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

魏娜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用电和工业生产用电的需求量巨大,在此背景下,传统的供电模式的短板日渐显现,电力自动化系统应运而生,为大规模大电量供电提供了稳定的保障。电子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在电力自动化系统当中,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信息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其未来的发展可谓潜力巨大。本文主要分析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概况,并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作出展望。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系统;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迈入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发展程度、工业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是值得欣喜的,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撑,我国作为一个超级工业大国与人口大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可以说是位于世界前列的。电力资源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能源,供电的质和量都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繁荣,牵动着千家万户的正常生活。现代社会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极为巨大,和传统供电模式相比,电力自动化系统能提供更大的供电量和更广的供电规模,因此也更加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而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现代高新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至关重要[1]。

1.电力自动化系统与电子信息技术概述

1.1电力自动化系统

生产电力、输送电力、变配电压、用户用电,这四个环节构成了电力系统的配电网体系,其中前三个环节属于供电方负责的供电环节,电力自动化系统主要就是针对供电环节的自动化,也即配电网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以及变电站自动化。电力自动化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这是由用电规模以及用电量共同决定的,社会用电量的激增和用电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力系统的管理和监控难度也原来越大,传统供电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了现代化技术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则应运而生。顾名思义,自动化系统就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需要或者基本不需要人参与,就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管理和监控,这在大大节省人工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人为操作引发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的运作效率和稳定性。而当系统运行出现故障时,电力管理工作人员通过分析系统中记录收集的相关信息,就可以基本掌握故障原因并进行排除,节省了实地排查的时间和工作量,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2]。就目前来说,电力自动化系统是电力工程建设发展的趋势,而实现全面自动化则是未来电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1.2电子信息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包括了硬件和软件,其中硬件的作用主要是采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遥信量与遥测量,并通过调节命令对遥控信息和遥调信息进行调节控制,以调整相关设备的运行参数,目前我国用以采集数据和调节命令的电子信息技术硬件以微型机远动装置为主。电子信息技术的软件则以能量管理系统为主,包括了系统监控、数据采集、安全分析等系统软件,按照系统的不同功能和用途又将其分为发电控制管理系统、发电计划管理系统、市场交易管理系统、网络分析管理系统和调度模拟管理系统。

电力管理工作人员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全天实时监控,有利于掌握系统的状况和运行信息,为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创造了更方便更省人力的环境,同时工作人员也能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及时发现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并进行维护处理,从而降低故障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3]。

2.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

2.1运用于配电网自动化

从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普遍以分散控制系统为主。分散控制系统是指通过结合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等,并在高性能配电设备的支持下,实现对配电网自动化的管理,并进行实时监控,确保配电网时刻处于良好的状态。电缆、电网线路和配电变压器等都是配电网中的关键设备,对于电力系统来说非常重要,在传统配电网的运行模式当中,这些设备都是采用人工操作的,而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配电网中也逐渐投入了大量的分布式电源,人工操作的不足之处也随之显露,相对于传统操作模式而言,配电网自动化则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更高的灵敏性和更高的可靠性。

2.2运用于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网调度自动化,其系统的构成比较复杂,其中涵盖了发电站、变电站、计算机、显示器、互联网、服务器、工作站和电网调度中心等,电网调度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可以实现电能的合理资源调配,从而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由于电网调度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因此工作于系统各个环节的人员要有较高的行动能力、执行能力和应急能力,保证在系统运行的时候能够及时收集并整理电网负荷和相关的参数数据,并依据相应的参照指标进行管理和控制,避免引起电网资源的浪费。

2.3运用于变电站自动化

变电站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对于降低人为操作故障、加快我国电力建设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提高电网供电效益,满足人们生活与社会生产用电有重要作用。而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变电站自动化程度,也提高了数据收集整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和变电站的工作效率。目前,我国大部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传输都是通过计算机数据接口来进行的,在避免了人工操作失误的同时,也使得信息数据的识别和整理更加高校准确[4]。

3.电子信息技术运用的展望

作为电力行业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一者是微型电子设备的运用已经成为当前电力工程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而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其运用也必将越来越广泛,但软硬件的兼容问题则会是日后研究的重点;二者是不断引入的高新技术,例如红外成像技术、图像信息技术等,在电力自动化系统,这些新技术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三者是电子科技和技术的高速更新,光速网络、高速信息处理和高配置软硬件设备等技术的投入,使电力自动化系统得到了跨越性的发展,嵌入式产品的出现也使系统设备和系统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5]。

4.结语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影响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生产建设活动当,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系统进入了“高电压、大电网、大机组”阶段,这对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和高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信息技术的出现和运用,对于促进提高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促进系统的优化建设与发展创新有着重要作用,也对保障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稳定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席鹤鹏.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2):157-157.

[2]杨正清.浅谈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42).

[3]王东.关于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全文版:工程技术,2015(11):228-228.

[4]王志标.电力自动化中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J].自然科学:全文版,2016(9):00205-00205.

[5]蔡雯.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分析[J].电子制作,2016(14):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