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士的心理压力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ICU护士的心理压力调查分析

许焕如

许焕如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510000)

【摘要】目的: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危、急、重患者抢救治疗的重要场所。评定ICU护士在工作中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保障ICU护士的心理健康,提高护理管理作为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本院重症医学科50名护士,按一定类别进行中国压力源量表进行压力源等级评分测试及SCL—90问卷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国内常模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广医一院压力源与多种因素有关,由中国压力源量表可见主要压力来自临床护理工作方面,另有多种社会因素影响。结论:ICU护士心理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应引起护理管理者关注,管理阶层应对护士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以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

【关键词】ICU护士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8-0310-02

重症监护室(ICU)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该监护室护士,即要具有重症监护室护士的技术全面性,又要具有较高的专科理论知识水平及临床实践经验。同时要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因此,ICU护士应高度重视心理问题,加强自我疏导意识,达到减少对自身的危害的目的。作为从ICU护理工作多年的护士,因此对本院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心理状况调查极具代表性。本研究采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依据调查护士的心理状况,为护理管理者采用适当的措施保护护士的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与调查方法

1.1对象随机抽取重症监护室护士50名,其中女性45名,男性5名;按年龄分类为25岁以下5名,26~33岁34名,33岁以上11名。工作年限1~21年,其中15~21年9名,5~15年25名,5年以下16名;中专学历5名,大专学历20名,本科学历25名;护士15名,护师30名,主管护师5名。

1.2方法本调查采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表进行问卷调查。由于收治的特殊性和本科多数患者失去自主活动力,所以去掉压力源量表中的“患者不礼貌”新增“职业暴露感染率增高”一项;把每项分数按1~4分即等级按1~4级压力等级进行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90个项目分9个因子,每一项目按1~5分评分,与国内常模进行类比。本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

1.3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0.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t检验、x2检验和相关分析数据处理。

2、调查结果

2.1护士压力源各项目得分状况分析护士压力源可分为四个方面的压力得分,平均得分为2.56±0.51,说明本科护士工作压力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其中“担心职业暴露容易感染”得分最高,为3.52±0.85,处于重度偏高水平。其次是“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和“护理的患者病情过重”。35项统计中其中排名前十的在“临床护理遇到问题方面的压力”占据5项,说明了多方面压力主要来源于实际临床工作中。

2.2SCL-90问卷调查得出护士心理状况分析我院护士的总分和各因子分数均低于国内常模水平,证明我院护士心理健康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SCL总分及各因子与职称,性别,文化程度及年龄等因素均显著相关。其中年龄在躯体化、焦虑及恐怖中尤为明显。见表1。

表1SCL-90总分及各因子与相关因素的分析(R值)

3、讨论及对策

3.1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马斯洛理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护理管理者应根据马斯洛理论,以人本管理作为指导思想,以人为中心,在多方面关注护士的根本需求和更高层次的需求以达到减轻护士心理压力,调度护士工作积极性和全面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3.2改善环境从医院环境设施来看,自2009年新住院大楼的投入使用,环境和设施都焕然一新。特别是普通负压病房的大量运用及重症监护室二区新投入的两个负压病房能有效的降低室内空气的有害气体从而使护士的工作安全感上升。

3.3管理者的行动干预护理管理者应合理地运用科室的人力资源,提供更多学习深造的机会,完善考核机制。掌握好护士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尽量满足护士的休息调动,减轻三班倒所带来的疲惫感。有适当的赏罚机制,对护士采用定期减压训练以减轻护士心理压力保障其身心健康。

3.4对职业规划提供的帮助对于很多护士来说,他们有很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和高层次的理想与抱负,这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条件。但在高频率的工作环境中可能很难按部就班地完成。护理管理者应适当的为护士提供帮助,使其克服困难,不断突破,实现自我。

3.5院感的培训职业暴露和发生感染后的应急预案是护士在护理禽流感患者工作中重要的生命盾。要对院感知识进反复培训从而增强护士的院感观念。

3.6提高自身素养护士应端正自身的思想,明白自己的责任所在,紧记南丁格尔精神,为更多的患者付出。

参考文献

[1]杨晓红,卢秀芹,杨畅,王小燕以需求理论为角度谈医务人员的激励医学信息2014年第二期374-374

[2]王月枫,陶红援国内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其应对措施[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5):62-63

[3]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

[4]徐宁,徐彬,马武强等传染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3037.

[5]戴琴,王开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3):14.

[6]赵美玉护理人员身心健康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