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肿胀治疗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肿胀治疗探讨

季欧袁荣霞刘中均

季欧袁荣霞刘中均(四川省骨科医院药剂科610041)

【摘要】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户外运动、竟技运动及交通运业的增加,创伤骨折病人呈上升趋势。肿胀是骨折后出现的常见症状,肿胀严重者若未能及时处理,可致骨筋膜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而肿胀常影响复位,亦是影响骨折不愈合的原因之一。因此,在骨折治疗中,除良好的复位及正确的固定外,尽快使其消肿是获得良好疗效的重要措施。通过对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肿胀治疗的研究现状分析,寻找探索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肿胀治疗的更优方法。

【关键词】闭合性肿胀软组织损伤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012-02

1目前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研究

1.1中医理论中医理论认为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后的肿胀是“瘀”所致,与气、血关系最密切,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人之气血,周流不息,稍有壅滞,即作肿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目前公认的基本治法是以气血论治,多用活血之法。因此,临床上多以活血祛瘀治疗,多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因临床上患者的体质、病程等因素的影响,常并不单纯表现为“瘀”,纯用活血之法,效果并不理想,故仍有一部分患者消肿效果不满意。部分临床工作者对骨折后肿胀从补气,健脾,温阳或从湿论治,均取得一定效果,说明创伤后肿胀的治疗不应只限于活血祛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云:“气伤痛,形伤肿”,“气无形,血有形,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先伤及于血,或血先伤及于气;先痛而后肿为气伤形,先肿而后痛为形伤气,气血两伤,多肿痛并见”,明确指出损伤之症多伤及气血,伤气则气滞,伤血则血瘀,气滞能使血瘀,血瘀能阻气行,以致病变为血滞于肌表而青紫、肿痛。骨折后肢体肿胀虽因病程、体质及感邪与否等导致不同的证侯表现,但其最终的基本病机均为气血瘀滞,脉络不通。

1.2现代西医医学病理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多发生于意外事故和运动时,导致局部损伤疼痛、出血、水肿、功能受限。现代西医医学病理对软组织损伤的认识则是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软组织损伤最初的机体反应是炎症,而炎症的核心问题是微循环改变。急性软组织损伤病理过程表现为:外力作用致使局部组织、细胞、小血管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组织出血血肿,出血停止后,坏死组织分解的产物造成局部小血管的扩张、充血,血管通透性增高,蛋白质、白血球渗出,形成淋巴管损伤性阻塞,渗出液不能运走;5-羟色胺的激活,以及缓激肽、IL-1等炎性介质的释放,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收缩,因而使血管内液体及蛋白分子渗出;损伤部位肥大细胞释放肝素,防止血管内血栓的形成,使炎症初期保持渗出的状态,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的缺氧使局部的氢离子浓度升高,加重了组织液中离子的解离,以及变质组织的分解,更加重了炎症区小血管继续扩张和渗出;接着就进入组织修复阶段,周围组织的间叶系细胞活化,新生毛细血管开始增生,坏死组织被粒细胞清除,胶原和毛细血管网形成,淋巴细胞和其他细胞渗出减少,局部被纤维蛋白及胶原替代,纤维母细胞分裂能力逐渐变弱,趋于成熟,损伤组织变成疤痕组织。

2目前治疗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方法及存在问题

目前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肿胀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归纳如下:

2.1中医治疗法过去,骨折早期肿胀的治疗,多见汤、散、膏药、熏洗等传统疗法。随着中药现代研究的进展,对其他治疗手段的运用也出现新变化,更符合临床实际。1.中药注射治疗,选用活血化瘀针剂,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及抗凝和溶血栓的作用。李今朝等应用脉络宁注射治疗100&有效;王坤正等[1]临床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新鲜骨折的消肿疗效,以9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中药内服治疗,李进忠等应用中药内服配合功能锻炼,中药内服疗效可靠,再配合功能锻炼,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血液流变及动力状态,防止局部肌肉萎缩,关节肢体僵硬,尽快恢复肢体功能。康志立等药用附子、肉桂、白术、干姜、茯苓、熟地、山药、泻、木瓜、苏梗、甘草治疗300例。上肢加桂枝、厚朴;下肢加牛膝、车子。消肿最快者2天,最慢者7天,300例功能均恢复正常。颜华等临床观察玉林三七伤药胶囊剂的消肿作用,总有效率达96.1%,且该药药性稳定,显效快,副作用小,明显优于对照组。

3.中药外治,韩立军等用医院自制的伤科促愈液湿敷患处,5d后肿胀缓解有效率达78.8%,10d后有效率达98.8%,且无明显副作用。罗大万等用自制红肿贴剂治疗323例骨折后肿胀,总有效率达89.7%。范吾凤等研制红花酊,进行踝部骨折肿胀疗效观察,发现红花酊组的踝部肿胀周径明显好于对照组和甘露醇组。黎旭军等[2]三黄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中的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等症状均有确切疗效,疗效优于使用万花油的对照组。明新忠等从乳香、没药、血竭、冰片、红花、艾叶、川乌、草乌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诸多药物组中提炼有效成分,制备成消疼液喷雾剂,临床观察208例患者,肿胀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效率达100%。4.中医理疗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还有很多有特色的治疗手段,如针灸、推拿、理疗、牵引等,推拿按摩具有活血化瘀,开通闭塞,疏通经络,滑利关节,运行气血的作用。通过手法松解肌肉粘连,软化疤痕,缓解肌肉挛缩,促进血液和淋巴向心回流,从而减轻或消除肿胀。

2.2西医治疗法目前,从文献中查到西医治疗方法较少,主要应用甘露醇利水消肿,双路芬酸钠等非甾体抗炎药物抗炎、镇痛,如扶他林等。

2.3物理治疗法物理疗法随着现在科学技术水平提高,诸如冷热交替、电磁效应、疗红外线照射等疗法,均可以促进肿胀局部的血运改善,祛瘀消肿。如采用CRAIS冷空气治疗仪,中药热敷与冷冻交替治疗肿胀,刺激局部软组织收缩舒张交替运动,从而改善血循,达到消肿目的。静电磁场能够产生感应电流,改变细胞膜电位,产生细胞去极化,增强组织通透性,促进肿胀吸收。如刘承霜等临床观察发现骨创伤治疗仪能促进血液循环,使骨折早日消肿。除瘀疗法《灵枢?小针刀》云:“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古人对恶血的研究,主张除之即放血。同理,骨折早期出现肿胀,无非是血离经不循常道,不散而形成恶血,所以通过除之,才能瘀血去,新血生,肿胀得消。古人说放血,逐瘀而使新血生,肿胀自消。张氏[3]等用血液循环泵,转移局部瘀血,再“泵”来新鲜血液,从而达到瘀祛生新,消肿止痛。

2.4综合治疗法综合疗法是应用两种以上疗法、互相配合,退肿更快、有效。多方法结合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可吸取各种单一治疗方法的长处,期望达到缩短病程、提高疗效的目的。已有很多人尝试了这方面的研究,将药物、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进行多种组合,疗效肯定。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很多学者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在继承传统医学精华的基础之上,一方面开发中药材新剂型,另一方面创新中医治疗方法,形成新的特色治疗。诸如中药材的剂型改变(例如胶囊、喷雾剂、湿敷剂、外贴剂等)、理疗、血液循环泵、骨创伤治疗仪等的临床运用。从目前研究的试验和临床效果分析,是成功的探索,值得我们借鉴并继续延伸。我院自制制剂“二黄新伤止痛软膏”组成为大黄、黄柏、延胡索、赤芍、白芷、川木香、芙蓉叶,血竭、薄荷脑、樟脑、冰片,辅料为海藻酸钠、甘油等,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的红肿勺热疼痛等。经数十年在临床中的使用,对创伤性肿痛疗效确切。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诉,目前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肿胀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并且能达到较高的有效率,多方法结合治疗,可吸取各种单一治疗方法的长处,期望达到缩短病程、提高疗效的目的。已有很多人尝试了这方面的研究,将药物、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进行多种组合,疗效肯定。但仍然面临肿痛消除时间较长(文献资料分析),影响复位和功能恢复问题;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肿胀的治疗方法虽多种多样,但目前尚缺少中药治疗的药物机理研究,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坤正,党晓谦,时志斌.丹红注射液对新鲜骨折愈合的影响[J].陕西中医,2007,28(4):431-434.

[2]黎旭军,马家富,自制三黄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07,30(6):35.

[3]张冰纯,刘沛珍,张瑞英,等.四肢血液循环泵治疗四肢骨折肢体肿胀的效果观察[J].现代护理,2007,13(8):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