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托管学生存在问题及教育管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浅议托管学生存在问题及教育管理对策

王玉梅

王玉梅

所谓托管学生:是指作为第一监护人的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把孩子送到相对条件较好或就读需求的学校上学,但学校又无法提供孩子的食宿,只能托付给亲朋或高薪聘人代为管理的学生。

1托管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1学习问题。托管儿童的学习大多处于班级中下水平,而且学习习惯、学习的主动性极差。造成他们学习差的原因主要有:

1.1.1先前所受的学校教育造成托管儿童的学习基础差。托管儿童大多是中途转来的,在农村由于教育资源的溃乏,教学设施,师资配备都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的知识断层,再加上生活环境的制约,学生的智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思维的灵活性、知识的广度都不能适应城市高节奏的学习与生活。

1.1.2家长对孩子的监管不力。由祖父母抚养的孩子,由于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在学习上得到帮助和指导。托管在亲戚或家教老师家的孩子也仅仅在数量上完成作业,本身由于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在学校就学得似懂非懂,在家里得不到及时的辅导,就难以消化当天的知识,所以学习一直很吃力。那些有父母一方照看的孩子,往往在农忙季节临时委托在亲戚或朋友家的,管理不到位,使孩子养成了学习上懒惰、行为上懒散的不良习惯。

1.2道德品行问题。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托管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一般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祖父母隔代抚养教育,往往意味着由文盲来抚养孩子,再加上爷爷奶奶本身就对孩子比较放纵,久而久之孩子容易养成不良品行;而托付亲戚照管的,亲戚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或经常盘问,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那些临时委托他人照看的孩子更容易沉迷于电脑、电视,或者结交一些品行不良的伙伴,走上歧路。由于委托监管的不到位,父母的物质补偿心理,也易使孩子们形成重物质、讲享乐、不节俭等不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3心理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无法给予亲情的关爱和正确的引导,托管儿童普遍存在着心理抑郁、性格孤僻、礼教缺乏、行为散漫等心理问题,这必将为其成年后健全人格的形成、社会的认同造成严重障碍,因此托管儿童的心理健康令人担忧。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

1.3.1精神空虚、无法安心学习。有些孩子由于从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一旦离开父母的呵护,他们就不知所措,缺乏安全感,精神上空虚、自卑,不能安心学习。由爷爷奶奶代管的养成了懒散、专横、霸道的性格;寄养在他人家的形成孤僻、胆怯的心理;自管自的学生在街上吃完饭闲逛,回到家寂寞、孤独,根本没有心思学习。

1.3.2自卑、胆怯。托管生都是来自农村,无论在穿着、学习、生活习惯、各方面能力上都与大部分城市学生有一定差距,养成了自卑、散漫、胆怯的个性。有的孩子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比较差,经常受到批评、指责和同学们的笑话,学习和生活得不到父母的指引,性格变得畏缩、孤僻、胆怯。

1.3.3性格柔弱内向。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更需要亲情的帮助。托管生一两周才能见一次父母,在他们的生活中缺少家教与亲情。小孩子往往和父母有说不完的话,在被托管的生活中没有倾诉的对象,孩子内心的苦闷得不到释放,生活压抑,性格逐渐变得柔弱内向。

1.3.4焦躁、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没有父母的约束和调剂营养,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托管生都喜欢吃零食,由于常吃零食,所以特别好动,久而久之形成焦躁、好动的性格,做事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营养不良,影响到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

2管理教育好托管学生

2.1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每个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付出更多的艰辛,将孩子从农村转到城市为得是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却不知道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环境条件的优越,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抚慰。家长在城里租房、花钱请家教、寄养孩子,在经济上的投资是巨大的,但经济投资与对孩子的期望不是成正比的。要让家长认识到教育孩子仅仅有物质上的投资是不够的,应尽可能的给予孩子生活上的照顾、精神上的抚慰,还有学习上的指导。要多陪在孩子身边,和孩子亲近沟通,不要完全依赖于托管人。孩子精神上充实,学习才能踏实。实在顾不上,也要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了解孩子的情况,如多打电话给孩子及托管人、老师等,并向其询问孩子的学习、生活,从各个方面加以关心、教育和指导,

2.2老师要关心爱护托管儿童。作为老师要详细了解班上每个托管儿童的基本情况,常和家长及监管人沟通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对托管孩子给予照顾,同时要引导班上的其他孩子多亲近、多帮助托管孩子。对问题明显的托管儿童要对症下药,及时矫正。

2.3对托管人进行职业资格审批。随着托管学生的剧增,再加上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鼎力支持,管理托管学生成为一项热门职业,但从事这项职业的人大多没有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心理学知识,仅有一点文化基础,只能管孩子的食宿,对孩子的学习指导、心理疏导、思想教育关注力度不够。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对从事这项职业的人员进行资格审批,保证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对托管学生的教育管理质量。

2.4加强农村师资建设,保证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农村学生涌向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村学校教师、教育资源的匮乏导致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再加上撤乡并镇,孩子上学的路途遥远,家长们就干脆把孩子转入城里上学。在我国农业人口毕竟占大多数,政府部门应该大力扶持农村基础教育,使更多的孩子就近入学,让他们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

从农村来的孩子大多比较胆小、敦厚、老实,托管学生存在诸多问题,只是由于生活环境中约束因素、沟通与指导因素的缺失。政府部门、教育主管部门要关注对托管学生的管理教育,老师、托管人、家长要齐心协力,发挥教育合力,让这些托管学生真正享受到城市教育的优越性,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渊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