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研究

马依努尔.艾买提布合丽其木.斯麦提

马依努尔.艾买提喀什地区维吾尔医医院邮编844000

布合丽其木.斯麦提喀什地区维吾尔医医院邮编844000

摘要:目的研究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到医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30例,并且根据心电图结果有或无ST段抬高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且两组的患者在病种、病情程度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根据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病情进行具体的对比分析,了解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结果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大多数都有糖尿病以及心绞痛的病史,并且患者大多数是高龄女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较为严重,并且以侧支循环为主;而ST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常出现胸痛和心律失常的、心源性休克等病症,冠脉病变以为单支主,两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主要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以及有反复心绞痛病史的高龄女性患者,并且冠心病病变主要以多支为主。

关健词: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治疗方法

由于非ST段提高性心肌梗死发生在高年龄患者中,且远期预后差,死亡率高,人们对其越来越重视。近几年,随着对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研究不断深入以及相关诊断技术的发展,其检出率逐年升高。本文对一段时间内到医院治疗的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了解其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到医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根据心电图结果以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对照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观察组有65例,对照组有85例。

1.2诊断标准

诊断患者是否是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标准主要是根据200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的标准[1]。

(1)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第一,患者会出现持续半个小时以上的缺血性胸部疼痛,并且在通过硝酸甘油的治疗情况下也没有缓减效果;第二,经过心电图检查发现相邻胸前导联或肢体导联中出现不少于2个ST段太高不小于0.1mV;第三,在心电图的检查中发现心肌损伤标记物等。

(2)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第一,在心电图检测中没有出现十分明显的导联ST段的典型太高现象;第二,部分导联动态ST段会出现水平或者下斜型压低,有时会改变T波冠状倒置;第三,有心肌损伤标记物会突然醒的升高,并且其含量会超过正常值2倍。

1.3方法

当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开始治疗以后,其应进行24h的心电图监护。

第一,医护人员在入住当天给患者进行每隔6h的心电图记录,随后几天每天记录一次。如果在监护的过程中患者出现心痛以及心律失常等症状,应该进行及时的记录;

第二,在患者住院的当天,其需要每隔6h检测其心肌酶的含量,然后在住院后的三天内每天进行一次,以后每三天检测一次,直到心肌酶的含量恢复正常为止;

第三,患者住院的十天内要采用Judkins法在患者的左右选择性地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第四,医院要对患者的血糖、血脂进行定期的检查,并且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

第五,住院后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心脏泵衰竭的症状,或者其心肌梗死的现象有没有扩展以及再次出现梗死的症状[2]。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础临床资料比较(%)

经过调查发现,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平均年龄(69)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平均年龄(65)岁,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相比,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女性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并且静息性胸痛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低,两组存在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

2.2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比较(%)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余药物使用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是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一种类型,其是引起全世界众多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不稳定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有时患者还会出现血管收缩的症状,从而导致血栓附着在血管壁上[3],引起冠脉血流量突然减少。

一方面,经过对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及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对比发现: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静息性胸痛和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不明显,这导致很容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从而使患者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同时,针对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其在Gensini评分、单支、双支和多支病变之间并不存在很明显的差异。在治疗情况来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血运重建和抗血小板药物的能力明显落后,但是其他药物对心脏性碎死或心律失常死亡存在很好的疗效。另外,经过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研究发现:大多数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主要发生在高龄妇女身上,其他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另一方面,对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采取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治疗,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血管以及冠状动脉的病变延伸,改善心肌功能,防止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及心脏性碎死的现象。

参考文献:

[1]ANTMANANBEDT,ARMSTRONGPW,etal.ACC/AHA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patientswithS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J].JAmCollCardiol2004,44(3):671-719.

[2]中国不稳定性心纹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95-304.

[3]康俊萍,马长生,吕强,等.非ST段抬高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人结果的比较[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11):1156-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