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严相济,张弛有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1

宽严相济,张弛有度

尚琳

——班级管理心得

尚琳陕西省长武县昭仁镇初级中学713600

一、握紧“严格”指挥棒,挥手奏响奋斗曲

首先,我认为班级管理中还是要突出严。“教不严,师之惰”道出了“严”的重要性。“严”应是一种积极的思想主导,而不是过激的行为手段,班级管理中“严”应是高高竖起的思想行为指挥棒,绝不能让学生误认为是专制、严酷的电警棍。这就要求我们严得有力度、有尺度、有风度。所谓“严”要有“格”的限制,要成为引导学生认知、帮助学生获得、激励学生成长的强劲东风,要严中有情、严中有信、严中有章、严中有爱。

1.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制订严密的班级管理计划。奋斗目标是班级的灵魂和动力,班级管理计划是指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和谋划,是我们班主任每学期都要完成的工作。而我每学期在完成这项任务的时候是这样去做的:先制定一个目标——这学期我们班要从哪些方面取得什么成绩、期末考评必须得到什么结果,这个目标一定要实现,而其他所有的管理计划都得服务于这个目标。有了目标,再制定管理计划,你必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制定科学、合理、严密的班级管理计划帮助自己实现目标。

2.严明要求班级纪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主任针对学生特点,在班级中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我在班级管理中从课堂纪律、宿舍纪律、卫生等多方面按照学校的制度进行严格要求,并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班委会,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了量化管理,奖优罚劣,培养学生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意识,使学生自觉、规范地约束自己,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为其它方面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严格管教违纪学生。教育是塑造学生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对学生的错误置若罔闻,不及时批评指正的话,会使学生丧失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知标准。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是一种心理上的刺激和震动,是对其不良意识和错误行为的冲击,能唤起学生对自己不良行为的警觉,促使自己反思既往,中止不良行为,向着正确方向前进。有效的成功的批评可以改变一个人,将一个人引向成功,使其一生受益。

4.班主任要严以律己。“言教不如身教”,班主任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作用可以说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方方面面,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格力量的引导。教育是人学,是对人类灵魂的引导和塑造。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惟有如此,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

二、展开“宽容”真性情,竭力绘出爱心景

如果说“严”以奖惩制度为手段,那么“宽”则以肯定鼓励为表现形式。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促使学生自觉完成班级所规定的各项目标,“宽”是把对学生的爱护和宽容放在核心地位。

1.营造宽松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严明的班级纪律,不应该使班级成为一潭死水。学生在管理活动中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人;既是被改造的对象,又是改造者。如果没有一点自主权,没有一个发表自己见地的机会和场所,那么就会有丧失自由的感觉,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2.宽容地对待学生,尤其是对问题学生。十五六岁的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还不是很强,在其生活、学习的过程中犯点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如果学生动辄得咎、处处受罚,他的情绪一定会大受挫折,信心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殆尽。一旦整个人在精神上萎靡不振,就算有过人的智慧、才能,也将难以发挥;反之,如果用欣赏的眼光来看他,他会因受到尊重而振奋,甚至能够挖掘出他特有的潜能。对待学生,尤其是违纪学生,我们班主任要宽容、爱护,帮助他们分析违纪原因,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鼓励他们重拾信心。这样的教育效果会比单纯处罚要好得多。

3.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思维空间。如果班主任将学生的活动、思维时空仅仅局限于教室和宿舍,或书本和作业,那么会直接影响班级管理的质量。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表现不仅不会让我们感到欣慰,反而会成为不好的预兆。单一的形式会误导学生前进的方向,我们的急功近利极可能造成学生个性的泯灭。所以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思维空间,要鼓励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敢于说真话,力求有主见,善于去表现。

三、遍洒“爱心”教育花,收获“感恩”生命果

集体的标志就是要有凝聚力,有了爱就有了凝聚力,有了感恩之心就有了爱,所以平时的教育管理中,我经常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每每提起感恩教育,班主任老师们总会想到召开一次别开生面的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就是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感恩教育。我认为,召开主题班会只是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可以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的形式检验一下自己的教育效果如何,而大量的教育工作必须一点点的积累、一丝丝的渗透。

幼苗要茁壮成长,离不开具备爱心的辛勤园丁;要使一个班集体中的每一位学生都会做人、成才,离不开每一位班主任老师爱的滋润。只有想学生之所想,爱学生之所爱,急学生之所急,做学生之所求,给学生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才会自觉地、主动地投身到班级活动中。“爱”是一条贯穿于班级管理的永恒主线,更是一条提高管理质量的生命线,“爱”要贯穿渗透整个教育的全过程。没有了爱,教育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