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研究商荣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研究商荣锦

范丽杰晋爱华商荣锦

濮阳县水利局河南省457100

摘要: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促进了农业发展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农业种植管理的科学化种植发展,将节水灌溉技术引用到农田水利工程中能够促进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我国农业技术逐步成熟。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农业水利工程;应用

1农田节水灌溉的分析

1.1节水灌溉的含义。节水灌溉是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产品的一种农业高效用水的灌溉模式,是一项革命性的措施。发展节水灌溉在农业发展中是极为重要的,不仅可促进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还可促进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能有效地减少水资源的过量开采和不合理使用。

1.2节水灌溉的分类。采取措施减少灌溉渠系的水量损失;改进灌溉制度,调整作物布局,充分而合理地利用雨水、地下水,进行补充性灌溉,使一定的灌溉水源灌溉更多的农田。目前,常用的节水灌溉方式主要有喷灌和微灌。

1.3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科学灌溉是一直着力推广的灌溉方式,主要包括滴灌、微喷、渗灌、喷灌等现代化的灌溉方式。需要根据相应植物的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等做合理设计,制定相应的灌溉制度,适时、适量,合理灌溉。

2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

2.1在输水过程中采取节约措施

一是做好输送水渠的防渗处理。要尽可能多地使用防渗材料,充分发挥每种防渗材料的性能,使用干砌及浆砌块石、预制块等。二是如果发现渠道较窄,可用U型混凝土,这样就能使输水流量得到最大可能地改善,从而使水断面变小。三是提高灌溉渠道的防渗能力。选用合适的防渗材料,切实做好防渗处理。

2.2节水灌溉方法。

(1)微灌:现代农业生产中对于微灌技术的运用,常会涉及到的技术有滴灌、脉冲灌溉、微喷雾等。若参照微灌设备性能进行划分,又包括常压微灌和重力微灌;若参照灌溉设备的情况,则包括铺设于地下灌溉和地面灌溉。微灌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对作物灌溉水量消耗进行严格控制,其包含灌溉控制系统、水过滤系统、输水管道等结构。

(2)喷灌:选择喷灌技术则必须要结合相应的设备进行操作,一般采用的有加压水泵、动力机等,有时也可采取水自然下降的势能把水压缩在管道里进行田间输送,再经过喷嘴把水喷到空气中,最后再完整的布置在整个田里,为农作物提供水源。

(3)灌溉渠道防渗:灌溉渠道防渗技术通常包含混凝土衬砌、石头衬砌、浆砌、塑料薄膜材料防渗等。

(4)步行式灌溉:设备在拆装改进方面操作便捷,能够快速组装的灌溉设备组,运用于拖拉机实施灌溉。步行式灌溉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改善灌

溉效率,从根本上实现节水的目标。

(5)低压管道输水:使用低压管道输水技术过程中,常常采取的方式是对井内的水源实施提取,并且运用灌溉管道系统把水传输至灌溉区域内部。

2.3根据农作物生长阶段进行合理灌溉

一般农作物有4个生长阶段,每一个时期具有不同的需水量,所以需要对不同时期的需水量作出准确计算,以此实施分段式灌溉;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详细调查新疆地区每片灌溉区的土壤,明确不同农作物在不同土壤中的需水量,由此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灌溉。此外,还需要对农作物的生长需求、水分吸收情况,

分时间段对农作物进行灌溉,由此更好、更合理地运用水资源。

2.4完善农业节水灌溉的制度保障。

(1)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建立农民用水管水组织。让农民自愿选择正确的、适合自己的节水灌溉技术;在节水灌溉工程的投资上,应该采取政府扶助支持,建立节水灌溉专项资金,农民对不在政府计划内的灌溉区域自主投资;从管理和产权上看,凡是能将工程产权落实到户的,通过农户独有或规范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形式,将产权明晰到个体农户。灌区农民要通过成立灌溉用水协会,参与灌区制度改革和管理运行,增强灌区管理的透明度,让农民交明白水费。

(2)多渠道融资,加大投资力度。政府加大投资,企业助资,个人集资等,以这多种方式加大对大中型灌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对陈旧的无法运行的老设备进行重新改造。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实现灌区的有效灌溉面积,大力加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节水灌溉设备,并加大节水灌溉宣传力度。

(3)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灌溉发展计划。要进一步完善土地产权制度,保持现有土地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农民对节水灌溉工程投入的积极性。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灌溉发展计划,要因地制宜地采用管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3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积极应用管道输水、渠道防渗技术

为了降低水资源在运输过程中的浪费问题,农田水利工程应该积极应用管道输水、渠道防渗等措施,降低渗漏损失。具体来说,有条件的地区应该积极采用管道输水,减少传统灌溉形式存在的渗漏损失、蒸发损失问题。如果输送距离过长,难以实现管道传输,则应该考虑对渠道进行防渗施工,通过浆砌块石、渠道混凝土浇筑或腹膜等形式减少水的渗漏。此外,还应该考虑水渠的断面形态,应该尽量选择U行断面,尽可能的减少水的蒸发。

3.2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灌溉形式

农田灌溉形式的确定受到农田的水土条件、农作物类型等的制约,应该根据具体的灌溉情况进行灌溉形式的确定,选择合适的灌溉形式。更为重要的,应该考虑灌溉形式的经济性,不能为了追求节水而损害农业生产的经济利益。就此而言,产出效益高的作物,应该尽可能的应用喷灌或滴灌等投入较高的节水灌溉技术,以期取得更好的节水效果;对于产出效益偏低的常规农作物,还应以地面灌溉为主,可以考虑采用步式灌溉技术,膜垄沟灌溉技术等,将水资源集中到植物附近,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总之,在我国水资源极度匮乏的今天,大力推广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意义重大。在应对农业用水节水问题上,我们不仅要学会和创新节水灌溉技术,而且还要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采用不同的节水灌溉技术,这样才能实现节水最大化,才能有效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合理应用各种灌溉技术,可以保证灌水的均匀,并最大程度节约用水,并保持土壤的良好物理、化学性状,提高土壤肥力,获得加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喜龙.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思考探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8.

[2]麦热燕•肉孜.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南方农业,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