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医养结合与老年健康管理服务的新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探索医养结合与老年健康管理服务的新模式

郭常松田京发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北京100139;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北京100710)

[摘要]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对“老龄化与健康”问题予以了持续关注,且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已成为需长期照护的主要服务对象。而如何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问题已成为我国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本研究通过对医养结合与老年健康管理服务的新模式展开进一步探索,以为我国老年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的创建提供思路。

[关键词]医养结合;老年;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需求不断增强,致使生育率逐渐下降,进而使多数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1]。全球正面临着养老及健康服务体系建立的严峻挑战,因此整合养老服务、现有医疗服务、长期照护服务等资源以促使养老与健康服务模式的创建显得尤为重要。

1研究背景及意义

老龄化趋势被形象比喻为“银色浪潮”,这股浪潮正席卷着全球,且已成为当今人类需共同面临的课题。自上世纪进入老龄化社会开始,我国目前已处于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而在应对该过程时,健康为最核心的问题。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人均寿命高达75岁,而健康预期寿命为68岁,这其中意味着老年人有七年时间与疾病相伴[2]。同时老年人群对于健康需求远高于普通人群,因此为老年人提供全面、适宜的医疗服务并加快对老年健康服务管理模式建立已刻不容缓。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内研究现状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亿,且在未来20年将以年均1000万增长速度持续上升,到本世纪中叶,预计老年人口将高达4.7亿,其中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可达到约3750万,我国将迎来老龄化高峰期[3]。2005年“医养结合、持续照顾”概念首次被提出,经过10年左右的发展,学界认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可通过在养老机构设立健康服务平台、在医院设立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间展开合作三种途径实施。总而言之,目前对于医养结合与老年健康管理模式的探索大多在于机构养老功能的提升,但受经济条件限制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大部分老年人选择在家中度过晚年。因此,在健康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健康照护与居家养老占据非常重要地位。

2.2国外研究现状

因发达国家较早的进入老龄化社会,对于医养结合与老年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也相对较早,但不同国家在探索过程中均融入了长期照护的内涵与概念。美国长期照护的特点在于通过政策支持,向老年健康管理服务机构提供优势资源;澳大利亚老年健康保障体系由护理院护理转移到家庭与社区护理;日本作为全球老龄化国家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医养结合与老年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主要包含老年福利中心、日间照护中心、老年公寓、养老院等,其共同点在于将居住在本国40岁以上人口均纳入到长期护理保险中。通过以上国家医养结合与老年健康管理模式总结的经验可发现,政策支持与完善的法律制度可为长期照护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3研究评述

经国内外研究发现我国对于失能老人养老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案包括政策创新、医养结合等,但未形成一套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发达国家对于失能老人机构养老的实践较为成熟,具有参考价值[4]。

3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医养结合与老年健康管理模式实际上是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融于健康管理服务中,是针对于老年群体的个性化健康管理,可为其提供从医院到社区再到家庭的全面管理服务。该模式的服务特点包括在医养结合中融入长期照护理念、将养老模式发展为健康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范围等。一方面,服务体系的构建还应包含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用健康支撑,结合互联网+健康保险+人工智能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等模块;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对养老院、老年康复中心、日常照护中心等服务机构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并鼓励其虚心学习以提高专业水平。

4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发展的对策建议

4.1构建医养护一体化协调机制

虽然目前卫生部门负责医养护健康服务的实施,但在面对居家照护、机构养老等后续服务跟进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从人才、组织、财政等方面予以强有力保障,内部协调应将指标的实现与服务的发展纳入社会发展与考核目标,并作为重点治理内容予以推进,外部协调要求上级医养护相关部门与基层政府间理顺关系,并争取获得上级部门的支持,以为医养结合与老年健康管理服务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

4.2建立主体协同发展供给体系

医养结合与老年健康管理服务的实施需将社区资源进行整合,以构建由政府到市场再到社区的多主体协同服务供给体系[5]。政府不仅需要加大对健康服务项目的财政投入力度,还应进一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以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此外,还可通过补贴、减免税费等手段鼓励社会积极开办养老机构,以推进社会、企业及政府间的跨界合作。

5结语

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制约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健康老龄化为我国重要的任务之一,而设立老年养老机构、整合养老与社区医疗资源等已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发展健康服务业与养老服务业的有效途径。因此,医养结合与老年健康管理模式的实施可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减轻养老所带来的社会负担,进而提升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6]。

参考文献

[1]张海悦,王志伟,刘嘉吉,等.某县中医院医养结合服务SWOT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7,33(06):459-462.

[2]铁月刚,褚艳霞."医养结合"模式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06):85-86.

[3]陈洪珠,仇燕青,陈瑛,等.医养结合模式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内容探讨——基于上海市嘉定区医养结合服务内容供需方调研[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4):2948-2954.

[4]杜超,张梅奎,严云卷.院校合作探索医养结合养老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7,33(06):457-459.

[5]黄素芬,黄菲菲,龚国梅,等.泉州市社区空巢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17,31(20):2517-2520.

[6]丁小燕,沈蔷,卢艳丽,等.“医养结合”专家主题研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3):4028-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