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景观设计的语言学分析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2

浅析景观设计的语言学分析方法

柳丽丽

柳丽丽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景观设计具有双重语言特点,采用语言学分析手段能够有效掌握景观设计原理、设计结构、词汇语法用法等。目前,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一定弊端,可通过语言学分析途径的方法加以解决。景观设计应建立在国际视角下,依托语言概念,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更加成熟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景观设计;语言学;分析方法

我国城市景观设计极为相似,“千城一面”的局面受到各方诟病。这种高度雷同城市景观设计,使得原本富有特色的街区逐渐消失,城市“现代化”改造后,公共场所不够突出,文化特征不够明显,城市毫无现代化韵味可言。这种发展背景,促使景观设计重新思考和定位,新景观语言随之产生。文章结合景观设计和语言学的联系,重点分析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语言学的应用。

1“设计”和“语言”的联系

景观设计语言与通常意义上的语言一样,同样涵盖语言特有的语法和语汇等,遵守语言学的相关规律。可以说,景观设计既有物质功能,又有精神功能,是经济、文化、艺术、审美的综合表现。景观设计应用语言学叙述空间设计主题,最终形成设计作品。设计作品要包含两层效果,一是实境,而是意境,二者缺一不可。语言主要有三个功能,一是充当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情感交流的媒介;二是作为认识、描绘世界的工具;三是作为储存文化的器具。这也充分表明现代设计学基于自身发展,必然会和语言学存在一定交集。上世纪90年代初,针对景观设计中语言学问题,我国建筑学者开始大量引入西方先进设计思想,一批建筑和风景园林学者做了大量翻译引进西方前卫理论的工作,促进了“景观设计”和“语言学”的联系。

2景观设计中语言学的应用

2.1词汇

景观设计中词汇是指在人们视觉范围内一切自然、人工景物,从广义上来看,和景观设计搭配的声觉、嗅觉因素也可在设计中发挥“词汇”的作用,当然,这类词汇属于特殊范畴。景观设计时,考虑到城市各方面需要,人工景物成为主导位置,这是无法规避的现实。传统园林设计用到的语汇多数源于自然,例如关于“山”的词汇,可将石头通过一定技巧,用以小见大的艺术表现方法表现出来。15世纪,意大利台地园成为欧式园林的重要分类,发展到17世纪,自然景观、人工景物逐渐向规则化方向发展,且具图案化特征,代表作品是法国的凡尔赛宫。实际上,这种几何化西式景观语汇对现代化景观设计构成重要影响,并不断简约立体化。东、西方景观设计历史积累了大量“词汇”,设计师通过不断变换和创新,形成独树一帜、具有现代语言学特点的景观设计。与常用语言相同,景观语汇也存在同一个词语具有双重或多重含义,相似词的含义也存在一定差别,景观词汇同样具有语言的层次性和丰富性。这样的特性也决定了景观词汇的选择问题。如,亭台楼阁中的“亭”字,在设计时首先要对该词汇有所掌握,然后进行选择。根据语言学中的音位,理论上“亭”字可在景观词汇中找到1080个同类异属词语。通过拓展,可得到6*5*6*6=1080个同类景观词语。若将色彩等因素考虑进去,则会有更多景观词汇被创造出来。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时,存在很多人工形体,使得语汇变得更加丰富。但也会出现景观用词是否准确等问题。“每个景观词汇都具有其自身基本涵义,但呈现出来的品质却多数是中性,因此只有在设计时考虑固定语法结构、词汇意义结构等因素,才能切实解决适用性问题。设计师若不能正确掌握景观词汇基本含义,就会出现“用词不当”现象,就像我们写作文一样。例如,很多城市总平面设计图纸上总会出现不少圆形广场,这是因为在使用计算机时,圆形操作方便,呈现在平面图纸上也很相称。但实际上,过多的圆形结构已经和城市景观脱节。在特定语意和词意下,词汇同义词或近义词要经得住推敲,并对其基本形态做出适当调整。

2.2语法

在分析景观设计语言学时,“词汇”固然非常重要,但“语法”同样不可或缺。语法的作用是用来规范景观词汇,使其更加合乎逻辑性,满足景观功能性、趣味性,构成独特的地域景观。这种可解读的地域景观也可理解为“画面”,但很容易被人们理解为二维效果。在人类语言中,语法主要包括两种要素,即词法与句法。词法能够有效显示词语分类功能,在景观语言学应用中,名词、形容词可以很容易被定义。例如,名词:建筑物使用功能和结构;形容词:装饰材料与附属性景观。而动词则表示具有运动特质的静态景观。若将其根据节奏性景观排列句法,每个景观将具备动感的画面和欣赏效果,并实现一定空间组织规范。这样我们便可在一幅景观设计作品中看到画面中具备主谓宾、定状补等语法要素。例如:“宏大而不失优雅的、重建的岳阳楼屹立在洞庭湖畔的巴丘山下。”

景观设计应该对景观所处空间语法位置进行相应调整,并重视其词形变化,如色彩、大小、形状、方向等。具体实践中,我们可用一段话作为设计描述对象,并将其视为引导者,通过空间语言反映出来,这样可有效防止设计出现混乱。事实上,景观画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不仅可以用一句话直接表达出来,也可以用单句或复合句组成一个段落描述出来,呈现出更为细致、更具画面感的景观。可以说,语言描述的越详细,景观设计词汇、语法应用会更具体,设计作品将更加科学合理。景观语法在使用时也可体现出很多种类句型,例如具有诗情画意的语句,将为景观设计带来更多创作灵感。诗词中比较隐晦的比喻,在景观设计和命名时被经常用到。

2.3篇章结构

景观设计不仅要具有一定词汇和语法积累,还要努力创建出一种具有时间和空间规模的环境。这样一来,只有静态画面的城市景观设计将缺乏可看性。只有将具备动态感的时空画面延续下去,才是景观设计的重点。当然,这种景观设计在我国很多园林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颐和园就是古典园林的综合体现,其空间序列变化无穷、精妙之极,是任何景观设计不能相提并论的。但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基于结构主义,颐和园固然是典型作品,但封建时代的皇家园林在设计和结构上虽然精彩绝伦,但毕竟和普通百姓存在距离感。针对城市景观设计而言,篇章结构是设计和空间对话的前提条件。因此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时不断拓展空间形态,努力构建新型景观话语,突破传统景观模式的限制。

3结束语

目前,很多打着异国风光旗号的房地产开发商将景观设计成“西洋化”,成为民族地域文化的遗憾。造成这种情况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景观设计人才相对匮乏,大量抄袭、复制作品出现在市场上。当然很多年轻设计师在追求新奇的同时,忽略了文化内涵,形成现阶段环境景观设计缺乏人性化的固有模式。在景观语言中,一部分词汇、语法虽然在发展中逐渐消失,但部分会保留下来,并转化为某种符号形态。当代社会具有多元化特征,无疑会产生大量新词汇。但我们呼吁,摆脱浮躁和奢华,21世纪的景观语汇应该尊重生态、尊重自然、尊重人性。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S.伊希卡娃,M.西尔佛斯坦.建筑模式语言[M].王听度,周序鸿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5).

[2]李丽媛.基于目标系统的景观策划方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2,4(10):20~22.

[3]池津.浅析隐喻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鲁迅美术学院学报,2013,6(2):129~131.

[4]李伦.小议中国与澳大利亚当代景观设计之差异给我们的启示[J].建筑学报,2012,5(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