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分析及对策

邓卫东

邓卫东(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528000)

【摘要】目的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调剂质量。方法对门诊药房内部发药差错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由于药品的名称、外观相似,不同厂家、剂型和规格引起的品项差错发生次数最多,其次为数量上的差错。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结论通过差错分析,可制定适当的防范措施以减少门诊药房发药的差错,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门诊药房发药差错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8-0375-01

医院门诊药房是药师与患者交流的主要场所,是医院面对患者的重要窗口之一。药师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形象。发药差错,轻则影响患者的满意度,重则可能会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药师的发药差错率一直是药房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对我院门诊药房内部发药差错的总结分析中,我发现由于药品的名称、外观相似,不同厂家、剂型和规格引起的差错占大多数,其次为数量上的差错。

1常见发药差错的类型

1.1品种差错

药品名称相似造成的差错是发药差错中最多的一种,例如将“地巴唑”发成“他巴唑”。药品外包装相似的差错,如“洛活喜”与“立普妥”。

1.2剂量或数量差错

发放药品在数量上有差错,包括多发、少发以及漏发药品。

1.3剂型或规格差错

有的药品同一生产厂家,不同规格的外包装非常相似,视觉上容易混淆。例如:泛昔洛韦片剂具有0.15g及0.3g两种规格,但外装基本一样。

1.4用法及用量差错

药品服用次数及服用量上存在差错,导致用药过量或不足的情况常有发生。

1.5其他方面差错

几名患者同时等候取药时,由于外界的干扰及药师的认真程度不够,导致两个患者拿错药,应给张三的药错发给李四。

2造成发药差错的原因

2.1医生方面因素:多见于手写处方,有的医生字迹潦草或书写错误,导致出错。

2.2药师自身因素:①专业基础不扎实的、不熟悉药品;②没有良好工作习惯,未严格遵守调配规程;③工作时闲谈、精神不集中;④一味求速度,质量下降。

2.3外部因素:①药品摆放不合理,相似药品摆放靠近;②领药人员上架时摆放位置错误;③在取药高峰期时,患者心情急躁,相互拥挤、吵闹,会对药师造成干扰。④工作强度大、时间过长。

3减少发药差错的措施

3.1加强配剂人员的思想教育

药师要充分认识到配剂工作的重要性,加强责任心,树立高尚敬业的精神和培养细致的工作作风,提高调配质量。禁止在窗口上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如接听电话、聊天等,尽量使配剂人员在上班时间全身心投入工作。

3.2规范处方调配流程

制定标准的处方调配操作规程,药师应当严格按照规程操作,认真审核处方,准确调配药品,正确书写用法、用量,向患者发放药品时,清楚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

3.3完善病人基本资料

现在基本上普及电脑打印处方,处方前记部分都是电脑直接调出病人的基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及联系电话等。其中联系电话便于万一出现差错时可以最快、最便捷的补救方法。

3.4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习惯

对药品的摆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且位置固定。将不同规格、不同剂型、不同厂家、名称相似和外观相似的药品分开存放,收集整理易混淆品种,对名称相似和外观相似的药品,在药架上加警示标签提醒。对于药理作用相同的则将包装大小差别大的放在一起;包装大小差别不大的,就将包装颜色反差大的放在一起药品摆放位置要科学,摆放药品时要注意药品的类型,同类药品放在一起,外包装、药名相似的药品尽可能分开摆放,并有明显提示。[1]

3.5处方上印有药品的位置码

配剂环境实行6s管理[2],进行有效的监督。常用的药品放在易取的位置,配药后剩余的药品要及时归位。高危药品贴上醒目的警示标志,以引起配剂人员的高度重视。

3.6加强核对

实行双核对制,处方调配及核对过程由两名药师独立完成,经过核对再次把关,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发药差错[3],发药前先叫患者姓名,在患者应答后再次核对其信息、然后发给药品。

3.7加强质控,善于总结。

设立差错登记本,要求每个配剂人员如实报告出现的内部、外部的调剂差错,鼓励上报。定期调剂差错进行汇总、分析,张贴公布以互相提醒。

3.8合理排班,减轻药师的工作负荷

因为过大的处方量、药师的疲劳、心理疲惫、情绪情感的变化等因素,均可影响药师的认知能力,尤其是降低调剂时的注意力,而成为调剂差错的隐患。应从药师自身出发,实施有效的减压心理疏导,合理排班,弹性安排上班时间。最大限度地减轻药师的工作强度。

4结语

防范差错的发生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对于调剂药师来说十分重要。针对门诊药房发生差错的原因,制定适当的事前干预措施,配以科学的管理,才能有效减少差错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李燕,陈力,王芳.我院门诊药房内部差错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南药学,2012,(10)793-796.

[2]张孟涛,崔晓萍.6S管理在门诊西药房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2,(18)383.

[3]谷清,张艳秋,谢国辉.处方调配差错的分析与防范[J].首都医药,2008,(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