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感氛围,让数学教学意兴盎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创设情感氛围,让数学教学意兴盎然

孙美娟

孙美娟山东省栖霞市庄园中学265300

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对于这个问题,我做过专门的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一、创设愉快和谐氛围,培养学习兴趣和情感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所以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的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真挚而深厚的情感。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索性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在设计矛盾、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下“5、50、500”,问:谁能在每个数后面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于”把这三个数量连起来?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新奇,500总比50和5大,怎能用“等于”连起来?学生陷入了沉思。当得出可用5元=50角=500分、5米=50分米=500厘米等来表示时,教师又提出一个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学生一听思维更加活跃,都争先恐后地说:5元=5.0元=5.00元。最后教师再提问:5,5.0,5.00,这样的数的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相等?这时出示课题“小数的性质”。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可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及时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2.创设“操作”情境,形成乐趣。

教学活动中,操作——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导,思维是关键。操作活动能引起和促进学生把外界的运动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紧地联系起来,操作可以探索规律,操作也可以引发学生对学习的乐趣。例如,六年级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内容时,可让学生动手操作。要求学生先用长度为15cm、10cm、7cm的三根小棒搭三角形,然后教师要求把15cm的一根换成3cm,再换成2cm后,提问学生:发现了什么?当学生发现把15cm的小棒换成3cm或者2cm以后都不成三角形时,就激起了学生的思考,产生了一种探求新识的欲望,使学生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构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最后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结论。通过以上操作,能够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亲身尝试到学习的乐趣。

3.创造“美”的情境,培养情感。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稍加深入地挖掘教材内容,就不难发现数学美的重要特征。比如,简洁与灵活、对称与和谐、想象的丰富、逻辑的严谨等无一不蕴含于中学数学之中。

当然,创设情境的途径是很多的,如创设“生活”情境、创设“目标”情境等等,目的是让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成为师生积极情感双向交流的乐园,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二、创设勤奋竞争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相互竞争、勤奋学习的氛围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活动。天才出于勤奋,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善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也只有相互竞争、追求成功,才能克服学习上的障碍,完成学习任务。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勤奋好学的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只有经过学生自己探索和概括的知识,才能真正地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获得深刻的理解,在应用时也易于检索。比如三角形面积公式是由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请学生把两个全等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找到它们的对应关系后,由于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此,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pide;2(即S△=ah)。整个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使他们懂得了为什么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的道理。

惰性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它在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此,要从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勤奋好学的习惯。

2.鼓励学生相互竞争,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开展数学活动,进行数学竞赛,鼓励相互竞争,能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比如:低年级学生可让他们利用学具来拼搭自己想象中的各种图形,像小木房啦、大轮船啦、火箭炮啦等等。中年级可利用小棒按教师要求拼搭各种几何图形。高年级可通过小棒的拼搭来发现面积和周长的变化规律。在数学活动中对见解独特的学生要加以肯定和表扬,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既培养了学生能力,又有利于创造意识的树立和创造思维的发展。

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有意志的支持,才能获得成功。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必须有意志的努力,才能持之以恒。课堂上的质疑问题,学生自己看书以及认真、独立、及时完成作业等,都是学生勤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表现,都需要有坚强意志。这些都是健康的心理品质,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环境进行培养并使它健康发展。

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热爱教育事业,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民主、平等、相互竞争、刻苦学习的氛围,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