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政工建设瓶颈提高政工建设水平乔惠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7
/ 2

突破政工建设瓶颈提高政工建设水平乔惠军

乔惠军

国网临汾供电公司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政工队伍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员工思想工作的引导者及指导者,只有提高政工队伍建设水平,才能够保证企业内部人员有正确的价值观,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本文就对企业政工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及具体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政工建设;瓶颈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及环境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当前,企业政工思想主题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可持续发展观,在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上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政工队伍建设面临着更为开放的发展环境,加强政工队伍建设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下面本文就对企业政工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及具体措施进行探讨。

一、当前政工建设中存在的瓶颈

(一)队伍思想观念落后,进取心不强。尽管政工队伍建设是我们从事继续医学教育职业学校工作的重点内容,但政工建设中仍然出现了一些瓶颈,制约了政工建设的发展。正所谓“十年经商成富翁,十年技术成高工,十年政工一场空”,由于政工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决定了政工人员在此职业学校的发展受到部分限制,致使大多数政工人员的思想不稳定,精神状态不佳,对待工作不认真负责,应付了事,缺乏创新性。同时,由于大多数政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差,思想还处于传统思想观念阶段,对事物的看法局限于表面,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较慢,易拘泥于现状,使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没有突破性。

(二)领导认识不足,队伍人员不稳定。由于学校主要从事的是继续医学教育,因此学校领导的主要精力大多放在提高培训业务和培训水平等专业性较强的业务上,这种情况下造成学校领导对政工建设工作认识不足,往往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较为次要的位置,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只要能把握大的政策方向随大局走即可,在资金投入和人员配备上也引不起足够的重视,造成部分人员思想波动,人员不稳定,不能较好地投入精力去钻研理论知识,发挥政工人员的作用。

(三)队伍知识结构陈旧,业务能力不强。由于政工岗位薪资福利和技术能力提升及发展空间有限,使其吸引力有所下降,导致很多高学历人员不愿从事该工作,政工队伍中仍然是老年员工占多数,尽管老年员工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沉稳的心态,但他们的知识结构相对老化,对新鲜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不能较好地满足学校年轻职工思想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由于政工队伍中复合型人才较少,大多数政工职员的业务能力不强,部分人员说话讲不出道理,拿笔写不出出彩的文章,严重影响了学校内部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工作职责不明确,激励机制不完善。政工岗位的工作内容不同于销售等岗位可以以月度或季度结果为导向量化工作任务,这样致使政工岗位部分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饱和度较低,岗位考核内容缺乏操作性强的工作指标,对于政工人员来说,思想政治工作有时成了可有可无可松可紧的事情,而在岗位激励方面,由于难以将政工工作具体量化分解,造成素质好、能力强的员工满负荷工作,素质低、能力弱的员工在政工岗位上亦步亦趋,削弱了政工岗位的激励机制,使人员竞争意识较差。

二、加强政工建设的意义

引导职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为国家为集体无私奉献自己的精神也逐渐不复存在,人们在追求金钱的道路上思想也在慢慢偏离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如今,社会和集体中到处充斥着“金钱至上”“以金钱论地位成败”的不良风气。为了追求金钱与效益,人们热衷于薪酬高来钱快的热门岗位,忽视薪酬低来钱慢的冷门岗位,造成很多员工心态浮躁,对待工作不能静心钻研,耐住寂寞。加强政工建设,提高政工建设水平,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机制上不断创新,使思想政治工作净化人们的思想,武装人们的斗志,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突破政工建设瓶颈,提高企业政工建设水平

鉴于当前企业政工队伍现状,特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政工建设水平:

1.构建完善薪酬机制

通过构建薪酬机制来提高政工工作的积极性,坚持多劳多得及公平的原则。首先,根据政工的学历、工龄等制定基本薪酬标准,促进政工的再学习;其次,根据政工的科研、创新及深造发放工资,如有些政工人员若做了一些科研项目,相应的完成了这份科研项目,那么他就可以获得较为丰厚的奖金,这种办法可有效激励政工人员积极进行创新研究;最后,根据政工的工作量、工作任务的轻重对薪酬进行调整,对于工作量大且任务重的政工人员,可适当增加薪酬,提高工作热情度及工作积极性。

2.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

过硬的政治素质是对于政工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衡量一位政工干部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素质过硬表现在一:党性的素养,坚守信念。在思想和行为方面,时刻和党中央的政策思想保持一致性,同时还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的指导思想。通过党性的思想内涵带动企业职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二:具有全局意识。必须具有远见的目光和宽广的胸怀,首先就是必须把服务我国现代化建设,作为大局观念,善于把握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新走向,积极为企业发展献策,为企业的稳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加强专业化培训

任何工作岗位都需要专业化培训,企业政工队伍也不例外,更加需要专业化培训。通过引导政工人员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同时为他们的职业生涯提供良好平台,支持政工人员的再培训。此外,可创建良好的培训环境,如发展职业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心理咨询师等,在心理及工作上实现高度统一,实现企业及个人的双盈利局面。对于企业政工人员的培训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可操之过急,应根据每一位人员的实际情况,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术及技术含量。

4.规范政工准入条件

为了确保政工队伍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最为重要的就是规范政工准入条件。一方面,对于从事政工职业的人员,必须要求具有企业政工职业资格证。具有政工职业资格证可相应的减少企业政工时间及培训成本,提供企业政工工作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严格规范政工入职程序。每一位政工人员在入职之前,需经过企业的层层考核(职业资格考试、招聘笔试及面试等)。在确定录用人员之前,应对应聘人员的性格及身体进行详细的检测,全面及客观评价应聘人员。在测评的同时观察其特长,最终选择出责任心强及业务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5.推行政工考评机制

企业要想稳定政工队伍,就必须推行政工考评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政工队伍。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政工人员进行考核,相应的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考评机制,与薪酬及职称相挂钩,这样一来,能够充分调动政工工作积极性,稳定政工队伍,精心做一名优秀的思想工作人员。

6.营造学习激励环境

当前,企业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只有不断学习新方法,创新新思路才能够与时俱进。为此,企业内部应营造学习激励环境,促使政工人员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形成全体政工人员共同学习的良好局面。

结语

近几年,伴随着企业经营模式的不断转变,职工价值观存在多元化,利益存在多样化,矛盾存在复杂化,使得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鉴于此种现象,应切实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水平,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为此,以上本文首先分析企业政工队伍现状,然后探讨如何提高企业政工建设水平,以能够为同行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何营.浅谈企业政工队伍的素质与建设[J].魅力中国,2011(11):95-96.

[2]李林.对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思考[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9):241-242.

[3]杨成威.全面提高新时期企业政工队伍的素质与建设[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3(4):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