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推进平安油区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2
/ 2

浅谈如何推进平安油区建设

邹志明刘小山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七采油厂保安大队745708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的石油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胜利油田针对油区点多面广,布局分散,原油生产地域广,链条长,风险点多,易受破坏、攻击以及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利益矛盾、合理要求与不合法方式等问题,不断加大“平安油区”建设的力度,坚持“打防结合、重在防范”的原则,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强化防控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油地共建共治活动,油区平安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油田企业;平安油区;建设

引言

平安油区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平安油区,对于保障油田企业生产秩序稳定,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建设平安油区更成为油田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标和努力方向。

1建设治安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多年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加大油区秩序整治力度,为石油企业生产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围环境。特别是进入2010年以来,油区办认真贯彻落实全区春季安全检查会议精神,充分分析油区秩序现状,不断壮大稽查队伍实力,与相关采油单位携手探索实践了“区块封堵,源头整治”的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油区秩序治理长效机制的建设闯出了一条新路。但是,由于受油区治安形势的严峻性和治安防范复杂性影响,油区治安工作还存在很多根本性问题,影响了正常的油区生产,制约了区域和谐建设,对治安长效机制建设提出了现实性的要求。1)零星盗窃石油行为,危害巨大,每年造成原油损失高达上万吨。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受巨大利益诱惑,油田企业特殊的自然环境给犯罪分子频频作案带来极大便利条件,窃油现象带有普遍性。对此,多家石油企业多次呼吁地方政府要切实加强对零星涉油事件的整治力度,特别是建议油区办要联合执法单位加大稽查力度,担负起为石油企业保驾护航的神圣职责。2)油井区域分布广且数量约有360口油井,治安防范相对存在很大难度。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油区办工作人员少,执法权限制,必须联合派出所进行联合执法。很多不法分子以经商为由,以偷盗为生,给油区的正常生产和区域社会治安稳定带来了很大治安隐患。造成油田生产物资被屡次被盗不止。3)要求把油区治安长效机制纳入建设和谐油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油区治安长效机制建设,来促进油地工农平安建设,进一步动员广大群众牢固树立维护油区稳定的责任意识,自觉做好维护油区稳定工作,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如何推进平安油区建设

2.1积极实施专项治理

加大与油地各方的协调力度,不断推进专项治理。推进管理占压治理。统筹企业效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发挥成员部门联动协作优势,完善管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油地协调,依法打击暴力阻挠治理管道占压的行为,切实实现治理无反复、新占零发生、完成计划不延期的目标。推进水电气管理。坚持管理与防范打击相结合,建立盗用水电气责任追究机制,严格考核责任盗用水电气案件,进一步规范转供单位的水电气管理,杜绝单位和个人对外私接水电气。针对治理难点,油地联合定期开展专项治理,做到打击与处罚相统一,盗用水电气案件明显减少。推进废旧物资管理。油地联合适时组织清查,规范收购行为,严格查验手续凭证、现场实物,做到装车前后点货一致、装车期间全程监控、出油区一路押运,堵塞倒卖油田物资通道。

2.2突出企地联防联治

地方党委、政府要建立责、权、利明晰的平安油区建设责任体系,将平安建设纳入考核,增强抓好油区治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田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在增进交流,增进互信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企地共建长效机制。通过建立油地联席会制度,加强双方协调,互通情况信息,定期研究治安形势,解决突出问题。要加强基层联防联治组织网络建设,成立县市、乡镇、村三级联防队伍,在重点区域设立油区警务室,推广“警务流动站”,充分发挥联防组织在巡逻防范,打击犯罪中的中坚作用。同时,还要结合油区治安状况,每年组织严打整治、集中治理活动,保持对不法分子高压态势,促进油区长治久安。

2.3规范生产治安“一岗双责”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厂、大队(作业区)、基层队(车间)三级群防体系,以一线生产岗位直接操作者和管理者为重点,明确群防职责和工作任务,促进“一岗双责”落实。基层单位严格落实内部防范、监管制度和岗位职责要求,发动员工对照岗位管理制度和所负责区域的巡检点,突出输油干线、高产井管线和观察井、停用井、报废井的巡井护线,防止打孔盗油和非法占压物现象。两级保卫部门坚持治安防范检查不断线,明确治安防范要求,发布内部治安情况通报,及时提出工作建议,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落实相关措施和工作制度。同时,将各级干部及员工的岗位职责和治安防范责任与经济责任制和岗位绩效捆绑考核,严格落实综治工作一票否决制、责任追究制,确保“一岗双责”制度落到实处。

2.4突出教育领先

在内保人员中开展“强体魄,明责任,提素质”大练兵活动,通过政治理论教育、体能训练、业务培训、建设一支讲政治、讲法纪,懂专业的专职队伍,在平安油区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大力推进普法教育,爱岗敬业教育,护油保产知识教育,增强岗位工人责任心,引导员工树立平安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参与思想,主动配合做好油区治安管理。大力加强油区法纪宣传,在油区周边村镇宣传平安建设政策,宣传国家关于石油天然气保护的有关法规,增强村民遵纪守法自觉性。

2.5推进“四个优化”,增强巡护实效

优化组织运行,坚持每天一分析、一布控,每周一小结、一调整,每月一评比、一考核的工作运行制度,研究盗油方式,分析作案规律,保障整治行动不间断运行。优化力量布控,坚持监控防范和传统巡护相结合,在监控区域形成以监控中心为指挥平台的“人机联动”防范打击力量,在监控盲区延伸传统的巡护治理方式,油区治安实现全面防控。优化油区巡逻,按照“力量跟着信息走”的原则,针对中午、后半夜等盗油集中时段,推行错时巡逻;为防止盗油分子盯梢,采取变化蹲点、更换车辆、往返巡逻、虚实结合等方式,提高巡护实效。优化抓捕战法,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分析研讨现场抓捕经验和实战技巧,根据井场道路环境的差异,采取“封堵要冲固守待援”、“赶羊入圈”等战法,提高抓捕嫌疑车辆的安全性和处置成功率。

2.6持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采油厂加强与所属地党委、政府及部门、村委会的联系合作,坚持和深化“送法进村、送法进校”等活动。采取上法制课、有奖问答、知识测试以及“爱油护油模范少年”评选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文明知法的行为习惯。针对成年人,通过印发通告、小册子等方式,对《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两高院司法解释》、《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等法律条文含义进行详细讲解,警示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同时,注重征地补偿、青苗赔偿、污染赔偿等油区群众最关心、最容易引发工农纠纷的利益问题,透彻讲解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规定,明白补偿(赔偿)标准、工作程序、处理时限,最大可能地减少村民误解,消除不满,努力营造和谐、文明的法制环境。

结语

总之,平安油区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強化平安油区的建设,就应该做好内保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好各级专职护油队的人员、岗位、责任,进一步实施好科技护油的方案,全方位提升油区的防范意识,积极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做好油地联防联治工作,彻底铲除盗油、盗物、销赃的渠道,确保油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新文“油公司”模式下的平安油区建设初探经济管理(文摘版)2015年1期.

[2]刘建忠关于强化平安油区建设的几点思考《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