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张丽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二区山东东营257000

【摘要】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常见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之一,以脑内静脉、动脉及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为主,尤其是患者在用力、情绪激动时,容易诱发。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中心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应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4.65%,对照组为13.9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应用,对并发症预防效果较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围术期;预见性;护理效果;生活质量

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常见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之一,以脑内静脉、动脉及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为主,尤其是患者在用力、情绪激动时,容易诱发。研究认为,高血压可使脑动脉弹力下降,出现玻璃样变样,脆性增加,血压在急剧升高时,动脉瘤破裂引起颅内血管出血。患者主要表现为呕吐、恶心、头痛症状,部分伴有嗜睡、躁动甚至昏迷症状。高血压患者中,脑出血发生率较高,致残率与致死率同样比较高,属于急性心血管疾病,对患者危害较大。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时,临床中目前以微创手术及传统开颅手术治疗为主,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围术期还应加强护理干预。本组研究针对中心医院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对预见性护理在围术期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中心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46~77岁,平均(57.2±2.3)岁;观察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45~78岁,平均(57.5±2.2)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且均为首次发病,需手术治疗。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且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包含术前、术中及术后治疗相关护理。

1.2.2观察组

本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术前护理。术前,由于患者病情均比较危重,所以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神志情况密切进行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有必要,可进行人工换气或吸氧,为预防脑疝的发生,可遵医嘱给予患者20%的甘露醇125~250ml静脉滴注。为了防止患者出现误吸窒息情况,尽量抬高患者头部,保持正确卧位,防止唾液或呼吸道分泌物误吸入气管。对患者大便颜色、呕吐物性状进行观察,如果发现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遵医嘱给予奥美拉唑使用,同时对患者皮肤加强护理。

2)术中护理。手术开始前,引导患者提前30min进入手术室,详细检查手术器械、设备的正常性及完整性,对消毒情况认真检查,避免影响手术顺利进行。指导患者保持合适体位,便于麻醉,术中协助手术医生进行手术,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进行观察;手术结束后,对手术器械及敷料及时核对检查,防止出现差错。

3)术后护理。①预防感染护理。患者术后进入病房后,每天定时为病房消毒,病房室内温度、湿度合理控制,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同时做好患者个人卫生护理,避免细菌感染,衣着要求宽松,皮肤保护干燥清洁。②饮食护理。饮食禁油腻、生冷、辛辣、刺激、不洁,保持营养摄取均衡,对患者餐具要求家属做好卫生消毒工作。③病情观察。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心率、颅内压、瞳孔、呼吸等指征进行密切监测,注意观察患者面色、神志及肺部引流量等。④呼吸道护理。术后指导患者正确排痰,如无法自主排痰,要协助患者将呼吸道分泌物清除掉,可采用吸痰、拍背等方式,使患者呼吸道得到改善,避免肺部感染发生。⑤压疮护理。术后因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休养,所以应做好预防压疮发生的护理措施,可在压疮可能出现的部位垫设护垫或使用气垫床等措施。⑥尿液观察。对患者尿量、性质、颜色等密切观察,避免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⑦颅内引流管护理。做好引流管固定护理,避免出现脱落、折叠、堵塞及扭曲等情况,保证引流管畅通,防止因引流管护理不当引起脑积水发生。⑧营养支持。术后及时补充水电解质,维持体液平衡,如患者无法自主通过进食补充营养,可给予肠外营养支持。⑨运动指导。术后要求患者尽快下床活动,活动时对可能产生的意外情况要加以预防,通过适量运动使患者抵抗力提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⑩出院预见性护理。出院时,叮嘱患者及技术在饮食方面要严格控制,保持低脂、低糖、低钠饮食,以少时多餐为原则,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后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情况及应急处理方法,日常要求患者每天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从生活功能、心理功能及躯体功能方面对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对比;术后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在生活功能、心理功能及躯体功能等指标评分方面,观察组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对照组中,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观察组中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6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预见性护理是在疾病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预防潜在风险的发生。同时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总结,完善护理措施,避免潜在危险发生。通过预见性护理,减少突发事件应对时的仓促性。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积极预防。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预见性护理的应用,观察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及压疮等发生明显减少(P<0.05);且通过围术期心理、生理及精神等多方面的护理,护患关系得到改善,患者在生活、心理及躯体功能方面评分显著增加,有利于患者术后更好的康复。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应用,并发症预防效果较好,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公艳.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7(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