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研究进展及保护利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金线莲研究进展及保护利用研究

欧阳衍飞

广东大承健康产业有限公司516300

摘要:金线莲又被称为“金丝草”、“药王”,具有极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本文就金线莲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和保护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金线莲;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保护利用

金线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滋阴去火、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等多种功效,适用于不明原因所引起的发烧、泄泻、肿痛等,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1]。金线莲多用于高血脂症、糖尿病、乙肝等常见疾病的治疗,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金线莲的药用价值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2]。但研究指出[3],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破坏和人为过度采挖,野生金线莲已濒临灭绝。因此保护和开发金线莲资源已刻不容缓。本研究拟对金线莲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和保护开发利用金线莲提供参考。

1金线莲的化学成分

金线莲主要含有多糖、黄酮类、糖苷类、生物碱、酯类、甾醇、三萜类和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其中多糖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侵蚀、降血脂血糖等作用。国内有学者采用超声法提取金线莲多糖,经分析显示其是分子质量分布均一组分[4]。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含量是用来衡量金线莲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对金线莲(福建产)粗提取物正丁醇部分纯化分离后可得到5个黄酮苷类化合物[5]。蔡金艳对金线莲中的挥发油进行分析鉴定后发现其中的挥发油成分以脂肪酸为主,占挥发油总量的94%以上,此外萜类化合物占1.72%,芳香族化合物占1.17%,其他占0.08%[6]。朱善岚进行活性成分分析后发现金线莲含有石杉碱甲(含量为0.00234%)和乌头碱(含量为0.00476%)等重要药理活性物质[7],该研究提示金线莲可能在镇痛和抗阿尔茨海默病等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此外,有研究发现金线莲含有β-谷甾醇、麦角甾醇、豆甾醇等天然醇类化合物[8]。

2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

金线莲现已被证实具有保肝、抗病毒、降血压、抗氧化、降血糖、改善骨质疏松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其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和肿瘤等疾病的应用价值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在临床应用方面,刘政芳[9]等采用复方金线莲口服液对乙肝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发现治疗后8周和12周治疗组HBV-DNA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应用该药对HBV-DNA转阴有显著效果。李芹[10]等以65例手足口病口腔疱疹患儿为研究对象,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金线莲喷雾剂喷口,对照组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口腔,结果显示治疗组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证实金线莲喷雾剂外用对手足口病所引起的口腔疱疹有良好效果,可能与该药具有镇痛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有关。颜耀斌[11]以120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金线莲联合一种抗生素治疗,对照组给予两种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根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金线莲在Hp感染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陈学香[12]等以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金线莲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治疗,均治疗1个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组毒副反应较少,患者依从性、耐受性和用药安全性较高,表明金线莲是治疗老年高尿酸血症的理想药物。此外,动物实验研究证实金线莲在抗癌、降血糖、抗氧化、降血压和提高免疫力[13]等方面均可发挥一定作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3保护利用

近年来,受生态环境改变、超强度采集等因素的影响,野生金线莲资源锐减,其总量亦呈逐渐减少趋势,因此对野生金线莲资源的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14]。

应严格保护现有金线莲资源,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除已出台的国家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之外,各地方也应出台具体的保护管理措施,尤其是针对部分收购者的管理办法。此外,还应将兰科植物纳入《中国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名录》并公之于众,以打击破坏兰科植物资源的行为。还应鼓励发展金线莲人工养殖,以满足市场需求,缓解野生资源的压力。最后,还要加强科学研究,努力扩大资源量,创造并开发出优良品种,以保证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杭颖,杨秀鸿,李增富,等.微波辅助法提取金线莲总黄酮工艺及地栽阶段总黄酮含量动态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2015,32(2):58-63.

[2]林佩莉.金线莲的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J].海峡药学,2014,26(10):89-91.

[3]刘辉辉,沈岚,毛碧增.金线莲化学成分、药理及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药物生物技术,2015,22(6):553-556.

[4]张锦雀.金线莲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其抗肿瘤活性[D].福建:福建医科大学,2010.

[5]关璟,王春兰,郭顺星.福建产金线莲中黄酮苷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5,36(10):1450-1453.

[6]蔡金艳,张勇慧,吴继洲.药王金线莲挥发油及石油醚提取物的气相色谱-质谱-数据系统联用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550-1553.

[7]朱善岚.金线莲活性成分的分析[D].福建:福建医科大学,2010.

[8]杨秀伟,韩美华,靳彦平.金线莲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药材,2007,30(7):797-800.

[9]刘政芳,李芹.复方金线莲口服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临床观察[J].福建中医药,2008,39(5):3-4.

[10]李芹,周文,刘路.金线莲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临床观察[J].福建中医药,2012,42(3):9-10.

[11]颜耀斌.奥美拉唑联合金线莲治疗Hp感染60例临床观察[J].福建中医药,2008,39(2):11-12.

[12]吴岩斌,张秀才,易骏,等.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不同基源金线莲多糖的单糖组成[J].中国药房,2015(15):2116-2119.

[13]许丹妮,马玉芳,李健,等.金线莲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田.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2(5):536-538.

[14]鲁成巍,冉景丞.金线莲研究进展及保护利用研究[J].农技服务,2010,27(8):1040-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