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区、家庭为基础”对糖尿病综合干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2

以“社区、家庭为基础”对糖尿病综合干预探讨

孙莉1付作昌2

孙莉1付作昌2(1.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下洼医院024316;2.内蒙古赤峰学院医学院024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社区、家庭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的综合管理,提高糖尿病控制的全面达标,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方法:通过对社区76例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措施进行健康教育、饮食、运动等干预。结果:76例糖尿病患者知识技巧掌握优良率达90.7%,干预前后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遵从健康教育等人数明显增多,有效的控制了并发症。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有利于帮助患者逐渐建立起正确合理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自我管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241-01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糖尿病的患病人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1]。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达8000万人[2],随着患病率的增加,糖尿病及并发症引起的死亡率也随之上升。因此重视糖尿病综合干预等措施的教育,对医护人员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作者自2007年5月~2009年5月在社区及家庭中对76名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5月~2009年5月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76例。其中男41例,女35例,平均年龄(50±8)岁,平均病程(7.5±3.5)年。其中Ⅰ型患者4例,Ⅱ型患者72例。大专以上文化9例,初中46例,小学以下文化21例。

1.2方法:收集与病人相关的所有信息、资料。内容包括:(1)病人的一般生理、心理、发育情况、相关病史、伴随疾病、生活方式和并发症。(2)病人的文化程度和社会文化背景。(3)对糖尿病的认识程度。(4)家庭对患者的支持情况。所有信息制成表格录人电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由专人管理,同时为每位患者发放医患联系卡,以便随时咨询和电话联系。

2综合干预措施

2.1正确用药:正确使用药物是有效治疗的保证。对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将每种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剂量、用法、用药时间及注意事项等仔细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清楚,尤其向患者讲解胰岛素的作用、注射时间、方法、部位的选择及储存方法;低血糖反应知识及预防措施等。并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由社区医生调整药物剂量,同时告诫患者不可乱用土方、秘方以免影响治疗。定期由内分泌专家来社区对那些经饮食疗法、运动疗法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及治疗,使他们的血糖长期稳定地维持在理想的水平。

2.2饮食控制:合理控制热能,达到和保持标准体重,平衡膳食,保证营养需要,合理安排膳食结构。适当的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过分的饮食控制可导致严重营养不良,又可进一步加重内分泌代谢紊乱,甚至低血糖。因此,饮食疗法应遵循:(1)“三高一低”原则进食,让患者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及低糖低脂饮食。(2)要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每日分4~6次进餐,使每餐热量明显减少,以降低餐后血糖的峰值。让患者多进绿叶蔬菜、豆类、粟谷类、水果。总热量为6000~8000kJ/d,每日主食摄入量为200-250g,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20%,脂肪占20%-25%,三餐热量的分配为:1/5、2/5、2/5或1/3、1/3、1/3。

2.3自我监测:讲解血糖的正常范围,示范血糖仪的操作,指导患者现场操作以及低血糖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应急处理及预防。不少患者认为自己已应用降糖药物,又无任何不适,不需进行血糖和尿糖测定。血糖控制不佳时,每日可监测3~5次,血糖控制较稳定时,每周监测2~3次,发现问题及时就诊。同时建议患者做好血脂、血压、体重等的监测。

2.4运动指导:运动是控制糖尿病的基础,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利用。文献报道规律的运动锻炼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改善脂肪代谢,减少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3~4]。运动宜从小运动量、短时间开始,循序渐进,可安排在餐后0.5~1h开始,这是降低血糖的最佳时间,有利于减轻体重。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力状况、病情轻重及有无并发症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如散步、慢跑、跳舞、体操、太极拳及游泳等。一般应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准,鼓励患者不可间断,要持之以恒。

2.5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使患者保持心态平衡。目前糖尿病还是一种终身疾病,不能根治。治疗需长期不间断进行,且其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患者多出现焦虑不安、恐惧、失望甚至放弃的心理。我们应耐心劝导患者,应多与患者交谈,耐心做好心理疏导[5]。

2.6健康教育:包括集体教育、示范教育、经验交流及个别指导等形式,社区设立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手册。(1)每周举行一次专题讲座结合录像、幻灯、图片等方式对患者及家属宣传糖尿病有关知识,发放糖尿病知识宣传单,现场接受有关健康问题的咨询,使糖尿病患者和家人正确认识各种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2)经验交流主要围绕有相同问题的患者之间、患者家属之间互相交流经验及体会。采用授课、提问、榜样患者发言、集体讨论意见反馈等形式,鼓励糖尿病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个别指导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一对一的交谈,每次教育内容包括1~2个目标,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及学习障碍情况,分多次进行,对文化水平较低学习有困难患者给予特别辅导。引导患者克服不良嗜好,指导患者平衡膳食,饮食有度,尽量保持心情舒畅,加强运动。经常与患者家属取的合作,获取反馈信息,根据患者反馈意见改进教育方法

2.7定期随访:对年迈体弱、行动不便的患者,每周1次进行随访,进行健康查体,了解患者病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结果

本研究通过对社区76例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等措施,结果显示:干预前优良率为23.7%;干预后平均优良率达到90.7%。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运动锻炼、正确服药及饮食、自我足部检查、护理和依从健康教育的人数明显增加。

4体会

在现代医学模式中,对糖尿病的治疗不再是单纯的控制血糖水平,更要防治并发症、缓解疾病的症状,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血糖的控制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降糖药物等。而健康教育为综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近几年农村社区十八项公共卫生服务普查发现,对在社区干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培训后,患者的按时复查、饮食控制、规范治疗、保持运动、自我检查等遵医行为明显提高,证实连续性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有效方法。从长远角度看,只有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技能提高,把糖尿病的社区、家庭管理落实到实处,才能有效地控制疾病。因此,对糖尿病进行社区、家庭管理极为重要,应把专科临床与预防性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社区、家庭与医院、医生与病人之间互动,以连续性健康教育为突破口,建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一体、全程管理、终身服务的糖尿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防治模式,以达到控制、治疗糖尿病;预防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存活率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98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9

[3]刘国良.糖尿病人运动治疗与实施[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7(2):98-100

[4]陈文会,向晓红.对糖尿病患者运动的干预[J].中国保健杂志,2006;14﹝6﹞:40

[5]李兵晖,姚民秀.老年糖尿病治疗与护理.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