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患儿血清钠值的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热性惊厥患儿血清钠值的临床意义

万琴1郭渠莲2

万琴1郭渠莲2(1四川省泸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635000;2泸州医学院附院儿科646000)

【中图分类号】R720.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6-0147-02

【摘要】热性惊厥患儿易发低钠血症,临床上对热性惊厥患儿作血生化特别是血钠的监测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热性惊厥低钠血症

热性惊厥是儿科临床常见急症,热性惊厥患儿常并有低纳血症,本文报告了96例上呼吸道感染伴热性惊厥患儿并发低钠血症的情况。

1材料与方法

1.1对象

全部病例为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患儿,原发病均为上呼吸道感染。惊厥组96例,男52例,女44例,其中6个月-3岁82例,占85.4%。在一次热性病程中惊厥发作1次者68例,惊厥发作≥2次者28例。临床表现:面色青灰62例,四肢厥冷29例,皮肤花纹18例,尿少12例,精神萎靡36例,四肢肌张力低下28例。对照组(无惊厥)为同期住院的32例上感患儿,本次病程中未发生惊厥,男18例,女14例,3岁以内23例,占71.9%。两组在性别及年龄构成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全部病例均在输液前采集空腹血,采血时间在首次惊厥发作后3-5小时,同时测定患儿腋下体温,Na+用火焰分光光度仪测定,血清钠低于130mmol/L称为低钠血症。数据采用t和χ2检验。

2结果

2.1不同热性惊厥次数患儿低钠血症发生率的比较见表1。

表1热性惊厥次数与血清钠水平及低钠血症发生率的关系

1)分别与惊厥1次和≥2次比较;2)与≥2次者比较。

由表1可知,惊厥≥2次较惊厥1次患儿低钠血症之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而热性惊厥患儿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均较无惊厥患儿显著升高(P<0.01)。

2.2不同热性惊厥次数与血清钠均值的关系见表2。

表2热性惊厥次数与血清钠均值的关系

由表2可知,热性惊厥患儿血清钠均值均较无惊厥患儿显著降低。表1、表2结果表明热性惊厥患儿易并发低钠血症。

2.3热性惊厥患儿血清钠与体温的关系见表3。

表3热性惊厥患儿血清钠与体温高低关系(mmol/L)

由表3可知,热性惊厥患儿血清钠与体温高低无关(P<0.05)。

2.4治疗

血钠降低者静脉滴注0.9%氯化钠液,同时给予降温、止惊等对症处理,均在3-6小时内低钠症状改善,未再次发生惊厥,其中14例复查血钠均回升到正常水平。

3讨论

低钠血症是因钠不足或体内水份过多,造成真性或稀释性低钠,根据临床表现如循环不良,脑细胞肿胀症状及神经肌肉应激性低下等,结合血钠测定,如血钠低于130mmol/L即可诊断。本文结果表明,热性惊厥1次者,低钠血症之发生率为48.5%,惊厥≥2次者为75.0%,而无惊厥患儿为12.5%,而且惊厥次数多者,其血钠值降低更为明显,提示热性惊厥患儿易并发低钠血症,低钠血症是热性惊厥的常见现象,而且此现象与患儿体温升高无关。因此,为了避免漏诊、漏治低钠血症,临床对高惊厥患儿作血生化的监测是很有必要的,在治疗热性惊厥时,适量补充钠盐对避免惊厥反复发作是非常有益的。

热性惊厥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可能有:①惊厥时组织细胞缺氧,能量不足,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钠功能失调,钠向细胞内弥散,使细胞内钠蓄积,细胞外钾蓄积,故血钠降低;②惊厥时脑缺氧刺激压力感受器,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③脑细胞外钾积聚和稀释性低钠血症,均可使细胞去极化而降低惊厥阀值[1],因而在同一次热性病程中,低钠血症可能是再次发生惊厥的诱发因素,本组患儿发生2次及2次以上惊厥者高达75.0%,可能与此有关。

参考文献

[1]沈小明,王卫平主编.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