢体功能评估后实施早期康复锻炼护理,对两组患儿实施急救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前上肢活动能力评分为(15.27±9.54),下肢为(11.37±4.59);对照组患儿治疗前上肢活动能力评分为(15.17±9.12),下肢为(11.29±4.38);两组患儿治疗前肢体活动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分别为(24.85±12.57)、(14.18±3.74),对照组分别为(17.81±10.64)、(11.52±5.83),两组治疗后肢体活动能力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针对儿童脑外伤患者采取肢体功能评估并进行早期康复锻炼能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使患儿肢体的活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改善患儿生活状态,促进患儿康复,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锻炼;儿童脑外伤;肢体功能恢复;影响

【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336-02

脑外伤主要是指由外物造成的、头部肉眼可见的伤,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酿成较为严重的后果[1]。脑外伤会使脑组织受到损害,这种损害常会导致功能障碍的发生,而被造成局灶性损害还是弥散性损害决定了其功能障碍情况,不同的损害形式会引起不同的症状,局灶性损害会带来感官、运动等功能障碍,而弥散性损害则会对记忆、睡眠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的情况,其还常常会引发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碍[2]。尤其是儿童脑外伤,由于头部血量占了全身较大部分,而儿童血液本身较少,发生脑外伤后就会因失血过多而造成低血压、贫血的情况,甚至休克,而且儿童2岁前脑组织还是呈胶体冻状,容易出现挫伤、裂伤,从而易引起脑水肿,在外界因素影响下儿童的体温也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生高温或低温的异常情况[3]。本研究选取了39例儿童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性24例,女性15例,通过分为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早期康复锻炼对儿童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以为临床对该类患者护理措施的实施上提供参考,现将结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儿童脑外伤患者中选取3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19例患儿采取常规的早期护理及自我锻炼,观察组中20例患儿采取肢体功能评估后实施早期康复锻炼护理,观察组中男性患儿13例,女性患儿7例;年龄17个月~12岁,平均(6.7±5.3);对照组中男性患儿11例,女性患儿8例;年龄17个月~11岁,平均(6.2±4.8)岁;排除呼吸系统严重疾病患儿、四肢骨折患儿、脑部疾病患儿;所有患儿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并确诊为脑外伤,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上具有均衡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及自我锻炼。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以早期康复锻炼护理。早期康复锻炼的具体内容为:(1)护理人员在儿童发生脑外伤住院以后应对患儿脑部受伤严重程度、肢体的运动功能情况、心理状态及脑部神经组织功能等各方面经详细了解并作出准确评估,根据患儿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2)护理人员在早期应给予患儿肌肉按摩护理及肢体关节被动活动护理等有效的康复护理治疗,帮助患儿活动关节,上肢可进行肩外展等运动,下肢可进行髋关节内外旋等运动,以避免急性期间患儿发生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等不良情况;(3)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根据患儿病情情况及时给予患儿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药物等;(4)根据患儿情况给予患儿高压氧治疗,应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对舱内压力或吸氧时间进行调整。我科采用每次1小时,10天一疗程。(5)护理人员在稳定期应给予患儿肢体功能的康复锻炼,首先指导患儿尝试坐立,在其坐姿发生偏移后训练其正确调整姿势,然后指导训练患儿站立,使其能够保持平衡状态,再开始实施行走的指导训练,同时还需进行上肢的运动功能早期康复锻炼等,并逐步加大难度以促进患儿肢体功能的恢复;(6)给予患儿日常生活护理,对于年龄稍大的患儿指导其自己进行穿衣脱衣、吃饭洗漱等日常生活内容,患儿在自行处理日常生活事务时可充分使患儿肢体功能得到有效锻炼,促进患儿康复。

1.3观察指标

在患儿治疗前后采用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对患儿肢体功能进行评估,对患儿进行早期康复锻炼护理与常规护理的评分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前上肢活动能力评分为(15.27±9.54),下肢为(11.37±4.59);对照组患儿治疗前上肢活动能力评分为(15.17±9.12),下肢为(11.29±4.38);两组患儿治疗前肢体活动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分别为(24.85±12.57)、(14.18±3.74),对照组分别为(17.81±10.64)、(11.52±5.83),两组治疗后肢体活动能力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采用常规护理及自我锻炼与采用早期康复锻炼进行分组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肢体活动能力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充分说明了早期康复锻炼对脑外伤患儿肢体功能恢复的功效,通过早期康复锻炼不仅利于患儿的康复,还促进了护患之间的关系,利于护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汪生毅.40例小儿脑外伤临床特点及急救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33(5):2350-2351.

[2]王素珍.82例小儿脑外伤后患儿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医药与保健,2015,21(10):146-146.

[3]王海萍,张庆梅.小儿脑外伤术后病情观察和康复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7(22):44-45.

[4]马忠科,王文刚.48例小儿脑外伤并发癫痫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32(1):148-149.

[5]蒋尊柏,雷厉,颜强民等.小儿脑外伤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附32例临床报告)[J].中外医学研究,2010,08(19):8-9.

[6]刘进良,陈宇鹏,黄培昆等.56例小儿脑外伤临床特点与急救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9,31(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