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建立科技示范户的利弊谈

/ 2

依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建立科技示范户的利弊谈

杨霞,张巧利

摘要:本文对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的管理过程中依托项目建立科技示范户的工作进行了总结,进一步认识了依托项目建立科技示范户的积极作用,分析了目前该项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科技示范户的建立、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科技示范户;农业科技项目;农业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G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11)03-0059-02

农村科技示范户是开展农村科技示范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向广大农民群众普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村群众性科普网络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1]。天津市借鉴农业部科技入户项目的成功经验,依托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重点强调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科技示范户的建立工作,把一些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以科技示范户为突破口,通过以点带面,逐步辐射推广,从而将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落到实处,促进农业增效,真正实现农户受益、农民增收。

1依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建立的科技示范户现状

据统计,目前正在执行的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在本市已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户3255户,涵盖了设施农业、蔬菜、农作物、林果、畜牧、水产、农业工程、农业生态、农产品产后加工等各个产业,这些示范户分布在天津市涉农的12个区县,144个乡镇,842个行政村,带动周边农户10.1万,累计取得经济效益18.8亿元,真正起到了其星火燎原的成效,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依托项目建立科技示范户的积极作用

2.1建立科技示范户可以促进项目落到实处

在签订的项目合同里,明确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科技示范户的建立任务。改变以前项目的完成指标中只是简单对示范推广面积的考核,将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面积通过科技示范户的建立情况来反应,重点考核科技示范户的建立情况,使考核指标更具体,进一步督促项目的认真落实。

2.2科技示范户成为农业项目实施的有效载体

科技示范户就是技术人员的推广基地和试验田[2]。技术示范前后,示范户的增收情况可以直观考核科技成果成效。科技示范户作为项目实施的平台,科技成果的接受对象,一方面参与实验示范的日常管理,配合项目组圆满完成项目示范;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增收致富,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扩大项目实施范围,加大项目的影响力。

2.3科技示范户的建立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

在农村选择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户,进行重点扶持,以示范户带动广大农户,是科技与生产结合的有效形式,是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有效途径。建立科技示范户有利于解决农业科技与农户生产经营脱节的问题,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科技示范户的建立使农民更为便捷的获得先进实用技术,科技工作者把农业科技成果送到千家万户和田间地头,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支撑推动作用[3]。

2.4科技示范户的建立提升了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科技入户工作不仅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及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新时期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4]。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活、投入不足、渠道不畅、手段单一,科研、教育、推广各环节缺乏有机联系。这种状况不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机制和有效途径,提高科技成果的入户率和到位率。科技示范户的建立可以促进农业技术人员与农户建立稳定而长期的联系,调动农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焕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生机与活力,增强有关单位技术推广的能力。

3依托项目建立科技示范户存在的问题

科技示范户是落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有效模式,但从目前尝试的依托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建立科技示范户工作看,科技示范户的建立对优秀成果的转化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3.1科技示范户档案管理具有很大难度

单个项目建立的科技示范户不是局限在某个区县或者乡镇,有可能遍布我市涉农的各个区县,若把科技示范户档案归入单个项目管理,某个区县或乡镇的示范户情况难以掌握。但若以区县或乡镇为单位划分,又需要人工去分拣所有示范户信息登记表,这样不仅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而且再以示范户为指标考核单个项目也比较困难。

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个科技示范户可能需要多次填报信息材料,比如,在落实科技示范户、中期检查、项目结题的多个环节,这就出现单个科技示范户可能重复报表。因此,每个科技示范户建立一套档案,科技管理人员收集项目执行过程中填报的所有信息登记表,在科技示范户档案的校对、整理、归类、管理方面就显得比较杂乱。

3.2科技示范户存在重复统计现象

由于科技示范户是通过项目建立,统计,不同项目将同一个农户作为各自项目的科技示范户的问题不可避免,所以就存在着科技示范户重复统计、累计建立的情况。

3.3不能动态反应科技示范户的情况

依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项目建立科技示范户,对于项目技术人员进行入户指导的中间过程不能及时反应,科技示范户的技术示范效果无法随时掌握。科技示范户信息登记表只能反应示范前后的收入情况、增效情况、具体示范技术名称情况、示范面积等信息,至于科技人员入户指导的过程不能通过信息登记表来反应。

3.4依托科技项目建立科技示范户不具有长效机制

项目的实施具有时限性、不确定性,所以依托项目建立的科技示范户具有不稳定性。项目执行过程中,也可能会调整科技示范户,所以单个项目的科技示范户随着项目的进展动态变化的。同时,也是最只要的一点,科技示范户随着项目的结题验收而无从考证,不能继续从其收集示范户相关信息,继而就失去其实际意义。

3.5科技示范户分布不均衡

目前,从科技示范户信息统计来看,部分乡镇科技示范户比较集中,但有些乡镇还没有科技示范户的分布,仍然存在着“技术进不来”的现象。

4科技示范户实施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科技项目成了农户接收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无论是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还是未来农业的发展需要,都对科技示范户的实施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示范户的培养显得十分关键。结合实际工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4.1实行科技示范户的信息化管理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项目管理可以突破地域、时间和范围的限制,能够提供实现信息共享和提高效率的解决方案[5]。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在线填报,即时录入,对项目的实施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收集汇总科技示范户的信息,便于示范户的统计管理,同时能够增加科技示范户的重复筛查功能。

4.2探索新的建立科技示范户的工作模式

改进现有依托科技项目建立科技示范户的工作模式,由各行业局,或者各区县科委(农委)负责本行业、本区域项目的科技示范户的建立工作,这样建立的科技示范户具有唯一性,并且责任明确,可以兼顾科技示范户在地区分布的均衡性,加大了农业科技信息的宣传和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使更多的农户参与到农业项目的实施中来,成为先进技术的直接受益者。

参考文献:

[1]边全乐.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与方法的创新[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964-5968.

[2]董桂才.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特区经济.2006(9):213-214.

[3]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农科教发[2004]8号.

[4]安凯春.做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思路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5,11(4):14,43.

[5]石英,刘培云.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建设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8):5-6.

AnalysistheMeritsandDemeritsofSettingUpSci-techModelHouseholdBasedonProjecton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TransformationandPromotion

YANGXia,ZHANGQiao-li

(Depart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TianjinAgriculturalUniversity)

Abstract:Summinguptheworkingofsci-techmodelhouseholdduringprojectmanagementon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achievementtransformationandpromotioninTianjin,positiveeffectsofsettingupsci-techmodelhouseholdbasedonAgriculturalprojectswereknownmuchbetter.Throughanalysis,thequestionswerefound.Atthesametime,somesuggestswereadvancedtoimprovescreeningandmanagementofsci-techmodelhousehold.

Keywords:sci-techmodelhousehold;agriculturalproject;popularizationofagriculturetechnology

作者简介:杨霞(1978-),女,甘肃平凉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科研管理方面的研究。

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科技处,天津邮编30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