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刘凯文1武红2

刘凯文1武红2

(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巴彦淖尔015400)

(2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医院内蒙古巴彦淖尔0154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中心发热患者80例作为发热组进行研究,另抽取我中心健康体检人员80例作为对照作与发热组行对比研究,观察分析两组人员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结果:血细胞形态检测结果对比,两组人员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差异不明显(P>0.05);平均细胞体积、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两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血细胞异常检测,发热组总检出率为46.3%,较于对照组总检出率5.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发热患者的诊断中,运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快速且准确的辅佐医务人员检验出患者所患病症,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临床诊断价值高。

【关键词】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发热疾病;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8-0070-02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作为临床医学检验的一项重要手段,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发热症状为身体对抗病菌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诸多疾病皆会引起发热现象。为研究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技术在发热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我中心展开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3年5月~20215年5月我中心收治的发热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列为发热组,并于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中抽取8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发热组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42.7±5.1)岁。发热组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3.4±5.6)岁。两组人员各项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检验方法

将两组人员各自于晨起空腹时抽取10~15mL静脉末梢血,存于试管摇匀后,利用显微镜对人员细胞进行计数观察,自然干燥,后采用瑞氏染色行染色制备涂片,并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相关进行染色检查,分析两组人员的血细胞常规、显微镜下分类计数红细胞以及血涂片显微镜检查。观察并记录每个细胞的形态变化,详细检测,检测时间<1h。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人员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并进行对比研究。

1.4检验项目[1]

此次共检验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平均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压积(HCT)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五项。

1.5统计学标准

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为此次数据资料处理标准,计量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数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结果以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细胞形态检测分析

两组人员的血细胞形态检测结果对比,除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四项平均细胞体积、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两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下表1所示。

表1两组血细胞形态检测分析(x-±s)

注:组间对比,*P<0.05

3.讨论

临床许多病症皆有可能出现发热,其在治疗与诊断过程中并不能具备典型性的临床价值[2]。诸多的严重性疾病在发病初期表现多为发热症状,因而很容易被临床忽视,造成错失最佳治疗时机,酿成不良后果[3]。血常规检验中的血细胞检查是为检验各类重大疾病的重要手段[4],在患者发生发热现象时,对其进行血细胞检验,能极早发现患者所患病症,第一时间给予有效治疗,对患者及临床医学有着重大意义[5]。既往研究证明,罹患如传染性肝炎、病病毒性流行性感冒、麻疹等重大病症时,患者血细胞变化明显,较常人差异巨大[6]。我中心此次将80例发热病人与80例健康人群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表明除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外,平均细胞体积、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四项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均有显著差异,且发热病人血细胞异常形态发生率较高。亦阐明了以上观点。

综上所述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是临床诊断的一项主要手段,对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各类疾病发挥着实质性的运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而广之。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实验诊断血液学学组.血细胞形态学分析中国专家共识(2013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34(6):558-560.

[2]王晏.发热疾病诊断应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结果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6):140-141.

[3]苏菲,孙娅楠,崔晓云等.益气凉血生肌方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细胞形态学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5,56(19):1691-1694.

[4]杨茂.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4):509-510.

[5]张文,朱俊芳,康成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学与染色体核型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1(4):36-39.

[6]贾红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贫血性疾病骨髓及血细胞形态学比较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1):61-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