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穿刺时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

/ 1

静脉穿刺时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

吴彩文

吴彩文(广西中医一附院儿科广西南宁530023)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8-0225-02

静脉穿刺是治疗和抢救过程中的一项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占了很大的比例,静脉穿刺成功以否,对治疗效果及患儿、家属的情绪影响很大。而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的因素多数与患儿及家属的配合有关,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护理人员除了具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良好的素质及稳定的心态外,最主要还是患儿的配合及家属的理解,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们在静脉穿刺时采取了以下心理护理措施,收效甚佳。现介绍如下:

1针对不同的年龄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

1.1婴幼儿临床上一般我们对婴幼儿选择头皮静脉穿刺。当选择好静脉后,充分暴露穿刺部位,消毒完毕就嘱家属将有声的玩具摇响,听到响声的患儿注意力立即转移到玩具上,或嘱母亲及护士用“啊!、嗯!”紧握住诱导婴幼儿,使其注意力转移后,助手固定好患儿的头部,操作者迅速进针。

1.2学龄前儿童由于学龄前儿童的意志力、自觉性和自制力都较差,行为和情绪易受外界事物或环境的引诱而转移,他们可因其他患儿哭闹而哭闹,因其他患儿的恐惧而恐惧,进针时总是提出许多要求,因此,静脉穿刺的难度更大,临床上我们主要采取诱导、鼓励的方法,对主动配合穿刺的患儿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对紧张、恐惧的患儿,让他观看主动合作患儿的穿刺,用榜样的力量使他们鼓起勇气,这样穿刺就能顺利完成。

1.3学龄期儿童学龄期儿童一般都有一定的意志力、自制力及自觉性,大部份已懂得道理,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在静脉穿刺前,可以对患儿讲解一些静脉穿刺的有关知识,静脉穿刺的目的及重要性,鼓励他们勇敢地配合护士进行静脉穿刺。

2使用语言技巧

在给患儿静脉穿刺准备工作时,我们对患儿进行一些辅助性的语言、安抚:如“宝宝:乖,不要动,阿姨给你擦点药,阿姨轻轻的给你打针”,穿刺时,将针头迅速刺入皮下,此时,患儿虽然感到疼痛就会挣扎,你及时地对他说:“好了,打好了”,你别动!阿姨给你贴上胶布。经这样一说,患儿真以为打好了,全身紧张的肌肉松驰下来,趁此机会,你用最轻巧敏捷的动作将针迅速刺入血管内,利用使患儿产生错觉的语言技巧在临床中收效很大。

3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现在的患儿大部份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及家属视其为“掌上明珠”。住院时除了希望患儿早日康复外,最普遍的心理就是希望护士打针时能一针见血地穿刺成功,当护士要将针头刺入患儿皮肤时,家属的心情特别紧张,无法配合护士穿刺,护士应在进行静脉穿刺前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其了解静脉穿刺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如果一针未能成功,家属就很烦躁,开始埋怨护士,怎么搞的,要看清楚再打,等等之类的话,针对这种状况,护士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请您别急,我们心情也一样,也希望一针成功。而且护士还必须具有和蔼、亲切的态度,耐心、稳重的形象,才能使家属产生信任感,配合完成静脉穿刺。

4体会

要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护士除了要有优良的服务态度外,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巧,动作轻巧、果断,并且根据不同年龄患儿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用儿童易接受的语言,与他们交流,象对待自已孩子一样,鼓励、关心、爱护他们。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才能顺利的配合完成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