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工程中的风险管理

/ 2

海外工程中的风险管理

鲜正军(中铁一局海外公司,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文章结合了海外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分阶段分层次的讲解海外风险的识别和回避。通过对海外项目的风险的认识,合理的回避风险,从而减少企业的损失。

关键词:风险;管理;目标;识别;回避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走出去”战略政策的实施,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面对国际工程承包中的日趋激烈的内外部竞争,中国企业应该提高警惕、防范风险、慎重决策、锐意进取。

1风险管理的定义

风险管理是建立起一套风险识别、评价、对策、处理、检查的循环过程,用以识别、确认和度量风险,并制定选择和实施风险处理方案,使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就国际承包工程而言,在风险事件发生前,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使潜在损失最小,其次是减少忧虑及相应的忧虑价值,再次是满足外部的附加义务(比如强制性保险及政府明令禁止的行为等);在风险事件发生后,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使实际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国际工程风险的特点

国际工程风险的特点有两点:一是风险大。国际工程建设周期长,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多,比如:所在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治安、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市场价格、工程习惯等因素。它们相互作用产生错综复杂的影晌,同时每一种风险因素都可能产生许多不同的风险事件。二是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均有风险,但各方的风险不尽相同。工程建设各方所遇到的风险事件有较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风险事件对建设工程不同参与方的后果有时也迥然不同。例如,同样是通货膨胀风险事件,在可调价格合同条件下,对业主来说是相当大的风险,而对承包商来说风险相对很小;在固定总价合同条件下,对业主来说不是风险,而对承包商来说是相当大的风险,这就需要承包商在报价时计入一定量的风险费或不可预见费来减少一旦风险发生时所受的损失。

3国际工程风险管理的目标

国际工程承包中风险管理的目标与项目管理的目标一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实际成本不超过计划成本;②实际工期不超过计划工期;③实际质量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④建设过程安全。

4风险识别

国际工程风险管理过程中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步骤是风险识别。国际工程自身及其外部环境的复杂性给我们识别工程风险带来了许多具体的困难,同时更要求我们通过对经验数据的分析、风险调查、专家咨询以及实验论证等方式,在对建设工程风险进行多维分解的过程中,认识工程风险,建立工程风险清单。风险识别过程核心工作是“国际工程风险分解”和“识别国际工程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及后果”。

风险识别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项目投标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所在过政治、经济、自然、合同等一些大的风险的识别,这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在此阶段应当将近可能将风险识别清楚,特别是较高的风险,否则可能造成项目的损失;二是项目实施阶段,这一阶段的风险主要是由于文化差异、施工习惯等不同而在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这些风险往往会导致项目实施的失败。

5风险对策

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中的风险对策也称为风险防范手段或风险管理技术,是确定国际工程风险事件最佳对策组合的过程。国际工程承包中常用的风险对策归纳起来有以下4种,即: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自留、风险转移。

5.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就是以一定的方式中断风险源,使其不发生或不再发展,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比如投标某国隧道项目,由于该项目为当地政府资金,又是当地币支付,当地币连年贬值,施工技术方面又有一定难度,故投标策略是在己算出的成本价上,加足够的风险费,明知加价后得标无望,但行之,就是采取风险回避的方式。

一般来说,采用风险回避需要作出一些牺牲,但较之承担风险,这些牺牲比风险真正发生时可能造成的损失要小得多。例如某承包商参与某国公路改造项目,开标后发现自己的报价远远低于其他承包商的报价,经仔细分析发现自己的报价存在严重的误算和漏算,因而拒绝与业主签订施工合同,采用使馆参与多方协调使自己不中标,让与第二标。虽然这样做将冒着被没收投标保函的风险,但即使被没收投标保函比执行后严重亏损的损失小得多。

国际工程承包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回避一种风险可能产生另一种新的风险。在工程实施中,绝对没有风险的情况几乎不存在。相当成熟的技术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即风险。②回避风险的同时也失去了从风险中获益的可能性。例如,在涉外工程中,由于缺乏有关外汇市场的知识和信息,为避免承担由此带来的经济风险。③回避风险可能不实际或不可能。从国际承包商的角度,投标总是有风险的,但决不会为了回避风险而不参加国际工程的投标。不得不承认,风险回避是一种必要的,有时是最佳的对策,但也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应对策略。

5.2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是降低或消除损失发生的概率,降低损失严重性或遏制损失的进一步发展,使损失最小化。损失控制措施的选择也应当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并应当形成一个周密、完整的计划系统。就国际工程的施工而言,该计划系统由预防计划、灾难计划和应急计划组成。

①预防计划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具体措施最多,包括: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合同措施、技术措施。采用风险分隔措施和风险分散措施。如在现场将易发生火灾的木工加工场尽可能远离现场办公用房位置。在治安不良的国家,承包商营房应有隔离区,有彻夜照明灯。在涉外工程结算中采用多种货币组合的方式付款。分散汇率风险。注意尽量让分包商开具履约保函、付款不能太快。技术措施如地基加固,周围建筑物防护等。

②灾难计划是一组事先编制好的、目的明确的工作程序和具体措施,从而减少人员伤亡以及财产和经济损失。具体包括:第一,工程所在国发生战争、动乱,承包商人员配合使馆人员安全撤离现场;第二,援救及处理工程现场的伤亡人员;第三,控制资产及环境损害的进一步发展,如海洋漏油、煤气管道泄露等。

③应急计划是在风险损失基本确定后的处理计划,其主要工作是在严重风险事件发生后,使工程尽快全面恢复,并减少进一步损失,使其影晌程度减至最少。国际工程中应急计划包括:调整整个国际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调整材料、设备的采购计划,并及时与材料、设备供应商联系,必要时,可能要签补充协议;准备保险索赔依据,确定保险索赔的额度,起草保险索赔报告;全面审查可使用资金情况、调整筹资计划等等。

5.3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就是将风险留给自己承担,是从企业内部财务的角度应对风险。它与其他对策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改变国际工程风险的客观性质,既不改变工程风险的发生概率,也不改变工程风险潜在损失的严重性,风险自留大体上分为非计划性风险自留和计划性风险自留:①非计划性风险自留一般是由于风险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建设工程某些风险的存在,或不曾有意识采取措施,以致风险发生后只能自己承担,它是被动的、非计划性的。②计划性风险自留是主动的、有意识的、有计划的选择,是风险管理人员在经过正确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后作出的风险对策决策,是整个国际工程风险对策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5.4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分为合同转移和保险转移,根据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风险分担的原则是:任何一种风险都应由最适宜承担该风险或最有能力进行损失控制的一方承担。风险转移就是基于如此一个原理进行的。

5.4.1合同转移

合同转移,是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将工程风险转移给非保险人的对方当事人。国际工程最常见的有如下3种情况:①业主将合同责任和风险转移给对方当事人。如在总承包/交钥匙工程中,业主对场地条件、工程量变化不承担任何责任。总价合同中,业主把汇率、涨价风险也转移给了承包商。②承包商进行合同转让或工程分包。承包商中标承接某工程后,将专业技术要求很强而自己缺乏相应技术且成本比分包商高的工程内容分包给当地专业分包商,从而有效地保证质量和进度。③采用第三方担保方式。合同当事人的一方就合同责任要求另一方为其履约行为提供第三方担保。在国际承包市场,第三方担保主要表现在业主要求承包商提供履约保证和预付款保证。

同转移优点有:①可以转移某些不可保的潜在损失,如物价上涨、法规变化、设计变更等引起的成本增加;②被转移者往往能最适宜于进行损失控制,能提高抗风险能力。

合同转移一般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有时候转移代价可能会超过实际发生的损失。在固定总价合同中,如果实际涨价所造成的损失小于承包商报价中的涨价风险费,这两者的差额就成为承包商的额外利润,业主则因此遭受损失。

5.4.2保险转移

保险转移,对国际工程风险来说,则为工程保险,对投保人来说,某些风险的不确定性很大,一旦发生,将造成很大损失,而对保险人来说,它为多家业主承担工程险,收取保险费,其中各家投保人发生风险的概率就会降低,产生的风险分散了,故而风险降低。

保险转移的优点是,国际工程在发生重大损失后可以从保险公司及时获赔,使工程实施不中断地进行。保险转移对策的缺陷是机会成本增加;工程保险合同的内容较为复杂,保险费没有统一固定的费率,保险谈判常常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委托保险经纪公司来解决);

工程保险并不能转移国际工程的所有风险,一方面因为存在不可保风险,另一方面有些风险不宜保险。故而上述4种风险对策应结合起来运用,共同提高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子麟.风险管理是各项管理工作的任务之一[J].管理科学文摘,1994,(9).

[2]白执松.论企业管理程序[J].大庆社会科学,1991,(2).

[3]乔梁.如何进行风险管理[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4,(40).

[4]张建.从风险控制向风险管理过渡[J].数字财富,2004,(4).

[5]杨文泽.建立独立的管理部门完善风险的内控机制[J].上海金融,1997,(6).