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社区护理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的效果观察

李丽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金川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甘肃金昌737100)

【摘要】目的:分析了社区护理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接受我社区管理的115例居民,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应用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社区护理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可帮助社区内居民提高防范与保健意识,促进其生活质量改善。

【关键词】社区护理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7-0281-02

我社区近年来将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社区护理工作,获得了辖区内居民的一致好评,在帮助居民提高保健、防范意识及对疾病的管理能力等方面均获得了一定成绩。本文重点分析了社区护理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接受我社区管理的115例居民做为此次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所选患者均经进行全面检查,证实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慢性疾病。(2)患者的资料完整,属我社区中常住居民,便于随访调查。(3)患者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4)患者无精神疾病史,有一定沟通能力,意识方面也无障碍,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将此11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中有患者58例,其中有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为37~73岁,平均年龄为(53.2±5.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8例,高中27例,高中以上13例。对照组中有患者57例,其中有男性31例,女性26例;年龄为36~74岁,平均年龄为(54.5±6.3)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26例,高中以上14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实施社区护理,具体如下:(1)成立中医护理小组,通过深入社区、上门摸底,充分了解本组患者的资料,档案内容包括患者身体状况、基础疾病、联系方式、用药情况等,将每次随访内容及随访信息记录在内,便于帮助患者评估预后,并以此确立护理重点,帮助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2)结合中医理念给予认知干预,通过电话及上门等形式灵活开展,主要内容是为患者普及所患疾病相关知识,讲解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不良生活习惯,予以纠正,耐心的为患者答疑解问,发放社区印制的健康资料,主要内容包括中医保健知识、食疗常识、锻炼常识和并发症预防常识,嘱咐患者和其家属阅读,提高自我保健和防范意识。(3)给予情志护理,从言语、表情、动作等方面充分表达对患者的关心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性格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从中医角度说明不良情绪的负面影响,帮助患者树立并坚定对抗疾病的信心[1]。(4)结合中医理念辩证施护,给予患者按摩、中药汤剂、针灸及食疗。按摩与针灸疗法适用于多种慢性疾病的治疗,可根据患者的辩证分型选取相应穴位,施以手法刺激与针刺;中药汤剂则根据其病情、体质选取中药方组加减;食疗:帮助患者科学搭配日常饮食,对于辩证属肺、脾虚的患者,可指导其多食用补肺健脾的食物,如百合、桂圆、大枣、茯苓、薏苡仁等;属肾阳虚的患者宜食用温热食物,如红枣桂圆汤、姜粥、冬虫夏草、胡桃肉等;属肺肾气虚的患者可给予纳气归元、补益肾气的食疗方[2]。(5)定期组织社区讲座,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前来参加,可以以授课形式进行,也可为患者播放多媒体资料,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介绍食疗菜谱、运动方法等;每周至少组织3次集体功能锻炼,场地选在社区广场,由护理小组成员带来患者参加运动锻炼,每周至少组织3次集体功能锻炼,场地选在社区广场,由康复小组成员带领,锻炼内容为快走、健身操、太极拳、八段锦等有氧运动为主,以患者活动完毕无关节不适、全身微热为宜。至踝关节进行屈伸、旋转锻炼,其中手关节为锻炼重点,锻炼时间20min左右。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用社区自制调查表评定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调查表分为身体状况、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四项,总分100分,所得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89.66%(52/58)、91.38%(53/58)和94.83%(55/58);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75.44%(43/57)、77.19%(44/57)和78.95%(45/57);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91.5±3.7)分,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0.6±4.3)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环节。以社区为基础,对社区内居民施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帮助无慢性疾病居民提帮助存在慢性疾病的患者提高对疾病的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是社区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3]。中医护理技术是具有我国特色的护理模式,是将我国传统中医理论作为基础,通过中医技术与护理方法的有效结合,为患者提供悉心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并起到标本兼顾的护理效果[4]。

我社区护理人员近年来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服务辖区内居民,获得了广泛好评,通过结合有中医理念的认知教育、情志疏导、饮食干预和运动指导,并根据居民所患疾病的病情、体质施以辩证调节,帮助接受护理人员强化对疾病的认识及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情绪、体质与营养状况改善。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上述结果充分证明了我社区内工作人员的成绩,表明社区护理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的效果颇为显著,可帮助社区内居民提高防范与保健意识,促进生活质量改善。

【参考文献】

[1]李文娟,宋长平.中医保健干预对提升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5953-5954.

[2]熊晓荣.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社区社区常住居民的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5,14(1):71-72,79.

[3]邱少娟,李华,肖灿,等.中医护理对社区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干预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24(12):3349-3351.

[4]郑燕,陈芦芦,赵恒,等.农村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9):62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