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桦树造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 2

试论桦树造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黄凤楠

黑龙江省巴彦县林业局

在实际开展桦树造林技术时,可利用直播造林以及植苗造林两种形式,杂草较少且土壤湿润的位置是开展直播造林的主要区域。随采随播需要在秋季进行,并且保证种子完全成熟。温水浸种是在开展育苗前必须满足的一项条件。出圃造林需要在苗木高度达到50cm时进行。火烧迹地、小块采伐迹地以及林中空地是造林最适宜的位置,一般需要结合树木生长需求以及造林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科学选择。

一、育苗细节与准备

1.种子的选择

选种工作一般在九月上旬进行,这个阶段种子已经完全成熟,选择时需要母树满足生长良好、并且健壮这一需求。采集工作一般会在早晨有露水的时候进行,种子采集完成后进行晾晒,晾晒位置必须通风干燥。去除一部分水分后即可揉搓。然后通过筛除杂质的方式将其装入麻袋,在低温环境中储藏。

2.准备育苗地

(1)选地

通过仔细观察桦树种子即可发现其体积较小,尤其是在粘土中扎根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于苗地提出较为严格的要求。疏松的沙壤土是最适宜开展桦树种子育苗的土地类型。育苗之前需要深翻土地,深度最大可达到30cm,最小不可以低于25cm。可通过反复耙地的方式,增加土壤的细腻性。

(2)科学处理土壤

开春后需要深翻土壤,然后将土壤耙碎。在此基础上开展基肥施入工作,基肥施入量需要严格控制在30t/hm2,消毒时一般会使用硫酸亚铁粉或者硫酸亚铁容易。硫酸亚铁粉的用量需要控制在375kg/hm2,硫酸亚铁溶液比例为5%。将消毒溶液施入到土壤中后需要继续进行深翻,翻地深度为15cm,土壤碱性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较为有效的改良,将可溶性铁质提供给苗木用于生长。

(3)苗床制作

受到过于细小的桦树种子影响,不能无限制的扩大苗床。做床时将其控制宽度以及长度控制在2.2m以及5m之内。中间所留有的步道宽度为10cm,深度为20cm,步道主要用于开展浇水以及除草工作。在土壤当中施用锌伴磷粉剂是预防地下害虫的有效途径,其失误控制量为225kg/hm2。

3.细致处理种子

春季是处理种子的最佳时期,处理时需要利用35℃的温水浸泡种子,浸泡时间为两天。种子浸泡完成后需要将其捞出放入木箱内,然后利用麻袋覆盖已经浸泡完成的种子,注意覆盖过程中也要每天洒水,洒水次数为三次。并利用上下翻动的方式,保持种子的湿润性。春季早晚温差较大,可利用塑料薄膜覆盖种子,起到保温的目的,如果出现温度较低的问题,需要生火提高室温。播种工作需要在种子出现吐白现象时立即进行。

4.播种

春季播种时间以出苗不受倒春寒的冻害为原则,尽可能做到早播种、早出苗、增强苗木的抗性,保证苗木安全度过夏季高温。播种用撒播、条播均可,但要便于田间管理,以条播为宜,播幅宽15cm,行距5cm,播种量为75~120kg/hm2。播种时种子用干沙拌匀,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播幅上,播种后及时用锯末、羊粪、过筛土,按1:1:1的混合土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易。播种后用竹帘覆盖,并立即用洒壶洒水,保持床面湿润,以利出苗。

二、有效管理苗期

首先,在种子出土前,需要仔细检查种子周围土壤,判断水分状况以及种子芽尖情况。在洒水时需要将天气情况以及土壤干湿程度作为依据,确定洒水次数。在育苗当中,出苗期以及生长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幼嫩的小苗必须满足精细管理这一需求。可通过每天挖出幼苗观察根尖生长情况的方式科学洒水。偏湿的土壤是加大根尖腐烂可能性的重要原因,土壤太干则会导致根尖因为缺水问题而干枯。土壤不积水以及不干旱是开展洒水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其次,幼苗出土后需要喷洒波尔多液,喷洒周期为十天一次,喷洒比例为1:1:1,这是有效预防病虫害的途径之一。幼苗一般会在一个月后长出数个侧根,此种情况下则可开展大水浇灌工作。浇灌过程中如果出现数天阴雨的问题,需要将含水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会选择撤去遮荫竹帘的方式来控制含水量。

最后,苗木的生长速度在八月中下旬逐渐缓慢,不断加强的木质化蓄水量越来越低,因此需要结合实际适当减少浇水。种植人员需密切关注苗木,判断其是否有病虫害出现,如果在幼茎以及根部发现病虫害现象,必须及时喷洒药物杀虫。

三、栽植方式

栽植前,穴面腐殖土全部回穴底,苗木居穴正中,深浅适度、根系舒展,严格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进行,培土深度应高于地面4cm左右。造林地宜选择在火烧迹地、小块皆伐迹地、林缘坡地或林中空地。造林后1~3年内每年抚育1~2次,几年后即可郁闭成林。

四、科学防治病虫害

1.树干涂白

桦树栽完后马上涂白,可防天牛、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在树干上产卵。可预防腐烂病和溃疡病,延迟芽的萌动期。避免枝芽受冻害,还可预防日灼。树干涂白剂常用的配方是:水10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剂原液0.5份,食盐0.5份,油脂少许配制而成。涂白高度自地径以上1m~1.5m处为宜。

2.农药埋施

在桦木根部土层挖坑、打孔,施人内吸性较强颗粒剂,根部吸收后输送到地上部分的干、枝、叶中,害虫取食后中毒死亡。此法可防治介壳虫、蚜虫、蛀干害虫等。这种方法不受温度、降水、树高等因素的影响。且药效持久。如呋喃丹,药效可达3个月,1年只需埋施2次药剂即可。方法是:在距树干60cm以外的根系密集区,围树挖3~4个半米深的坑(或孔)。每坑(孔)内放50~80g呋喃丹后。将坑(孔)填平灌水,药水溶后加速根系的吸收。春夏两次施药可结合施肥同时进行。如与复合肥或尿素~起使用,可使得呋喃丹的药效更高、更快,治虫补肥一举两得。

3.树干注药

注药法是在干周围钻孔注药,使全树体都具有农药的有效成分,不论害虫在什么部位取进食,都会中毒死亡。可防治难以除治的天牛、木蠹蛾、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和蚜虫、介壳虫、螨类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各种食叶害虫及树毛毡病、煤污病等病害。注药的时期在桦木萌芽至落叶前的生长期内都可以进行。

参考文献:

[1]董开勇,董云霞,王川.桦树造林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4):56.

[2]宋洪涛.桦树育苗及造林技术的浅析[J].科技与企业,2013(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