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卢振亮

华安检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28300

摘要: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提供依据和有效方案。方法依据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生产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结果通过对石英砂企业烘干线调查,确定石英砂烘干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硫酸钡、毒物等。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概述

通过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原料用量等的综合分析,本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1)化学毒物:硫酸钡、二缩水甘油醚、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2)物理因素:本项目存在的噪声主要是流体动力性噪声和机械性噪声;(3)生产性高温:本项目在挤出时需高温加热熔化原材料,挤出机操作位可接触高温;(4)生产性粉尘:配料、搅拌、研磨作业时可产生其他粉尘。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人员接触情况见表2-1。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2.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

⑴粉尘的检测结果及评价

主要原材料为环氧树脂、硫酸钡、碳酸钙等粉末材料,辅助材料为少量的颜色粉料及流平剂,所用原辅材料均为粉末状,容易造成扬尘。本次对车间作业岗位粉尘进行游离SiO2含量定量分析,定量结果在4.39%~8.04%之间,均未超过10%,为其他粉尘。由上表检测结果可见,本次共检测了车间11个作业岗位空气中的其他粉尘浓度,振动筛打包作业空气中的其他粉尘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他作业岗位其他粉尘均能检出,部分岗位短时间其他粉尘浓度较高。

本项目热固性粉末涂料生产线配料区配料作业、搅拌区预混合作业、挤出机挤出操作、研磨区研磨作业等四个作业岗位均为同一操作工人。本次对批量生产区及打样区粉末涂料生产线操作工在一个工作日内不同时段各作业岗位进行粉尘浓度的检测,根据测得的各时段持续接触时间与其相应浓度乘积算得劳动者8小时工作日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未超过其他粉尘职业接触限值8mg/m3;可见,本项目车间作业人员8小时工作日接触粉尘的浓度低于职业接触限值,但在其各时段各作业岗位进行粉尘检测时,均能检出,应注意加强个体防护。

⑵化学毒物的检测结果及评价

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化学毒物浓度检测结果及评价见表2-3及表2-4。

注:<0.5表示低于最低检出浓度(未检出)。

本次检测了工作场所作业岗位空气中硫酸钡的浓度,检测结果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针对使用的环氧树脂粉末,考虑到挤出加热时可能引起环氧树脂分解,本次对挤出机操作位进行环氧丙烷及环氧氯丙烷的检测,检测结果均低于检出限。可见,在当前的挤出机的加热温度下,环氧树脂发生分解的可能性小。二缩水甘油醚虽有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但是国内目前尚未制定检测方法,因此本次未对二缩水甘油醚进行采样。

⑶噪声检测结果及评价

根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的要求对本项目工作场所作业岗位的噪声进行了现场检测,检测结果见表2-5、表2-6及表2-7。

由上表2-5和表2-6所示,本次对工作场所10个作业岗位进行定点噪声强度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有7个作业岗位定点噪声强度超过了85dB(A),超标率为70.0%;本次共对3条粉末涂料生产线的操作工进行个体噪声强度测定,其等效声级在84.3~90.5dB(A)之间,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因此,噪声为本项目的重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见,本项目生产车间作业人员每天配料作业约1小时,搅拌区投料及搅拌作业时间为1小时,挤出机操作及巡检时间为3小时,研磨机操作时长为3小时。由表2-7检测结果可见,本项目搅拌区及挤出区作业岗位生产设备产生的噪声强度在88~89dB(A)之间,研磨区研磨机及打样区研磨机噪声强度在91.7~93.4dB(A)之间;操作工等效声级在84.3~90.5dB(A)之间,可见本项目车间劳动者接触的高噪声源为研磨机。综上所述,本项目噪声应为重点评价因子,大部分作业岗位噪声强度超过85dB(A),长时间在此环境下作业,容易对作业人员听力造成损伤。

⑶工频电场指数检测结果及评价

本次对辅助工程配电房的工频电场强度进行测定。检测点和检测结果见表2-8。

通过本次测定结果可见,辅助工程配电房工作场所的工频电场强度远低于相应的卫生标准。

三、措施及建议

3.1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⑴重视生产车间噪声、粉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建议阳河涂料公司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维护制度,定期对集尘风机等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进行巡查、维修,确保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正常运转;

⑵完善配料区配料作业岗位及搅拌区搅拌作业岗位抽排风罩口的设置,罩口形式应适宜,位置应正确;为防止粉尘扩散,可在罩口四周设置软胶帘,并增大罩口风速,保证防护设施的控制风速不低于0.5m/s;

⑶为了避免打样区作业时产生的粉尘对质检房的影响,可在质检房出入口处设置软胶帘,进行隔离;在质检静电喷涂时,应将喷抢伸进喷粉柜内,避免粉尘向外逸散;

⑷本项目打包作业时产生的粉尘浓度较高,建议为振动筛设置盖板,避免振动时造成扬尘;应在振动筛出料口设置软胶管,保证在打包作业时可将软胶管伸进包装箱内,达到避免粉尘逸散的效果;

⑸加强防护管理措施,应每日下班后或上班前定时对生产车间进行洒水清扫,及时清除地上积尘,以免造成二次扬尘。禁止在粉尘作业现场使用风扇,避免造成扬尘。

3.2应急救援措施

⑴项目单位应在现有的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完善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的内容。同时,制定职业卫生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如高温中暑医疗救援应急演练等,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⑵为生产车间作业场所配备符合GBZ1-2010要求的应急救援药箱,药箱不得存放除规定的急救用品外的其他物品;

⑶加强日常生产车间的现场事故评估,对潜在的职业卫生相关的应急事故,做好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储备计划。

3.3个体防护用品

⑴针对本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生产车间大部分作业岗位的噪声检测结果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因此,建议为作业人员配备防噪耳塞;本项目工作场所作业岗位噪声强度最高可达93.4dB,因此配备的耳塞防噪系数SNR值应不小于25dB,可选用的耳塞如3M公司的1270圣诞树型带线耳塞;

⑵本项目作业人员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可接触到其他粉尘,部分作业岗位其他粉尘超标,阳河涂料公司已为作业人员配备了防尘口罩,应做好防尘口罩的佩戴监督管理工作,对于已被污染或破碎的口罩,应及时更换滤芯或更换新口罩;

⑶为了防止其他粉尘对眼睛的危害,建议为车间作业人员配备防护眼镜;在集尘风机更换集尘袋时,需注意佩戴防护眼镜及防尘口罩;

⑷为了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建议阳河涂料公司为劳动者统一配备可防尘的工作服及防护手套,作业人员应保持工作服清洁,不应将工作服穿带至食堂或宿舍;

⑸制定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标准,防护用品的种类和使用期限因工种而异,并应该注意正确的佩戴方法和防护用品的保护性能,有效地发挥防护用品的保护作用;加强个体防护用品发放、保养、更换及佩戴情况的监督管理。

3.4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职业

⑴根据企业存在或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时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⑵为劳动者个人配备相应的劳保用品,并做好劳保用品的购买、发放登记;

⑶完善防护设施的配置,确保其能有效降低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并定期检查其防护效果,保证其正常运作;

⑷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知识水平,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学习,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

⑸贯彻落实警示标识管理制度,在工作场所显眼处设置警示标识及告知卡;

⑹完善职业健康监护及管理等相关工作。

3.5完善职业健康监护

为了进一步控制及消除职业病危害,并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应安排新入职的员工进行岗前体检,了解员工健康状况,并安排到相应的作业岗位;对于在岗作业人员应安排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对体检结果出现异常的作业人员,应及时安排体检或职业健康复查,了解及掌握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对于离岗的作业人员,应安排离岗时体检,以便了解及掌握其在停止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的健康状况。同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劳动者职业健康档案的建立,内容应包括: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及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等健康资料。

结束语

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在不断取得进展的同时,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也暴露出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做好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才能真正做到从源头抓起,切实保护劳动者相关权益和健康。

参考文献

[1]常全新,杨霞,程亚琪,马玉华.某钢帘线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2014.2

[2]王庚,陈永青.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问题探讨2015.9

[3]李奎荣,余善法.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中常见问题的探讨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