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1

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高志芳

高志芳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店塔中学719300

摘要: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对作业的批改,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改善自己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课后作为个体学生进行学习和感情交流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业布置批改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往往是重视课堂用语而忽视作业评语?翻开学生的作业本,看到的多是简单的对、错符号或分数或等级.几乎没有评语,至多是千篇一律的OK或Good。许多英语教师改进教学,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测验考试上,却想不到花点时间用在学生的作业评语。学生课堂学习的的掌握程度要通过作业来练习和检验。作业是师生交流教学信息的一条重要渠道,恰当地布置与批改作业,能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有着重大的意义。那么,如何有效地规范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笔者就此谈谈看法。

一、作业布置上的“三性”

笔者认为,在布置作业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1.针对性

英语作业按其类型可分为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按其形式又可分为听力作业、口语作业与书面作业。除借助课堂讲授以外,教师还要借助作业来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

2.层次性

教师在完成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后,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布置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指题型)、题量适中(指大、小题目数)的同步作业,对学生个体层次和知识层次要分析并加以区别,不能搞“一刀切”。教师要通过自己精心设计或选编的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3.时效性

作业不仅是单位时间内教学内容的延伸与补充,而且是对某一阶段内重点知识的巩固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因而它应具有时效性,即教师布置的作业应以强化和巩固当堂或一单元内所授重点、难点知识为主,不宜有过多超前或滞后的知识内容。这样学生才能明白每次作业训练的主旨,才能完成得轻松、愉快、有成效。

二、作业批改中的“俩结合”

如果说教师盲目布置练习会将学生带进“题海”的话,那么教师对作业采用“包办式”的全批全改,不仅会消耗教师本应用来钻研大纲和教材的大量时间,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批改只重结果(对,错)而忽视过程(错误的原因)。

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一局面,在进行作业批改时,可采用以下方式:

1.“粗改”与“精批”相结合。我们常听到许多师生抱怨“作业难改”、“作业难做”;看到许多“学生忙着写、老师忙着批改”的情形。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作业的布置与选材缺乏科学性与针对性;二是教师对批改作业的技巧缺乏探究,将每次作业盲目地全批全改,而收效甚微。如果对某些作业“粗改”与“精批”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弊端。如何“粗改”?就是对那些由要求“一会”、“二会”(甚至有些含有“三会”)的词汇、句型和交际用语构成的复习性练习,仅给予对、错评价即可(甚至可依据学生水平层次抽取适量样本进行批阅)。如何“精批”?就是对那些由要求“三会”或“四会”的词汇、语法或交际用语构成的各类强化、巩固性练习,批阅时不仅要给予对、错评价,而且还要对于学生写错的予以更正并指出错误原因,同时教师自己还要写好阅后记。“粗改”与“精批”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使教师在讲评练习时做到有的放矢,而且能使学生知晓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并做到“对症下药”。

2.学生“自改”与“互改”相结合。教师“包办式”的作业批改方式,往往使学生产生惰性,这是应予以扭转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对某些作业的处理,可采用让学生“自改”与“互改”相结合的方式。何谓“自改”?就是对那些题型单一、要求层次较低的练习(如单词拼写、句子填充或句子结构转换、判断正误等),教师可让学生对照标准答案进行订正。怎样进行“互改”?就是对单元内由“三会”、“四会”内容构成的练习(如补全对话、完成句子、语言运用等),教师先作必要的重点提示,然后让学生交换作业根据提示互作批改(也可以在讨论中进行)。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对那些学习兴趣不浓、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当面辅导批改(这样还可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扫除学生思想和学习上的障碍,激发求知欲,有利于“转差防差”,从而避免大面积地两极分化)。最后再由教师对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错误,集中评议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掌握纠正的方法。“自改”与“互改”的批改方式,不仅反馈及时,而且更重要的是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总之,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声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教师可以从中得到教与学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掌握的程度;学生可以从作业检测中了解自己对所学内容掌握的程度。同时也有利于调整教学内容的进度;学生可以从作业检测中了解对所学内容掌握程度,确立新的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式方法,取得更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